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新人教版.doc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新人教版.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八、20 以内的进位加法第 1 课时 9 加几【教学内容】教材第 89 页【教材分析】“9 加几”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 以内的进位加法”的一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 10 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有了前面的基础,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会容易很多。同时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误和速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学生的这一部分内容没有掌握好,计算时既慢又容易出错,以后在继续学习口算和多位数笔算时就会遇到很大困难。因此,20 以内的进位加法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学情分析】10 以内加减法和 10 加几,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对于“9 加几”学生可通
2、过讨论、操作,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其中“凑十法”这种思想及具体的方法,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应作为重点。教学时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总结、掌握知识。【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 9 加几加法的算理,经历 9 加几加法的计算研究过程。2学生能正确的计算 9 加几的进位加法,并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凑十法的算理。难点:让学生掌握凑十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小棒等【教学流程】复 习 导 入 复 习 数 的 组 成 , 为 学 习 “凑 十 法 ”作 好 铺 垫 探 究 新 知
3、 学 会 用 “凑 十 法 ”计 算 9加 几 巩 固 应 用 熟 练 掌 握 “凑 十 法 ”的 计 算 方 法 课 堂 小 结 明 确 “凑 十 法 ”的 算 理【复习导入】1填空。师:观察这些分解图,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2在小黑板上出示五角星。(1)要想数出一共有多少个五星,怎样才能又快又准确?(2)老师根据学生说的来演示:先数出十个圈起来,看外面还剩几个就是十几个。小结:刚才,同学们说得特别好。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内容,看谁能把下面的知识学得更出色。【探究新知】出示教材第 89 页情境图师:这幅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呢?我们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分析情境图,提出问题。师提炼问题并用
4、算式表示:94。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合作,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生独立思考解决办法,有想法后,开始和同学合作用小棒摆一摆。老师巡视指导。师:大家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的呢?请各小组指派一名学生到台上来展示你们的方法。学生汇报:生 1:我们是数出来的。1、2、3、412、13,一共有 13 盒。生 2:我们是看箱子里有 9 盒饮料,然后再接着数 10、11、12、13,一共有 13 盒。生 3:把外面的一盒拿到箱子里凑成 10 盒,10 盒再加上剩下的 3 盒,一共就是 13 盒。生 4:我们是用小棒代替饮料,摆出来的。师:怎样摆才能让人一看就知道一共
5、有多少?(请你边摆边说)学生到视频投影下摆小棒。学生说,老师在黑板上用画图的方式演示学生说的方法。第一种方法:从右边的 4 根小棒里拿出一根放在左边,左边就有了 10 个,右边还剩 3个,一共就是 13 个。第二种方法:从左边的 9 根小棒里拿出 6 个放在右边,右边就有了 10 个,左边还剩 3个,一共就是 13 个。师:这两种摆法都能一眼就看出一共有 13 根小棒,但哪一种方法更好?好在哪儿?学生讨论并小结:先从小棒少的一边分出 1 个和另外 9 个凑成十,还剩几个就是十几个,这种方法又快又准确。师:根据这种摆的过程说一说 94?怎样思考?师提问:为什么要把 4 分成 1 和 3?生:因为
6、 9 和 1 加起来就是 10,10 再加几就是十几。脱离小棒,抽象算式。师:我们可以把刚才的方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大家请看:3请大家根据老师写出的算式说一说我们是怎样计算 94 的。师强调:计算 9 加几时,用“凑十法”比较简便,把 9 凑成 10 需要加 1,就把另一个数分成 1 和几,10 加几就得十几。【巩固应用】教材第 89 页做一做。【课堂小结】学完这节课后,同学们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9加 几第 2 课时 8、7、6 加几(1)【教学内容】教材第 91 页【教材分析】8、7、6 加几是在学生学习了 9 加几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用“凑十法”解决问题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本节课主
7、要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学的第一步是老师创设情境,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解决情境中的问题。接着让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初步体验“凑十法” 。8 加几的计算方法与 9 加几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都是用“凑十法”来解决,逐步实现知识的迁移过程。然后让学生直接看算式算出结果。由于有了 9 加几的基础和以上的感知、体验、比较,学生会很自然地用“凑十法”来计算8、7、6 加几的这些算式,这将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 ,体验“凑十法”的简便性和适用性。然后设计 8 加 9 的计算,意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能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同时进一步理解“凑十法” 。最后,设计有层次
8、的练习题,让学生应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来解决数学问题,亲身体验用数学的乐趣。【学情分析】在学习 9 加几的时候,学生对“凑十法”已经有了一定了解。但由于是单一的练习,只知道机械地分出一个 1 来,为什么要分出 1 来却不太清楚,所以在学习 8、7、6 加几的时候对要分出几来凑十在理解上可能有一定的困难。【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在感知“凑十法”简洁性的基础上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2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 8、7、6 加几与 9 加几思维过程的异同,提高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3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合作意识与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 8、7、6 加几计算方法的算理。难点:自主探索计算
9、8、7、6 加几的各种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等【教学流程】复 习 导 入 复 习 旧 知 , 为 新 课 准 备 探 究 新 知 学 会 用 “凑 十 法 ”计 算 8、 7、 6加 几4 巩 固 应 用 熟 练 掌 握 “凑 十 法 ”的 计 算 方 法 课 堂 小 结 明 确 8、 7、 6加 几 的 算 理【复习导入】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 9 加几的计算,谁能说一说计算 9 加几时,我们用什么方法?生:把另一个数分成 1 和几,先把 9 加 1 凑成 10,再用几加几,得十几。师:现在我们再用这种方法做几道口算题,看谁看得又快又对!要看清题目哟。(视频投影展示口算题目)9
10、5( ) 93( )94( ) 97( )99( ) 96( )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口答。师:回答得非常正确。你能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吗?(视频投影仪展示口算题目)8( )10 7( )106( )10 826( )732( ) 644( )学生口答。师:同学们真棒!老师相信下面的题目也难不倒大家的,试一试吧!【探究新知】1学习 8 加几的计算方法。(课件出示教材第 91 页例 2 情境图)(1)图上说了什么事?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个学生?(2)怎样解决“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个学生”的问题?学生回答,师板书算式:85( )(3)探索 85 的计算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展示汇报。方法不只一种,老
11、师重点引导学生使用“凑十法” 。师:在运用“凑十法”的过程中,我们把几分成了两部分?谁能完整地边摆边说出这个过程?试一试。学生用小棒边摆边说凑十的过程,并用板书来完成。2学习 7 加几、6 加几的计算方法。课件出示教材第 91 页做一做第 1 题。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小组交流算法。小组代表汇报:用“凑十法”计算。口述算理,并板书过程。53归纳算法特点师:想一想,我们在计算 8 加几、7 加几、6 加几的题目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师:计算 8 加几、7 加几、6 加几的题目时,都可以运用“凑十法” ,只不过 8 加几的题目是把 8 凑成 10,把第二个加数分成 2 和几;7
12、 加几的题目是把 7 凑成 10,把第二个加数分成 3 和几;6 加几的题目是把 6 凑成 10,把第二个加数分成 4 和几。【巩固应用】1教材第 91 页“做一做”第 2 题。先让学生对每组算式进行对比,再计算。2教材第 91 页“做一做”第 3 题。3教材第 93 页练习二十一第 1 题。【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哪些计算方法?【板书设计】8、7、6 加几(1)第 3 课时 8、7、6 加几(2)【教学内容】教材第 92 页【教材分析】本课时通过计算 89?及 98?让学生理解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后,它们的和不变。当两个加数交换位置进行计算时,可以重新用“凑十法”进行计算,主要
13、是看把哪个数凑成十,把哪个数分成哪两个数的和。用交换加数的方法,是运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推想出得数的,蕴含着简单的推想过程,让学生在计算中初步学习简单的推理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用“凑十法”计算 9 加几及 8、7、6 加几的方法。对于加数交换位置之后,再运用“凑十法”计算并不困难;再加上理解了加数交换位置之后得数不变,这部分内容学起来就很容易了。【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 8、7、6 加几的计算,学会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口算。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口算 8、7、6 加几。难点
14、:提高学生口算的速度及正确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等6【教学流程】复 习 导 入 复 习 旧 知 , 加 深 对 算 理 的 理 解 探 究 新 知 交 换 加 数 位 置 , 得 数 不 变 巩 固 应 用 用 多 种 形 式 的 练 习 , 巩 固 新 知 课 堂 小 结 回 顾 知 识 迁 移 , 思 考 算 法【复习导入】1开火车:10 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题。2口算。97( ) 76( )86( ) 98( )65( ) 94( )87( ) 85( )96( ) 84( )75( ) 65( )【探究新知】课件出示例题:891独立想办法计算。2学生汇报不同的做法,课件显示。方
15、法一: 方法二: 方 法 三 :想 : 9 8 178 9 173看课件回答问题。师:哪种方法能很快算出得数?为什么?师引导学生分析:前两种方法,都是用凑十法计算的,是我们在前面两节已经学过的。第三种方法是把加数交换了位置,知道了 9817,直接就能得出 8917。4课件出示一些加法算式,让学生写出与它们结果相等的算式。师:老师给出一些算式,你能试着写出和它们的得数相等的算式吗?来试一试吧!75( ) 78( )86( ) 69( )29( ) 79( )85( ) 56( )【巩固应用】1教材第 92 页做一做第 2 题。2完成教材第 93 页“练习二十一”第 1 题。把这里的题目做成数字转
16、盘,让学生在抢答结果之后,再说交换加数位置后的算式及结果。7【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8、 7、 6加 几 ( 2)8第 4 课时 5、4、3、2 加几【教学内容】教材第 95 页【教材分析】本节课所学的计算实际上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把前面所学习的“凑十法”迁移过来进行计算,另一种是较小的数加较大的数的计算,只要交换加数的位置就能转化成学过的算式,算出得数。虽然这种转化的方法在 8 前面已经学过,但也是在接下来的计算中要广泛使用到的一种比较便捷的方法。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自己探索计算的方法。【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用“凑十法”计算 9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数学 上册 第八 单元 20 以内 进位 加法 教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