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九章章末高考真题演练学案(含解析).doc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九章章末高考真题演练学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九章章末高考真题演练学案(含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章末高考真题演练1(2018全国卷)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 NaCO2二次电池。将 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 24Na2Na 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ClO 向负极移动 4B充电时释放 CO2,放电时吸收 CO2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 24e =2CO C23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 e =Na答案 D解析 放电时是原电池,ClO 向负极移动,A 正确;电池的总反应为 43CO24Na2Na 2CO3C,因此充电时释放 CO2,放电时吸收 CO2,B 正确;放电时是原电池,正
2、极是二氧化碳得到电子转化为碳,反应为:3CO 24e =2CO C,C 正确;充电23时是电解池,正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反应为2CO C4e =3CO2,D 错误。232(2018全国卷)一种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所示。当电池放电时,O 2与 Li 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生成 Li2O2 x(x0 或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多孔碳材料电极为负极B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多孔碳材料电极流向锂电极C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 Li 向多孔碳材料区迁移D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 Li2O2 x2Li O2(1x2)答案 D解析 放电时,O 2与 Li 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反
3、应,说明电池内,Li 向多孔碳材料电极移动,因为阳离子移向正极,所以多孔碳材料电极为正极,A 错误。因为多孔碳材料电极为正极,外电路电子应该由锂电极流向多孔碳材料电极(由负极流向正极),B 错误。充电和放电时电池中离子的移动方向相反,放电时,Li 向多孔碳材料电极移动,充电时向锂电极移动,C 错误。根据图示和上述分析,可知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是 O2与 Li2得电子转化为 Li2O2 x,电池的负极反应是单质 Li 失电子转化为 Li ,所以总反应为:2Li O2Li 2O2 x,充电时的反应与放电时的反应相反,所以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1x2)Li2O2 x2Li O2,D 正确。(1x2
4、)3(2018北京高考)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验如下(烧杯内均为经过酸化的3%NaCl 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比,可以判定 Zn 保护了 FeB对比,K 3Fe(CN)6可能将 Fe 氧化C验证 Zn 保护 Fe 时不能用的方法D将 Zn 换成 Cu,用的方法可判断 Fe 比 Cu 活泼答案 D3解析 对比,Fe 附近的溶液中加入 K3Fe(CN)6无明显变化,说明Fe 附近的溶液中不含 Fe2 ,Fe 附近的溶液中加入 K3Fe(CN)6产生蓝色沉淀,说明Fe 附近的溶液中含 Fe2 ,中 Fe 被保护,A 正确;加入 K3Fe(CN)6在 Fe 表面产生蓝色沉淀,Fe表
5、面产生了 Fe2 ,对比的异同,可能是 K3Fe(CN)6将 Fe 氧化成 Fe2 ,B 正确;对比,加入 K3Fe(CN)6在 Fe 表面产生蓝色沉淀,也能检验出 Fe2 ,不能用的方法验证 Zn 保护 Fe,C 正确;由实验可知 K3Fe(CN)6可能将 Fe 氧化成 Fe2 ,将 Zn 换成 Cu不能用的方法证明 Fe 比 Cu 活泼,D 错误。4(2017全国卷)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 H2SO4H2C2O4混合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B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Al3 3e =AlD硫酸根离子
6、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答案 C解析 C 错: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H 2e =H2。5(2017海南高考)一种电化学制备 NH3的装置如图所示,图中陶瓷在高温时可以传输 H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d 电极 b 为阴极B阴极的反应式为 N26H 6e =2NH3CH 由阳极向阴极迁移D陶瓷可以隔离 N2和 H2答案 A解析 此装置为电解池,总反应式是 N23H 2=2NH3,Pd 电极 b 上是氢气发生氧化反应,即氢气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Pd 电极 b 为阳极,故 A 说法错误;根据 A 项分析,Pd 电极 a 为阴极,反应式为 N26H 6e =2NH3,故 B 说法正确;根据电解池的
7、原理,阳离子在阴极上放电,即 H 由阳极移向阴极,故 C 说法正确;根据装置图,陶瓷可以隔离 N2和 H2,故 D 说法正确。6.(2016北京高考)用石墨电极完成下列电解实验。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Aa、d 处:2H 2O2e =H22OH Bb 处:2Cl 2e =Cl2Cc 处发生了反应:Fe2e =Fe2D根据实验一的原理,实验二中 m 处能析出铜答案 B解析 实验一中,a 为阴极,c 为阳极,d 为阴极,b 为阳极,a、d 处发生反应2H2O2e =H22OH ,A 正确;若 b 处发生反应 2Cl 2e =Cl2,不足以解释 b 处“变红”和“褪色”现象,B
8、错误;c 处铁作阳极,发生反应 Fe2e =Fe2 ,由于生成的 Fe2 浓度较小,且 pH 试纸本身有颜色,故颜色上无明显变化,C 正确;实验二中,两个铜珠的左端均为阳极,右端均为阴极,初始时两个铜珠的左端(阳极)均发生反应Cu2e =Cu2 ,右端(阴极 )均发生反应 2H 2e =H2,一段时间后,Cu 2 移动到 m和 n 处,m、n 处附近 Cu2 浓度增大,发生反应 Cu2 2e =Cu,m、n 处能生成铜,D 正确。7(2016上海高考)图 1 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图 2 中, x 轴表示实验时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 y 轴表示( )A铜棒的质量 B c(Zn2 )C c(H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年高 化学 一轮 复习 第九 章章末 高考 演练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