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0章第4节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时跟踪练(含解析).doc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0章第4节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时跟踪练(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0章第4节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时跟踪练(含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1某研究小组探究在加热条件下 FeSO4分解的气体产物及相关性质。已知:SO 2的沸点为10 、SO 3的沸点为 44.8 。.用如图所示装置设计实验,验证 FeSO4分解生成的气体产物。(1)实验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2)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a_。(3)若观察到装置丙中有无色液体产生,装置丁中溶液变成无色,则 Fe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为探究 SO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理,进行如下实验:实验 1:将稀盐酸和 NaOH溶液分别滴入品红水溶液中。观察到前者溶液颜色变浅,但未能完全褪色,后者溶液颜色几乎不变。 实验 2:向滴有稀盐酸和
2、NaOH溶液的两份品红水溶液中分别通入 SO2。观察到前者溶液逐渐褪色,后者溶液很快褪色。实验 3:在两份品红水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小粒 Na2SO3固体和 NaHSO3固体,前者溶液很快褪色,后者溶液褪色很慢。(4)由实验 1可推测品红水溶液呈_性。(5)由实验 2、3 可推知,使品红水溶液褪色的主要微粒是_(填化学式)。(6)若将 SO2通入品红的无水乙醇溶液,试预测可能出现的现象:_。(7)加热溶有 Na2SO3的品红水溶液,发现不能恢复红色,试解释原因:_。解析:.(1)验证 FeSO4分解生成的气体产物,气体制备或检验气体产生的实验,在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气密性。(2)先将高温分解气体通过
3、装置丙,冷却收集得三氧化硫,再通过装置丁的品红水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最后用装置乙吸收尾气,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adefgbc。(3)若观察到装置丙中有无色液体产生,则产物有三氧化硫;装置丁中溶液变成无色,2则产物中有二氧化硫,则 Fe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 Fe2O3SO 2SO 3。= = = = = .(4)加入稀盐酸时品红颜色变浅,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颜色几乎不变,说明酸对品红溶液影响大,则由实验 1可推测品红水溶液呈碱性。(5)实验 2:SO 2通入盐酸中不反应,以亚硫酸的形式存在溶液中,溶液中电离出的亚硫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氢根离子浓度都很小,品红水溶液逐渐褪色;S
4、O 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溶液中亚硫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氢根离子)浓度较大,品红水溶液很快褪色;可能是由亚硫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氢根离子引起;实验 3:在两份品红水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小粒 Na2SO3固体和 NaHSO3固体,前者溶液很快褪色,后者溶液褪色很慢。进一步说明是由亚硫酸根离子引起的褪色而不是亚硫酸氢根离子;即 SO 。23(6)根据上述实验可知,使品红水溶液褪色的是亚硫酸根离子,若将 SO2通入品红的无水乙醇溶液中,溶液中不存在亚硫酸根离子,则品红的无水乙醇溶液不褪色。(7)Na2SO3溶液中的 c(SO )大,加热后虽然 SO 水解程度增大,但仍无法除尽,23 23不能使
5、品红水溶液恢复红色。答案:.(1)检查装置气密性 (2)defgbc(3)2FeSO4 Fe2O3SO 2SO 3 .(4)碱= = = = = (5)SO (6)品红的无水乙醇溶液不褪色23(7)Na2SO3溶液中的 c(SO )大,加热后虽然 SO 水解程度增大,但仍无法除尽23 232(2019济南调研)三氯氧磷(POCl 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以直接氧化PCl3制备 POCl3,反应原理为 P4(白磷)6Cl 2=4PCl3、2PCl 3O 2=2POCl3。PCl 3、POCl 3的部分性质如下:项目 熔点/ 沸点/ 其他PCl3 112 75.5 遇水生成 H3PO3和
6、 HClPOCl3 2 105.3 遇水生成 H3PO4和 HCl某兴趣小组模拟该工艺设计实验装置如下(某些夹持装置、加热装置已略去):(1)仪器 a 的名称为_,B 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_。3(2)装置 E用来制取 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为使实验顺利进行,还需补充的装置为_。(4)反应时,需严格控制三个条件:先制取_,缓慢地通入 C 中,直至 C 中的白磷消失后,再通入另一种气体。C 装置用水浴加热控制温度为 60 65 ,除加快反应速率外,另一目的是_。反应物必须干燥,否则会在 C 装置中产生大量的白雾,其主要成分为_(写化学式)。(5)反应结束后通过下面步骤测定 POCl
7、3产品中 Cl 的含量,元素 Cl 的质量分数为_ (写出计算式)。.取 x g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 NaOH 溶液,POCl 3完全反应后加稀硝酸至酸性;.向锥形瓶中加入 0.100 0 molL1 的 AgNO3 溶液 40.00 mL,使 Cl 完全沉淀;.再向锥形瓶中加入 20 mL硝基苯,振荡,使沉淀表面被有机物覆盖;.然后加入指示剂,用 c molL1 NH4SCN溶液滴定过量 Ag 至终点,记下所用体积为 V mL。已知:AgPO 4溶于酸, Ksp(AgCl )3210 10 , Ksp(AgSCN )210 12 解析:(1) 仪器 a的名称是冷凝管(或球形冷凝管),装置
8、 A中产生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H 2O=4NaOHO 2(或 2H2O2 2H2OO 2);B 装置= = = = =MnO2 的作用除观察 O2的流速之外,还有平衡气压、干燥 O2(或平衡气压和除去水,防止 PCl3和POCl3遇水反应引入杂质)。(2)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 2Cl MnO 2 Mn2 Cl 22H 2O。= = = = = (3)C装置为氯气和磷发生反应的装置,反应结束后会有氯气从冷凝管 a中溢出,污染空气,需要吸收处理;同时,POCl 3和 PCl3遇水会发生反应,为使实验顺利进行,需要在a仪器后连接
9、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防止外界中水蒸气进入 C装置内。(4)根据题意可知,要先制备出三氯化磷,然后其被氧化为 POCl3,所以先制取氯气,缓慢地通入 C中,直至 C中的白磷消失后,再通入另一种氧气。由于 PCl3的沸点是 75.5 4,因此控制温度 60 65 ,其主要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同时防止 PCl3气化。POCl 3和 PCl3遇水会发生反应,均生成氯化氢,遇到水蒸气产生大量的白雾,所以反应物必须干燥。(5)根据题意可知,NH 4SCN的物质的量为 0.001 cVmol,则与之反应的银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0.001 cVmol,而总的银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0.004 mol,所以与氯离子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年高 化学 一轮 复习 10 实验 方案 设计 评价 课时 跟踪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