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10氮及其化合物考题帮练习(含解析).docx
《2019年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10氮及其化合物考题帮练习(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10氮及其化合物考题帮练习(含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氮及其化合物1.2017 北京理综,12,6 分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由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C.由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D.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 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2.2016 浙江理综,13,6 分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 N 废水和工业废H+4气(主要含 N2、CO 2、SO 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固体 1 中主要含有 Ca(OH)2、CaCO 3、CaS
2、O 3B.X 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 COD.处理含 N 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 +N N2+2H 2OH+4 H+4 O-23.2015 上海,18,4 分双选下列反应中的氨与反应 4NH3+5O2 4NO+6H2O 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 ( )A.2Na+2NH3 2NaNH2+H2B.2NH3+3CuO 3Cu+N2+3H2OC.4NH3+6NO 5N2+6H2OD.3SiH4+4NH3 Si3N4+12H24.2017 全国卷,26,15 分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
3、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测量。已知:NH 3+H3BO3 NH3H3BO3;NH3H3BO3+HCl NH4Cl+H3BO3。2回答下列问题:(1)a 的作用是 。 (2)b 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 。f 的名称是 。 (3)清洗仪器:g 中加蒸馏水;打开 k1,关闭 k2、k 3,加热 b,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关闭k1,g 中蒸馏水倒吸进入 c,原因是 ;打开 k2放掉水。重复操作 23次。 (4)仪器清洗后,g 中加入硼酸(H 3BO3)和指示剂。铵盐试样由 d 注入 e,随后注入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冲洗 d,关闭 k3,d 中保留少量水。打开 k1,加热 b,使水蒸气进入 e。
4、d 中保留少量水的目的是 。 e 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e 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瓶的作用是 。 (5)取某甘氨酸(C 2H5NO2)样品 m 克进行测定,滴定 g 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 c molL-1的盐酸 V mL,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样品的纯度 %。 5.2017 北京理综,27,12 分SCR 和 NSR 技术可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NOx排放。(1)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工作原理:尿素CO(NH 2)2水溶液热分解为 NH3和 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应器中 NH3还原 NO2的化学方程式: 。 当燃油中含硫量较高时,尾气中 SO2在 O2作用下
5、会形成(NH 4)2SO4,使催化剂中毒。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H 4)2SO4的形成: 。 尿素溶液浓度影响 NO2的转化,测定溶液中尿素( M=60 gmol-1)含量的方法如下:取 a g 尿素溶液,将所含氮完全转化为 NH3,所得 NH3用过量的 v1 mL c1 molL-1 H2SO4溶液吸收完全,剩余 H2SO4用 v2 mL c2 molL-1NaOH 溶液恰好中和,则尿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2)NSR(NOx储存还原)工作原理:NOx的储存和还原在不同时段交替进行,如图 a 所示。3图 a 图 b通过 BaO 和 Ba(NO3)2的相互转化实现 NOx的储存和还原。储
6、存 NOx的物质是 。 用 H2模拟尾气中还原性气体研究了 Ba(NO3)2的催化还原过程,该过程分两步进行,图 b 表示该过程相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第一步反应消耗的 H2与 Ba(NO3)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还原过程中,有时会产生笑气(N 2O)。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发现笑气的产生与 NO 有关。在有氧条件下, 15NO 与 NH3以一定比例反应时,得到的笑气几乎都是 15NNO。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15NNO+ H2O6.2016 全国卷,26,14 分联氨(又称肼,N 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回答下列问题:(1)联氨分子的电子式为
7、,其中氮的化合价为 。 (2)实验室中可用次氯酸钠溶液与氨反应制备联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2O 2(g)+N2(g) N2O4(l) H1N 2(g)+2H2(g) N2H4(l) H2O 2(g)+2H2(g) 2H2O(g) H3 2N 2H4(l)+N2O4(l) 3N2(g)+4H2O(g) H4=-1 048.9 kJmol-1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 H4= ,联氨和 N2O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主要原因为 (4)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氨相似。联氨第一步电离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 (已知:N 2H4+H+ N2 的 K=8.7107;Kw=1.010-14)。
8、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H+5为 。 (5)联氨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向装有少量 AgBr 的试管中加入联氨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 联氨可用于处理高压锅炉水中的氧,防止锅炉被腐蚀。理论上 1 kg 的联氨可除去水中溶解的 O2 kg;与使用 Na2SO3处理水中溶解的 O2相比,联氨的优点是 。 P427(满分 50 分 35 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 6 分,共 36 分)1.2018 广西柳州摸底考试,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易发生电化学腐蚀而生锈4B.SO2、NO、NO 2都是大气污染物,它们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C.水泥
9、、玻璃、陶瓷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的无机非金属材料D.用 NH4Cl 浓溶液除铁锈,因为 NH4Cl 水解显酸性2.2018 全国名校第二次大联考,11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NH4Cl 和 NH4HCO3受热都能分解,说明可以用加热 NH4Cl 和 NH4HCO3固体的方法制氨气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 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 SO2-4C.Fe 与稀 HNO3、稀 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 Fe 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D.NH3遇到浓盐酸产生白烟,说明二者发生反应生成白色固体3.2018 豫南九校第四次质量考评,6次磷酸(H 3P
10、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属于一元中强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H3PO2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 H3PO2 H+H2PO-2B.H3PO2与过量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3PO2+3OH- P +3H2OO3-2C.将 H3PO2溶液加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H 3PO2的还原产物为 H3PO4D.用惰性电极电解 NaH2PO2溶液,其阳极反应式为 2H2O-4e- O2+4H +4.2018 安徽十校联盟高三摸底考试,8已知 Ca3N2遇水发生水解反应,需密封保存。利用如下装置制取氮气,并用氮气制备 Ca3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发生反应
11、的化学方程式为 NaNO2+NH4Cl NaCl+N2+H 2OB.、中依次盛放浓 H2SO4、酸性氯化亚铁溶液、碱石灰C.为安全瓶,作用是防止停止加热时中的溶液进入中D.实验结束后,取中少量产物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再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蓝5.2018 陕西安康第一次质检,12几种无机物之间转化关系如下图(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省略)。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若 L 为强碱,则可能 E 为 NaCl 溶液、F 为钾B.若 L 为强酸,则可能 E 为 NaHS、F 为盐酸C.若 L 为弱酸,则可能 E 为 Mg、F 为 CO2D.若 L 为强酸,则可能 E 为 NH4Cl、F 为 Ca(O
12、H)26.2018 豫南九校第四次质量考评,7下列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 )5A BC DA.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溶液变浑浊,证明非金属性:ClCSiB.形成美丽的红色喷泉,证明 HCl 极易溶于水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NaOH 溶液时,定容时如图观察液面会使所配制的 NaOH 溶液浓度偏低D.只产生红褐色沉定,证明 KspAl(OH)3KspFe(OH)3二、非选择题(共 14 分)7.2018 合肥高三调研检测,15,14 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制取 NO 并探究其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收集到无色气体,由此确定
13、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 NO 气体。该同学的推断不合理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另一名同学设计了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在大试管中放入适量石灰石,加入过量稀硝酸;待石灰石反应完全,将铜丝浸入过量的稀硝酸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大试管中气体始终为无色,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其中步骤的作用是 。 (3)当过量的铜与稀硝酸完全反应后,再加入 20%的稀硫酸,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稀硫酸的作用是 (填选项编号),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a.还原剂 b.氧化剂 c.提供氢离子 d.提供热能(4)某些资料认为 NO 不能与 Na2O2反应。有同学提出质疑,他认为 NO 易与 O2发生反应,应该更容
14、易被 Na2O2氧化。查阅资料:a.2NO+Na 2O2 2NaNO2b.6NaNO2+3H2SO4(稀) 3Na2SO4+2HNO3+4NO+2H 2Oc.酸性条件下,NO 能被 Mn 氧化成 NO-4 O-3该同学利用图丙中装置来探究 NO 与 Na2O2的反应(装置可重复使用)。6图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A ,装置 E 的作用是 。 充分反应后,欲检验装置 D 中是否生成了 NaNO2,请简述实验方案 。 (满分 49 分 30 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1.为了证明 NO 也可以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 HNO3,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有关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正
15、确的是 ( )A.装置的 U 形管中盛放的是浓硝酸B.为观察到 NO 气体的生成, 加入酸前后都应该关闭 K1、K 2C.紫色石蕊试液的作用是验证装置的长玻璃管中是否有硝酸生成D.装置不能用于制备氢气、二氧化碳气体2.工业上制备下列物质,涉及的反应原理及部分流程较为合理的是 ( )A.制取镁:海水 Mg(OH)2 MgO MgB.冶炼铝:铝土矿 NaAlO2 无水 AlCl3 AlC.制硝酸:N 2、H 2 NH3 NO 50%HNO3 浓 HNO3D.海带 海带灰 I2(aq) I23.Cu 与浓硝酸反应生成氮的氧化物,这些氧化物恰好溶解在 NaOH 溶液中得到 NaNO3和NaNO2的混合
16、溶液,反应过程及有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若铜片为 51.2 g,则生成 0.2 mol NaNO37B.常温下,Cu 遇浓硝酸发生钝化,不可能发生上述反应C.标准状况下收集的氮氧化物为 20.16 LD.反应过程中生成的 Cu(NO3)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4.已知 NaNO2是色泽、味道与 NaCl 相似的盐,是导致某些建筑工地食物中毒的主要物质,它可与酸性 KMnO4溶液发生反应:2Mn +5N +X Y+5N +3H2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O-4 O-2 O-3A.X 是 6H+、Y 是 2MnO2B.反应过程中溶液的 pH 减小C.还原产物是 Mn2
17、+D.当有 0.1 mol Y 生成时转移电子数为 NA二、非选择题(共 25 分)5.14 分氮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和科技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1)氮氧化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用 ClO2和 Na2SO3溶液处理氮氧化物的反应过程如下:NO NO2 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O+ClO2+H2O NO2+HNO3+HCl,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是 。若有 1.12 L(标准状况下)N 2生成,共消耗 NO g。 (2)羟胺(NH 2OH)可看成是氨分子内的 1 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产物,常用作还原剂,其水溶液显弱碱性。NH 2OH 的水溶液呈弱碱性的原理与 NH3相似,NH 2
18、OH 溶液中的主要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 某常见离子化合物的组成元素与 NH2OH 相同,其水溶液显酸性。该物质是 (填化学式),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采用电解法制备 N2O5的装置如图所示,Pt 乙为 极,生成N2O5的电极反应式为 。 6.11 分亚硝酸和亚硝酸盐在生产、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仪器(夹持装置已省略)及药品,探究硫酸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气体的成分。已知 NO2和NO 液化温度分别为 21 和-152 。8(1)装置 A 中盛放 70%硫酸的仪器名称为 , 反应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仪器的连接顺序(按从
19、左到右连接)为 A B。 (2)在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旋塞、滴入 70%硫酸后,装置 A 中产生红棕色气体。确认装置 A 中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NO,依据的现象是 。 (3)装置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如果没有装置 C,对实验结论造成的影响是 。 答案1.D 中灼热碎玻璃起加热作用,浓 HNO3受热分解生成红棕色 NO2,HNO3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必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只能为氧元素,因此,还有 O2生成,产生的气体为混合气体,A 项正确;由可知,浓 HNO3受热分解可生成红棕色气体,所以中的红棕色气体不一定是木炭与浓 HNO3发生反应产生的,B 项正确;中浓 HNO3挥发才能与
20、红热木炭接触,产生的 NO2是还原产物,C 项正确;红热的木炭还可与空气中的 O2反应生成 CO2,不一定是木炭与浓 HNO3发生反应生成了 CO2,D 项错误。2.B A 项,根据题中的流程,可以得出固体 1 为 CaCO3、CaSO 3和过量的 Ca(OH)2的混合物,正确;B 项,气体 1 为 N2、NO、CO 的混合物,通入 X,然后再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的产物为NaNO2,X 可以是空气,但不能过量,否则会得到 NaNO3,错误;C 项,气体 2 为 N2、CO,因“无污染气体”为 N2,故捕获的气体主要是 CO,正确;D 项,N 与 N 能够发生归中反应生成 N2,H+4 O
21、-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 +N N2+2H 2O,正确。H+4 O-23.BC 分析题干给出的方程式可知,在该反应中 NH3作还原剂,所以应找出四个选项中 NH3作还原剂的。A、D 中 NH3作氧化剂;B、C 中 NH3作还原剂。4.(1)避免 b 中压强过大(1 分) (2)防止暴沸(1 分) 直形冷凝管(1 分) (3)c 中温度下降,管路中形成负压(2 分) (4)液封,防止氨气逸出(2 分) N +OH- NH3+H 2O(2 分) H+4保温使氨完全蒸出(2 分) (5) (2 分) (2 分)1.4cVm 7.5cVm【解析】 (1)导管 a 与大气相通,其作用是避免烧瓶内气压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化学 复习 专题 10 及其 化合物 考题 练习 解析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