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11题型研究以气体制备为主体的综合实验学案(含解析).doc
《(通用版)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11题型研究以气体制备为主体的综合实验学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11题型研究以气体制备为主体的综合实验学案(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1 课时 题型研究以气体制备为主体的综合实验考点一 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和收集1气体的制备装置依据制备气体所需的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可将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分为三类:(1)固体固体 气体 发生装置 制备气体O2、NH 3等(2)固体液体(或液体液体) 气体 发生装置 制备气体Cl2、SO 2等(3)固体液体(不加热) 气体发生装置 制备气体选择合适的试剂和装置能制取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如NH3(生石灰、浓氨水)、O 2(MnO2、双氧水)、Cl 2(KMnO4、浓盐酸)、NO 2(Cu、浓 HNO3)、NO(Cu、稀 HNO3)、SO 2(Na2SO3、较浓硫酸)、H 2S(FeS、
2、稀硫酸)2气体的除杂方法(1)除杂试剂选择的依据主体气体和杂质气体性质上的差异,如溶解性、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2)除杂原则不损失主体气体;不引入新的杂质气体;在密闭装置内进行;先除易除的杂质气体。(3)气体干燥、净化装置类型 液体干 固体干燥剂 固体干燥剂 固体,加热2燥剂装置常见干燥剂浓 H2SO4(酸性、强氧化性)无 水 氯 化 钙 (中 性 )碱石灰(碱性)除杂试剂Cu、 CuO、Mg 等当 CO2中混有 O2杂质时,应选用上述中的装置除 O2,除杂试剂是 Cu 粉。3气体的收集方法收集方法收集气体的类型收集装置可收集的气体(举例)排水法难溶于水或微溶于水,又不与水反应的气体O2、
3、H 2、NO、CO、C 2H4等向上排空气法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Cl2、SO 2、NO2、CO 2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密度小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H2、NH 34尾气处理的原因、方法及装置(1)原因:有些气体有毒或有可燃性,任其逸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或者引发火灾、爆炸等灾害。(2)处理方法:一般根据气体的相关性质,使其转化为非气态物质或无毒物质,如酸性有毒气体用碱溶液吸收,可燃性气体用点燃等措施。(3)尾气处理装置(见图 a、b、c)3实验室制取 Cl2时,尾气的处理可采用 b 装置。制取 CO 时,尾气处理可采用 a、c 装置。制取 H2时,尾气处理可采用 a、c 装
4、置。典例 实验室常用的几种气体发生装置如图 A、B、C 所示:(1)实验室可以用 B 或 C 装置制取氧气:如果用 B 装置,通常使用的试剂是_;如果用 C 装置,通常使用的试剂是_;检查 B 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是_。(2)气体的性质是气体收集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下列性质与收集方法无关的是_(填字母,下同)。a密度 b颜色c溶解性 d热稳定性e与氧气反应(3)若用 A 装置与 D 装置相连制取并收集 X 气体,则 X 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_。aCO 2 bH 2 cCl 2写出 A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D 装置中烧杯中应盛放_,目的是_。若要收集干燥纯净的 X 气体,上述装置应如
5、何改进:_。解析 (1)如果用 B 装置,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分解制备氧气;如果用 C 装置,反应不需要加热,则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制备氧气;检查 B 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的操作方法是连接一4段导气管并将其插入水中,用酒精灯微热(或用手捂住)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松开手或停止加热,冷却后,在导管里回升一段水柱,且保持一段时间不下降则说明 B 装置气密性良好。(2)收集气体的方法的选择可依据气体的密度、溶解性、和是否与氧气反应,如气体与氧气反应则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是否有颜色、气体热稳定性与收集方法无关。(3)A 与 D 连接是
6、利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气体;吸收装置是用液体吸收气体防止污染空气;制取 CO2时不需要加热也不必处理尾气,H 2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且尾气处理时一般采用点燃的方法,故 X 可能是 Cl2。A 装置中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D 装置中连接烧杯的目的是用来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实验室一般用 NaOH 溶液吸收多余的 Cl2。生成的氯气中含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 HCl,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若要收集干燥纯净的 X 气体,装置应在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前加一个装有饱和 NaCl 溶液的洗气瓶。答案 (1)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连接
7、一段导气管并将其插入水中,用酒精灯微热(或用手捂住)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松开手或停止加热,冷却后,在导管里回升一段水柱,且保持一段时间不下降则说明 B 装置气密性良好(2)bd (3)cMnO 24H 2Cl Mn2 Cl 22H 2O= = = = = NaOH 溶液 吸收尾气 Cl2,防止污染空气在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前加一个装有饱和 NaCl 溶液的洗气瓶易错警示 有气体参与的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操作顺序问题与气体有关的实验操作顺序: 装 置 选 择与 连 接 气 密 性检 查 装 入 固体 试 剂 加 入 液体 试 剂 按 程 序实 验 拆 卸仪 器(2)加热操作要求使用可燃性
8、气体(如 H2、CO、CH 4等),先用原料气赶走系统内的空气,再点燃酒精灯加热,以防止爆炸。制备一些易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的物质(如 H2还原 CuO 的实验),反应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原料气至试管冷却。(3)尾气处理方法有毒气体常采用溶液(或固体)吸收或将之点燃的方法,不能直接排放。(4)特殊实验装置制备在空气中易吸水、潮解以及水解的物质(如 Al2S3、AlCl 3等),往往在装置的末端再接一个干燥装置,以防止空气中水蒸气的进入。5用液体吸收气体,若气体溶解度较大,要加防倒吸装置。若制备物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应加排空气装置。综合训练1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
9、如图所示(省略了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选项 a 中的物质 b 中的物质c 中收集的气体d 中的物质A 浓氨水 CaO NH3 H2OB 浓硫酸 Na2SO3 SO2 NaOH 溶液C 浓硝酸 Cu NO2 H2OD 浓盐酸 MnO2 Cl2 NaOH 溶液解析:选 B NH 3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应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装置 c 中的导管应改为短进长出,故 A 错误;浓硫酸可以与 Na2SO3反应生成 SO2,SO 2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能使用向上排空气法,SO 2气体能与 NaOH 溶液迅速反应,所以吸收装置中要防倒吸,图示收集装置和尾气吸
10、收装置都合理,故 B 正确;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产物为 NO2,NO 2与水反应生成 HNO3的同时,还有 NO 有毒气体,不能用水进行 NO2的尾气吸收,故 C 错误;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 Cl2时需要加热,故 D 错误。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省略)。将液体 A 逐滴加入到固体 B 中,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D 装置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2)若 A 为 30%H2O2溶液,B 为 MnO2,C 盛有氢硫酸(H 2S)饱和溶液,旋开 E 后,C 中的现象为_,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若 A 为浓盐酸,B 为 KMnO4,C 中盛有 KI淀粉溶液,旋开 E 后,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20 高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第四 非金属 及其 化合物 411 题型 研究 气体 制备 主体 综合 实验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19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