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六第二板块长安晚秋商山早行学案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六第二板块长安晚秋商山早行学案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六第二板块长安晚秋商山早行学案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长安晚秋 商山早行一、字音识记1拂曙(sh) 2.宫阙(qu) 3.倚楼(y)4篱菊(l) 5.渚莲(zh) 6.鲈鱼(l) 7槲叶(h) 8.枳花(zh) 9.驿墙(y)二、词语释义1云物凄凉拂曙流:云物,天上飘拂的云雾。拂曙,拂晓。2汉家宫阙动高秋:形容宫殿高耸,好像触动高高的秋空。3残星几点雁横塞:越过关塞。4紫艳半开篱菊静:艳丽的紫色。5红衣落尽渚莲愁:红衣,红色的莲花瓣。渚莲,水中洲渚上长的莲。6晨起动征铎:系在车马上的铃。7凫雁满回塘:曲折回环的池塘。三、名句背诵1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
2、南冠学楚囚。2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对应学生用书 P48长安晚秋整体感知一、作者简介赵嘏,生卒年不详,字承祐,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市)人。他的七言律诗清圆纯熟,颇多佳句。有渭南诗集 。二、相关背景赵嘏在当时颇有诗名。与诗人杜牧交好,其诗长安晚秋是诗人居住在长安,在一个深秋的拂晓,登高而望所写。眼前的景象迷蒙而壮阔,思乡之情在遥望深秋的景色中显得格外强烈,其名句“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被杜牧赞赏,称其为“赵倚偻” 。2三、内容提要这首七律,写诗人望中的见闻,通过特定环境中的秋景描写,反映诗人的宦游羁旅之苦和思归之情。四、写法借鉴1巧用典故,表达感情“紫艳半开篱
3、菊静”借陶渊明爱菊表达自己的归隐之心。 “鲈鱼正美” ,用西晋张翰之事,表达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后又用春秋时期钟仪“戴南冠学楚囚”之事,表明自己留居在长安已毫无价值,还不如尽快归隐。2寓情于景,意境高远颔、颈两联的写景,将典型景物与特定心情结合起来,景语即是情语。雁阵和菊花,本是深秋时节的寻常事物,然而南归之雁、东篱之菊又和思乡归隐的情绪形影相随,诗人将这些形象入诗,意在给人以丰富的暗示;加之以拂曙凄清气氛的渲染、高楼笛韵的烘托、思归典故的运用,使得全诗意境深远而和谐,风格峻峭而清新。3借景抒怀,展现品格高远、寥廓、明净的秋色,实际上也正是诗人胸怀的象征与外化。特别是末句,鲜明地表现出诗人的性
4、格气质,也使全诗在跃动的气势中结束,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像空间。重点揣摩1 长安晚秋中“凄凉”二字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诗中“凄凉”二字,既属客观,亦属主观,秋意的凄凉,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孤独寂寞的感情基调。2试分析颔联的表现手法。参考答案:动静结合。 “雁横塞” “长笛一声”是动态描写, “残星几点” “人倚楼”是静态描写。作者描写景物动静结合,营造出了凄清、孤寂的意境,表达了作者羁旅生活的孤独寂寞。3试分析“紫菊” “红莲”对表现诗人的情感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作者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红艳满塘的莲花,不禁生出红
5、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而篱畔静穆娴雅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令人想起“采菊东篱下” ,油然而生归隐之心。4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两句是怎样表达诗人思想的?参考答案: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毅然归去的决心: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鲈鱼正美” ,用西晋张翰的典故,表示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下句用战国钟仪的典故, “戴南冠学楚囚”而曰“空” ,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用与归隐之不宜迟。3商山早行整体感知一、作者简介温庭筠(?866),本名岐,字飞卿,行十六,太原(今山西太原)人。相貌奇丑,人称“温钟馗” 。才思敏捷,时号“温八叉” 、
6、“温八吟” 。为人放荡不羁,性格倨傲,好讥讽权贵,为执政者所恶。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温李” ;又与李商隐、段成式以骈文绮丽著称,三人皆排行十六,时号“三十六体” ;词以隐约迷离之境,写怅惘悱恻之情,是“花间词派”的鼻祖。二、相关背景温庭筠本是太原祁县人,但由于在长安南郊安了个家,所以在他的一些诗歌里,是把长安南郊说成他的故乡的。唐宣宗大中末年,诗人因被贬为随县县尉离开长安,外出宦游。当他在商洛一带的山区跋涉的时候,还念念不忘颇有江南风光的“故乡”(长安南郊)。这首诗是诗人离开长安时所作。三、内容提要在这首诗中,诗人形象鲜明地勾画了山村早晨的景色,真切地表达了羁旅愁思。四、写法借鉴1意象叠加,
7、浓醇深长“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诗人把“鸡声” 、 “茅店” 、 “月” 、 “人迹” 、 “板桥” 、 “霜”六个意象组合叠加,勾画出一幅连续而完整的“秋晨早行图” 。这有声有色的画面,表现了一个早行旅人的孤独感和空旷感,创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同时又能使读者体会出奔波谋生的辛劳,羁旅他乡的愁思。从句法上看,它们全是名词,这种凝练精粹、别具一格的诗句,其情趣和诗味是浓醇深长的。2情景相融,感人至深诗的首联与尾联首尾照应,抒发了诗人长途跋涉、思念故乡的辛苦和仕途不得意的失落无助情怀;颔联、颈联以眼前生动而又清寂的景象,既照应了诗题中的“早行” ,也映衬出诗人当时心情的凄清落寞。这样,全诗情
8、景交融,主题表现得更为饱满而含蓄。重点揣摩1诗中除了“晨起” “鸡声”表现了早行之外,还有什么词语也表现了早行?参考答案:还有“月” 、 “板桥霜”也表现了早行,通过月尚未落以及板桥结霜,可见其早。2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六个名词连举,句法奇特,其妙无穷,请谈一谈妙在何处。参考答案:六个名词包括了节令、时间、地点、景物,还隐含着诗人和别的早行人,4用字精简,惜墨如金,字字珠玑,而道路辛苦自不待言。可谓“状难状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3 “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参考答案:“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通过这个温暖的
9、乡梦,结合首联的羁旅愁思之情,进一步反衬了漂泊在外的诗人对家乡杜陵的深切思念。一、基础巩固1下面四句诗各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感情,选出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 )雪峻帆影落,风逼雁斜行 客帆与雁落,霜叶向人飞风度蝉声远,云开雁路长 鸡声荒戍晓,雁过古城秋a表达远方归来的喜悦心情。b诉说羁旅守边战士的艰辛。c反映冬日江行的苦寒。d抒发雨后见晴的开朗情怀。Ac d a b Bb d a cCc a d b Db a d c解析:选 C 根据诗句中的“意象”来分析即可。2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半个世纪后,当那些台湾老兵带着满面烟尘,顶着满头白发
10、回归故土时,他们儿时的记忆早已在现实中找不到丝毫痕迹。B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这江南的春风春雨滋润着每一个到杭州游览的旅人的心田,让他们徜徉其中,沉浸其中。C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面对今晚美好的月色,你还记得我们童年在稻田里一起捉青蛙的美好往事吗?D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白天路途的奔波,肩上挑痕的辣痛,一到夜晚,进入旅店,一靠枕头,这肉体和心灵上的双重折磨,立刻随周公而去。解析:选 B B 项,韦庄菩萨蛮表现江南春天的闲适惬意的生活,符合语意。A 项,江城子表达的是对亡妻的思念,此处是台湾老兵回归故乡。C 项, 虞美人表达的是亡国之痛,与童年美好回忆意境不符。
11、D 项, 商山早行表现游子早起上路的辛苦,与后面描述内容不符。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_,长笛一声人倚楼。(2)紫艳半开篱菊静,_。5(3)_,与客携壶上翠微。(4)古往今来只如此,_。(5)_,牧童遥指杏花村。答案:(1)残星几点雁横塞 (2)红衣落尽渚莲愁 (3)江涵秋影雁初飞 (4)牛山何必独霑衣 (5)借问酒家何处有二、拓展阅读4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江楼感旧赵 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一、二句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登临江楼、眺望江月时内心涌动的浩渺情思。B第三句说约好
12、同来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隐隐流露出诗人的遗憾。C “同来”与“独上”相对照,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D三、四句将今年与去年观赏江月的情景关联起来,点明题旨,深化了意境。E全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去年所见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无限感怀。解析:选 BE B 项,对第三句的内容理解不当, “同来望月人”指的是去年曾经一同来此望月的人,对作者感情把握也不准确,应是怀念怅惘之情。E 项, “对去年所见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无限感怀”表述不当,应为“由今年所见的江月美景,引起了对去年望月之人的追思” 。(2)唐朝诗人崔护有一首著名的诗篇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
13、依旧笑春风。 ”请指出这首诗与赵嘏的诗在体裁、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答:_答案:体裁:两首都是七言绝句。内容:都表达了作者由于见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的对人的思念(或:都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伤)。写法:都是在第三、四句点明题旨,深化意境(或:都拿去年与今年相比)。5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苏 武 庙6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 ,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 不见封侯印 ,空向秋波哭逝川。注 甲帐:汉武帝所造的帐幕。 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 。茂陵:汉武
14、帝的陵墓。封侯印: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魂销”二字,真切传神地写出了苏武在异域度过漫长岁月,历尽艰辛,骤然见到汉朝使者时,强烈复杂难以言表的激动心情。B颔联像两幅图画。一幅是望雁思归图,表现了苏武在胡地对故国的思念和欲归不得的悲痛。下一幅是荒塞归牧图,展现了苏武单调、孤寂的牧羊生活。C颈联写苏武在匈奴时与出使时的人事变换,流露出恍如隔世的感慨。 “非甲帐”意指不是武帝时的甲帐,隐含着对武帝的追思。D颈联用“逆挽法” ,先说“回日”再说“去时” ,调整时空顺序, “化板滞为跳脱” ,在意思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诗的动荡离合之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专题 第二 板块 长安 晚秋 商山早行学案苏教版 选修 唐诗宋词 选读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