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5章第65讲机械波学案(含解析)(选修3_4).doc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5章第65讲机械波学案(含解析)(选修3_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5章第65讲机械波学案(含解析)(选修3_4).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65 讲 机械波考点一 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1形成条件(1)有发生机械振动的 波源。01 (2)有传播 介质,如空气、水等。02 2传播特点(1)传播振动形式、传播 能量、传播信息。03 (2)质点不随波 迁移。04 3机械波的分类(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 垂直,有波峰和波谷。05 (2)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 在同一直线上,有疏部和密部。06 4机械波的描述(1)波长( ):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 相同的两个 相邻质点间的距离。07 08 在横波中,两个相邻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等于 波长。09 在纵波中,两个相邻密部(或疏部)间的距离等于 波长。10 (
2、2)频率( f):波的频率等于 波源振动的频率。11 (3)波速( v):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 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12 (4)波长、频率(或周期)和波速的关系: v f 。 T 13 5波的图象(1)坐标轴:横坐标表示沿波传播方向上各个质点的 平衡位置,纵坐标表示该时刻各14 个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 位移。如图所示。15 (2)意义: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某时刻各质点离开 平衡位置的位移。16 26特别提醒(1)介质中每个质点做的都是受迫振动,所以任一质点的振动频率和周期都和波源相同,因此可以断定: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由于介质的情况不同,它的波长和波速可能改变,但频率和周期都不会改
3、变。(2)波传到任意一点,该点的起振方向都和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3)波源经过一个周期 T 完成一次全振动,波恰好向前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以有v f 。 T(4)质点振动 nT(波传播 n )时,波形不变。(5)相隔波长整数倍的两质点,振动状态总相同;相隔半波长奇数倍的两质点,振动状态总相反。7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互判方法1(2015四川高考)平静湖面传播着一列水面波(横波),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 3 m 的甲、乙两小木块随波上下运动。测得两小木块每分钟都上下 30 次。甲在波谷时,乙在3波峰,且两木块之间有一个波峰,这列水面波( )A频率是 30 Hz B波长是 3 mC波速是
4、1 m/s D周期是 0.1 s答案 C解析 由题意画出波形图如图所示,可知甲、乙两小木块间的距离 x3 m ,故32波长 2 m,B 错误。又知两小木块都是每分钟振动 30 次,故周期 T2 s,频率 f0.5 Hz,则波速 v 1 m/s,故 A、D 错误,C 正确。 T2.教材母题 (人教版选修 34 P28T1)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 P 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波沿 x 轴的正方向传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 P 此时刻的速度沿 x 轴的正方向B质点 P 此时刻的加速度沿 y 轴的正方向C再过半个周期时,质点 P 的位移为负值D经过一个周期,质点 P 通过的路程为 4a变式
5、子题 (多选)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 a 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由图象可知( )A质点 a 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沿 y 轴负方向B质点 a 的速度方向一定沿 y 轴负方向4C经过半个周期,质点 a 的位移一定为负值D经过半个周期,质点 a 通过的路程一定为 2AE经过半个周期,质点 a 的速度方向一定沿 y 轴正方向答案 ACD解析 质点 a 做简谐运动,其回复力指向平衡位置,故其加速度一定沿 y 轴负方向,A 正确。速度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有关,若波向右传播,则质点 a 向 y 轴正方向运动;若波向左传播,则质点 a 向 y 轴负方向运动,B 错误。经过半个周期,质点 a 到达 x 轴下方的
6、对称点,且通过的路程一定是 2A,故 C、D 正确。经过半个周期后,质点 a 到达 x 轴下方的对称点,速度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有关,可能沿 y 轴正方向,也可能沿 y 轴负方向,E 错误。3如图所示,1、2、3、4是某绳(可认为是均匀介质)上一系列等间距的质点。开始时绳处于水平方向,质点 1 在外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带动 2、3、4各个质点依次上下振动,把振动从绳的左端传到右端。已知 t0 时,质点 1 开始向下运动,经过二分之一周期,质点 9 开始运动。则在二分之一周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 3 向上运动 B质点 5 所受回复力为零C质点 6 的加速度向下 D质点 9 的
7、振幅为零答案 A解析 经过二分之一周期,质点 9 开始运动,波形图如图所示。此时质点 9 开始向下振动,其位移为零,但振幅不为零,D 错误;质点 3 向上运动,A 正确;质点 5 到达最低点回复力向上最大,B 错误;质点 6 在平衡位置以下向下振动,加速度向上,C 错误。考点二 波动图象和振动图象的综合问题56(2018河南省高三第二次仿真模拟考试)(多选)如图甲所示为一列沿 x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 t0 时刻的波形图。图乙表示该波传播的介质中 x2 m 处的 a 质点从 t0 时刻起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A波传播的速度为 20 m/sB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C t0.25 s
8、 时,质点 a 的位移沿 y 轴负方向D t0.25 s 时, x4 m 处的质点 b 的加速度沿 y 轴负方向E从 t0 开始,经 0.3 s,质点 b 通过的路程是 6 m解析 由乙图知,质点的振动周期为 T0.2 s,由甲图知,波长 4 m,则波速为v m/s20 m/s,A 正确;由乙图知, t0 时刻,质点 a 向下运动,根据甲图可 T 40.2知,该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B 错误;由乙图知,质点的振动周期为 T0.2 s,所以质点a 在 t0.25 s 的时刻的振动情况与 t0.05 s 时刻的振动情况相同,即处于负的最大位移处,所以 a 的位移沿 y 轴负方向,C 正确;由图甲
9、可知, a 质点和 b 质点的平衡位置相距半个波长,振动情况总是相反,所以在振动过程中任意时刻的位移都相反,所以 t0.25 s 时质点 b 处于正的最大位移处,加速度沿 y 轴负方向,D 正确;因为 0.3 s1.5 T,则质点 b 通过的路程 s1.54 A1.540.2 m1.2 m,E 错误。答案 ACD方法感悟求解波动图象与振动图象综合类问题可采用“一分、一看、二找”的方法(2018哈尔滨三中二模)(多选)如图甲为一列简谐波在 t2 s 时的波形图。图乙为介质中平衡位置在 x1.5 m 处的质点的振动图象, P 是平衡位置为 x2 m 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A波的传播方向向
10、右B波速为 0.5 m/sC02 s 时间内, P 运动的路程为 8 cmD当 t7 s 时, P 恰好回到平衡位置E02 s 时间内, P 向 y 轴正方向运动答案 BCD解析 从振动图象中可知在 t2 s 时 x1.5 m 处的质点沿 y 轴负方向运动,根据上下坡法可知波向左传播,A 错误;由图甲可知该简谐横波波长为 2 m,由图乙知周期为 4 s,则波速为 v m/s0.5 m/s,B 正确;由图甲可知 t2 s 时,质点 P 已经在波谷, T 242 s T,所以 02 s 时间内即半个周期内, P 沿 y 轴从正的最大位移处运动到了负的最12大位移处,所以路程为 2 个振幅,即 8
11、cm,C 正确,E 错误;当 t7 s 时, t5 s1 T, P 恰好回到平衡位置,D 正确。14考点三 波的多解问题1造成波动问题多解的主要因素(1)周期性时间周期性:时间间隔 t 与周期 T 的关系不明确。空间周期性:波传播距离 x 与波长 的关系不明确。(2)双向性传播方向双向性: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振动方向双向性:质点振动方向不确定。如:a.质点达到最大位移处,则有正向和负向最大位移两种可能。b质点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则起振方向有向上、向下(或向左、向右)两种可能。c只告诉波速不指明波的传播方向,应考虑沿两个方向传播的可能,即沿 x 轴正方向或沿 x 轴负方向传播。d只给出两时刻的波
12、形,则有两时刻间相同波形重复出现的可能。(3)波形的隐含性9在波动问题中,往往只给出完整波形的一部分,或给出几个特殊点,而其余信息均处于隐含状态。这样,波形就有多种情况,形成波动问题的多解性。2解决波的多解问题的思路一般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即找出一个周期内满足条件的关系 t 或 x,若此关系为时间,则 t nT t(n0,1,2,);若此关系为距离,则x n x(n0,1,2,)。一根张紧的水平弹性长绳上的 a、 b 两点,相距 14 m, b 点在 a 点的右方,如图所示,当一列简谐横波沿此长绳向右传播时,若 a 点的位移达到正向最大时, b 点的位移恰好为零,且向下运动,经过 1
13、s 后, a 点的位移为零,且向下运动,求这简谐横波的波速。解析 由题知,当 a 点的位移达到正向最大时, b 点的位移恰好为零,且向下运动,分析可得 ab 之间的水平距离至少为 ,画出波形图如图所示。考虑周期性可以得到34xab , n0,1,2(n34)根据题意,经过 1 s 后, a 点的位移为零,且向下运动,则有t T, k0,1,2(k14)则得到波长 ,周期 T ,故波速4xab4n 3 4t4k 1v m/s(k0,1,2; n0,1,2)。 T 14 4k 14n 3答案 m/s(k0,1,2; n0,1,2)14 4k 14n 3方法感悟波的多解问题的一般解题步骤(1)根据题
14、目和图象确定传播距离或两点间水平距离与波长的关系通式,或确定振动时间与周期的关系通式。(2)根据题设条件判断是唯一解还是多解。(3)根据波速公式 v 或 v f 求波速或其他未知量。 x t T10(2018武汉华中师大附中模拟)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在传播方向上有 P、 Q 两个质点,它们相距为 0.8 m,当 t0 时, P、 Q 两点的位移恰好是正最大值,且 P、 Q 间只有一个波谷, t0.6 s 末时, P、 Q 两点正好都处在平衡位置,且 P、 Q 两点间只有一个波峰和一个波谷,且波峰距 Q 点的距离为 ,试求: 4(1)若波由 P 传至 Q,波的周期;(2)若波由 Q 传至 P
15、,波的速度;(3)若波由 Q 传至 P,从 t0 时开始观察,哪些时刻 P、 Q 间( P、 Q 除外)只有一个质点的位移大小等于振幅?答案 (1) s(n0,1,2,)2.44n 3(2) (4n1) m/s( n0,1,2,)13(3) s(m1,2,3,; n0,1,2,)1.2m4n 1解析 (1)若波由 P 传到 Q,由题结合波形得到, t T1,得 T1 (n34) 4t4n 3 2.44n 3s(n0,1,2,)。(2)若波由 Q 传到 P,由题结合波形得到,t T2,得 T2 s。(n14) 2.44n 1又由题意可得波长 0.8 m,则波速 v (4n1) m/s( n0,1
16、,2,)。T2 13(3)从 t0 开始,波形每隔半个周期时, P、 Q 间( P、 Q 除外)只有一个波峰或波谷,即只有一个质点的位移大小等于振幅,则 t m s(m1,2,3,; n0,1,2,)。T22 1.2m4n 1考点四 波的干涉、衍射、多普勒效应1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112波的干涉现象中加强点、减弱点的判断方法(1)公式法某质点的振动是加强还是减弱,取决于该点到两相干波源的距离之差 r。当两波源振动步调一致时:若 r n (n0,1,2,),则振动 加强;若05 r(2 n1) (n0,1,2,),则振动 减弱。 2 06 当两波源振动步调相反时:若 r(2 n1) (n0,1,2
17、,),则振动 加强;若 2 07 r n (n0,1,2,),则振动 减弱。08 (2)图象法在某时刻波的干涉的波形图上,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的交点,一定是 加强点,09 而波峰与波谷的交点一定是 减弱点;各加强点或减弱点各自连接而成以两波源为中心向10 外辐射的连线,称为 加强线和 减弱线,两种线互相间隔,加强点与减弱点之间各质点11 12 的振幅介于加强点与减弱点的振幅之间。3多普勒效应(1)现象:观察者感到 频率发生变化。13 (2)条件:声源和观察者之间有 相对运动。14 (3)实质:声源频率不变,观察者接收到的 频率变化。15 (4)成因分析接收频率: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等于观察
18、者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 个数,16 当波以速度 v 通过观察者时,时间 t 内通过的完全波的个数为 N 。vt12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 大;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远17 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 小。18 1关于波的叠加和干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列频率不相同的波相遇时,因为没有稳定的干涉图样,所以波没有叠加B两列频率相同的波相遇时,振动加强的点只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的点C两列频率相同的波相遇时,介质中振动加强的质点在某时刻的位移可能是零D两列频率相同的波相遇时,振动加强的质点的位移总是比振动减弱的质点的位移大答案 C解析 两列波相遇,都会发生叠加现象,每一
19、质点的位移等于两列波分别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频率不相同只是不能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A 错误;振动加强的区域内各质点的振幅最大,但依然在平衡位置附近往复运动,可在波峰,也可在波谷,也可能在平衡位置,B 错误,C 正确;在叠加区域,振动加强的质点的位移不一定比振动减弱的质点的位移大,D 错误。2(多选)如图所示, S 是振源, M、 N 是挡板,其中 N 固定, M 可以上下移动,为了使原来不振动的 A 点振动起来,可采用的办法是( )A增大 S 的振动频率B减小 S 的振动频率C M 下移D M 上移答案 BC解析 要使 A 振动起来,则 S 振动产生的波必须经窄缝发生明显衍射,原来 A 未振动
20、,说明窄缝的宽度太大,所以应使窄缝的宽度减小,C 正确,D 错误;当然 A 未振动的另一个原因是波长太小,在传播速度一定的前提下,要增大波长则必须减小 S 的振动频率,B 正确,A 错误。3(2018衡水模拟)(多选)如图甲所示,在水平面内,有三个质点 a、 b、 c 分别位于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已知 ab6 m, ac8 m。在 t10 时刻 a、 b 同时开始振动,振动图象均如图乙所示,所形成的机械波在水平面内传播,在 t24 s 时 c 点开始振动,则( )13A该机械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 2 m/sB该列波的波长是 2 mC两列波相遇后, c 点振动加强D两列波相遇后, c 点振动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年高 物理 一轮 复习 15 65 机械波 解析 选修 _4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