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1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1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1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8-2019 学年度南京市金陵中学第一学期 12 月检测高三语文试卷 I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王维虽然仕途稍有挫折,但总的看来比较顺遂,这可能与他那 的性格有关。事前有周密的计划、部署,遇事有正确的应变措施,就不至于 、左右为难了。刘勰的文心雕龙论述了文学的形式与内容、继承与革新等关系,构建了宏大而 的文论体系。A. 不温不火 畏首畏尾 缜密B. 不温不火 举棋不定 缜密C. 不瘟不火 畏首畏尾 紧密D. 不瘟不火 举棋不定 紧密【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词语的能力。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
2、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不温不火:形容人的性格温和或者商品销售行情不够火爆。不瘟不火:指戏曲表演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形容恰到好处。此处应选“不温不火” 。举棋不定:比喻临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畏首畏尾:形容“瞻前顾后” ,疑虑重重。根据上下文, “举棋不定”更适合。紧密:连得很紧,不可分隔;数量多且连续不断。缜密:细致精密;谨慎周密。从“构建体系”的角度看,用“缜密”更恰当。故选 B。2.对下列诗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A.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比喻
3、)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夸张)C.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借代)D.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拟人)【答案】C【解析】- 2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也可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的选项。C 项,比喻修辞,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月下洞庭图:皓月之下君山如一只青螺,立于如银盘般平静的洞庭湖水之上。A 项,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我把我的心意寄托给人民,然而人民却难以察觉,我愿意把我毕生的精力托付给我的祖国。寒星,宋玉九辩“愿寄言夫流星兮” ;
4、荃不察,化用离骚中“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句;荃,香草名,这里指民众;察,体察;荐,献,进献祭品。所以“寒星” 、 “荃”都有比喻的意思。轩辕:黄帝。这里象征着古老的中华大地和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B 项, “一日看尽”有夸张的成份。D 项, “送” “动”赋予“梧叶” “秋风”以人的情态动作,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故选 C。3.下面是宋代诗人王珪的七言律诗金陵怀古 ,中间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怀乡访古事悠悠, 。, 。, 。,人心无复更风流。萧萧暮吹惊红叶 故国凄凉谁与问 惨惨寒云压旧楼一鸟带烟来别渚 数帆和雨下归舟 独上江城满目秋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
5、查根据律诗的基本知识组合诗句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律诗的对仗和平仄的规则,然后再组合诗句进行排列。律诗中一般押平声韵,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入韵,可以排除 A、B 项;依据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的要求,可排除 C 项。故选 D。【点睛】平仄是律诗中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讲诗歌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平仄是诗歌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汉语四声分为两类, “平”就是平声(包括阴平、阳平), “仄”就包括上、去、入三声。如果平仄两声在诗歌中交错出现,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达到“谐和”的音韵效果。这种“交错”包括:1、平仄在本句中交替出现,2、平仄在对句中对立存在。根据平仄的要求,七言律诗的形式就只有固定的两
6、种基本格式,它们是:- 3 -1、仄起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2、平起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4.阅读下面这段文字,选择最能体现北盘江大桥特点的一项( )北盘江大桥跨越云贵两省交界的北盘江大峡谷,与云南省在建的杭瑞高速普立乡至宣威段相接,由云贵两省合作共建,全长 1341.4 米,桥面到谷底垂直高度 565 米,相当于 200层楼高这也是世界最高的桥梁:比国外最高桥梁海吉焦峡谷大桥高出
7、近 100 米,甚至比纽约帝国大厦还要高出 100 多米。在一个统计全球大桥高度的榜单中,这座大桥的高度排在第一位。因为太高了,四周经常烟云缭绕,走在上面就像云中漫步。A. 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B. 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C. 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D.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段的概括能力和鉴赏诗句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概括出桥的特点,然后在理解诗句含意的基础上做出选择。从“这座大桥的高度排在第一位”可知,北盘江大桥的特点是高;A 项,强调桥的“长” ;B 项,强调桥的华丽;C 项,强调桥的高;D 项,强调桥的长。故选 C。二、文言文阅读
8、(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家贫,给事县为亭长。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资用乏,以贩马自业,往来燕、蓟间,所至皆交结豪杰。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 ”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 4 -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
9、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诸将乃服,曰:“不战而下城,非众所及也。 ”明年春,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帝戒汉曰:“成都十余万众,不可轻也。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废,乃可击也。 ”汉乘利,遂自将步骑二万余人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 ”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
10、丰因围之。汉乃召诸将厉之曰:“吾共诸君踰越险阻,转战千里,所在斩获,遂深入敌地,至其城下。而今与刘尚二处受围,势既不接,其祸难量。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若能同心一力,人自为战,大功可立;如其不然,败必无余。成败之机,在此一举。 ”诸将皆曰“诺” 。于是飨士秣马,闭营三日不出,乃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汉悉兵迎战,自旦至晡,遂大破之,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阵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及薨,有诏悼愍,赐谥曰忠侯。(选自后汉书吴汉传
11、 ,有删节)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 逐:跟随B. 而使人谢城中 谢:告诉C. 公转营迫之 迫:靠近D. 兵败,走入壁 壁:营垒6.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燕蓟: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历史上其称谓和辖制区域曾有多次变化,如燕都、蓟城、涿郡、幽州等,但皆以北方地区战略要地而闻名于世。B. 亭长:秦汉时,十里设一亭,设亭长,主管地方治安警卫,缉捕盗贼,调处民间争讼等。刘邦、刘备都曾担任过亭长。C. 衔枚:古代军队秘密行动时,让兵士口中横衔着“枚” ,防止说话,以免敌人发觉。 “枚”- 5 -形如筷子,两端有带,
12、可系于颈上。D. 后汉书:该书由南朝宋范晔所撰,它撷取众家之长,有条不紊地叙述了东汉一朝的兴亡大势。作为“正史” ,与史记 、 汉书 、 三国志合称“四史” 。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阵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8. 在多年的戎马征战生涯中,吴汉常常能反败为胜、转危为安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答案】5. A 6. B 7. 吴汉于是猛然裹好伤口,站起身来,拿起木椎,将牛击杀,犒劳将士,并在军中下令道:“今天是封侯的(大好)
13、时机,大家好好努力啊!” (我)近来告诫你千条万条,哪里想到(你)遇事(竟这样)背离、错乱呢!(你)与刘尚分开扎营,如有紧急情况,就不能再互相救援了。吴汉随从皇帝征讨时,诸位将领看到作战阵势不利,有的很惶恐,失去了他们平常应有的风度。 8. 虚心听取部下意见临危不乱,镇定自若善于激励士气作战勇猛,多谋善断【解析】【5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做本题时,除了将实词放入上下文推断它的语境义,联系以前所学知识也是判断正误的非常有效的方法。A 项, “逐”意思是“驱逐” 。故选 A。【6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解答此题,既要回到原文,确
14、定答题区间,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也要联系平时的积累。B 项,刘邦曾做过泗水亭长,刘备没有做过。故选 B。【7 题详解】本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失分。平时训练随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得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6 -(1)要点:勃然,突然;创,伤口;椎牛,用木椎杀牛;今日封侯之秋,判断句;勉,努力。 (2)要点:敕,告诫;何意,为什么;别,分开,另外;营,动词,扎营;缓急,偏义复词,紧急情况。 (3)要点:汉从征伐,省略句;战阵,战争
15、形势;常度,平时的风度。【8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回到原文,确定答题区间,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第二段,广乐一战,当他伤及膝盖准备退兵时,将士们的一席话让他“勃然裹创而起” ,看出他能虚心听取部下意见,同时, “军士激怒,人倍其气”可知他善于激励士气;第四段,被五万余人夜攻,他“坚卧不动” ,临危不乱、镇定自若,是胜利的关键;第五段,进军广都时, “于是飨士秣马,闭营三日不出,乃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可以看出他的多谋善断,让战事转败为胜。据此组织答案即可。参考译文:吴汉字子颜,南阳郡宛县人。家庭贫困,在县里任职,被任命为亭长。王莽末年,因为门客触犯法
16、律,便脱离户籍逃亡到渔阳郡。钱财费用等都用光,便以贩马作为自己谋生之业,往来于燕地和蓟城之间,所到之处便交结当地的豪杰。吴汉为人朴实厚道,说话少有文采。等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建武二年,封吴汉为广平侯。第二年春,吴汉把苏茂围困在广乐,周建招集十多万人去广乐援救苏茂。吴汉率领轻装的骑兵冲上去,与敌人作战,结果没有取得胜利,自己从马上摔落下来,伤了膝盖,正撤回营帐。诸位将领对吴汉说:“大敌当前,主帅却因伤而卧,这会使军中产生恐惧心理啊。 ”吴汉于是猛然裹好伤口,站起身来,拿起木椎,将牛击杀,犒劳将士,并在军中下令道:“今天是封侯的(大好)时机,大家好好努力啊!”于是士兵们激奋起来,气
17、势倍增。第二天,大家一齐击鼓前进,周建的军队大败。当时鬲县有五个大的家族一起驱逐他们的地方长官,占据县城造反。诸位将领争着要攻取鬲县县城,吴汉不准许,说:“导致鬲县人造反的原因,都是地方长官的罪过。胆敢轻率冒失进兵的人,斩首!”吴汉于是送上檄书上报郡里,让他们逮捕那个地方长官,并派人把这情况告诉鬲县城中的人们。那五个大的家族非常高兴,立即一起归顺投降。众将这才心服,都说:“没有作战却降伏全城,这不是一般人比得上的。 ”第二年,敌人带着五万多人夜里进攻吴汉的营垒,军中士兵受惊,一片混乱,而吴汉仍然按兵不动,不久士兵们就安定下来。就在当夜,吴汉派遣精干的士兵冲出营帐,突然攻击敌人,大败敌人的军队。
18、- 7 -建武十二年春,吴汉进军进攻广都,攻下了它。接着,吴汉派轻装的骑兵去烧成都市桥。皇帝告诫吴汉说:“你只管坚守广都,等待敌人来进攻,不要与他们交兵作战。如果敌人不敢来犯,你就转移营地,逼近敌人,等待他们力气衰弱,才可以攻打他们啊。 ”吴汉趁着胜利,竟亲自率领步兵和骑兵二万余人向前推进并进逼成都,依凭江的北岸设置营垒,派刘尚率领一万多人驻扎在江的南岸。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责备吴汉说:“(我)近来告诫你千条万条,哪里想到(你)遇事(竟这样)背离、错乱呢!(你)与刘尚分开扎营,如有紧急情况,就不能再互相救援了。 ”诏书还没有到达,这时谢丰、袁吉带着十多万军队进攻吴汉,他们派别的将领带着一
19、万多人攻刘尚,使他不能援救吴汉。吴汉与敌人大战一天,军队失败,逃入营垒。谢丰趁势将他团团围困起来。吴汉于是召集诸位将领激励他们说:“我和诸位一起逾越险阻,千里辗转作战,所到之处都有所斩获,因此能够深入敌地,并到达敌人的城池之下。而今我们和刘尚两处都受到围困,两边的兵力已经不能会合,这其中的祸患是难以预料的。我想要把队伍秘密转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如果大家能够同心协力,人人各自作战,伟大的功绩就可以树立;如果不能这样,肯定是彻底的惨败。成败的机会,就在此一举了。 ”吴汉于是让将士吃饱、将战马喂好,紧闭营寨三天不出,却树起许多旗帜,使烟火不熄,让士兵在夜里衔枚(古代军队秘密行动
20、时,让兵士口中横衔着枚,防止说话,以免敌人发觉)前进。他带着士兵与刘尚合并了兵力,谢丰等没有发觉。第二天,吴汉全部的士兵迎战敌人,从早上直杀到傍晚,于是大败敌人。吴汉随从皇帝征讨时,诸位将领看到作战阵势不利,有的很惶恐,失去了他们平常应有的风度;吴汉神情自若,就整饬修理武器,激励官兵,使他们振作起来。吴汉曾经出征,他的妻子和儿女在后方购买田产。吴汉回家后,责备他们说:“军队在外,官兵供给不充足,你们为什么购买很多田宅呢!”就把田地全部分给兄弟和外戚。到吴汉去世时,皇帝下诏表示哀悼,赐给他谥号“忠侯”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是否有特殊句式,最后
21、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三、古诗词鉴赏(11 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各题。浣溪沙 - 8 -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注:浣溪沙这首词是清代纳兰性德为悼念亡妻卢氏所作。疏窗:刻有花纹的窗户。赌书消得泼茶香:是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典故。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云:“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
22、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9. 词中“谁念西风独自凉”的“凉”是指什么?10. 结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作者描述了当时什么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案】9. 秋风渐紧,天气凉。树叶飘落,景物荒凉。卢氏去世后,作者心境凄凉。10. 妻子卢氏轻轻呵护酒喝多了睡意昏沉的丈夫,写妻子对自己的体贴和关心;写他和卢氏也有着类似李清照和丈夫赌书泼茶的生活场景,充满着诗情雅趣、幸福欢乐。抒发作者对卢氏的深深爱恋,以及妻子亡故的无限哀伤之情。【解析】【9 题详解】试题分析:
23、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侧重解释词语的含义。解答本题,首先分析上阕诗歌内容,结合景物描写和人物情感特点解释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上阕写丧妻后的孤单凄凉,首句从季节变换的感受发端, “西风凉” ,写出了秋风飒飒,天气转凉;“萧萧黄叶”写出了意境的孤寂悲凉;而“凉”字描写的绝不只是天气,更是词人的心境, “独自” “沉思往事”等传达出了词人因悼念亡妻而伤感凄凉的心情。据此组织答案即可。【10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侧重理解诗句含义和诗人情感。解答此类题,不仅要借助诗词的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进行综合解读。下阕前两
24、句回忆“当时”妻子在时的生活的两个片断:前一句写妻子对自己无微不至的体贴和关心,自己在春天里酒喝得多了,睡梦沉沉,妻子怕扰了他的好梦,动作说话都轻轻的,不敢惊动;后一句写夫妻风雅生活的乐趣,夫妻以茶赌书,互相指出某事出在某书某页某行,谁说得准就举杯饮茶为乐,以至乐得茶泼了地,满室洋溢着茶香。这生活片断极似当年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赌书的情景,说明他们的生- 9 -活充满着诗情和雅趣,十分美满和幸福。 “当时” “寻常” ,由此说明“现在”想来就是“不寻常”的,从而蕴含了词人追悔之情。据此组织答案即可。【点睛】 “八入手”把握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1从诗词的标题入手.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南京市 金陵 中学 2019 届高三 语文 12 质量 检测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