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3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讲)(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3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讲)(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3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讲)(含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争取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考向一 实词1讲高考(1)考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 ,主要包含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两层意思。 近义实词的辨析,是考查的热点、重点,也是理解的难点。考查辨析词义的轻重、范围、词义的色彩、词语的用法等。(2)命题规律实词考查的重点主要是辨析和使用近义词。命题形式有:选择判断题,填空选择题。考查形式多是在动态的语境中考查词语(包括成语)的使用。将实词与虚词、成语相互整合考查是一个明显趋势。从考试能力层级上讲,正确使用词语属于“表达运用”,要求较高。实词的考查重点是辨析和使用近义词。高考考查的近义实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同音近义词。如“熟悉”和“
2、熟习”,“审定”和“审订”等。另一种是双音近义词,如“妨碍”和“妨害”,“干涉”和“干预”等。考查的近义词大多以动词为主,也有名词性近义词,如“发源地”与“发祥地”的区别。例 1 【2018 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转过山角,悄无声息地盘垣着一段古潭般_的河湾。一片暗绿扑上眉睫,浑身一阵清凉。溪水到这里更加澄澈,像一汪流动的绿玻璃。夹岸竹树环合,上面是翠盖蓊郁,中间的虬藤柔曼,纠挽披拂。只有两头逆射出来的波光云影,参差画出流水的_来。一棵倔拗的老柳树,偃卧在河面,_的枝叶梢头,兀立着一只鹭鸶,侧头睥睨着岸边的林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深邃 蜿蜒 荒疏
3、B幽邃 蜿蜒 稀疏C深邃 曲折 稀疏D幽邃 曲折 荒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深邃:深远、深奥、深沉;幽邃,幽深、深远。根据文中“悄无声息”,形容环境的安静,选“幽邃”合适。蜿蜒:指(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曲折,指弯曲、复杂的、不顺当的情节,违背自己本意的奉承。第二空修饰的是“流水” ,选“蜿蜒”合适。荒疏:指浮躁、荒唐;没有注意而失礼。稀疏:(物体、声音等) 宽松;不稠密。第三空修饰的是“枝叶梢头” ,选“稀疏”合适。所以本题选 B。【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试题点评】词语重点考查考生结合语境(上下文)准确
4、理解和使用词语(包括虚词)的能力。同义或近2义词既要注重实词,又要重视虚词,特别要注意从去年开始出现的一些意义虽并不那么相近却较易混淆的“准同义词”的选择。1语感法。要求听准、听清楚、听完整、抓要害。从语音、语调、节奏、重音、停顿等方面充分感受、反复琢磨,并跟随练习。这样自然会使自己的语言变得流畅、正规,语言感受力得以提高。 。2正确释义法。要确定词语的意思,必须把它放在语境中考虑。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 但是到了一个语境中,每个词都只能有一个固定的意义(特定的双关修辞例外) 。如“幽邃”和“深邃” ,明显的不同在“幽”和“深” 。3望词生义法。在遇到自己不能准确解释,或确定选择的时候,不妨
5、可以用“望词生义法” 。顾名思义,望词生义就是看到词语,根据自己在平时的构字、用词地学习和领悟中,估计和推测该词的意义和用法。4联想想象法。如果所给选项中,有的词语很不容易区别或很难理,就可以把词语中比较费解的语素,通过联想或想象的方式进行组词或造句。而且,组的词或造的句是我们生活中所熟知的。这样可以化难为易,把抽象变为具体,把知识联系生活。自然,做题就不是很困难了。5排除带入法。排除,即把最不可能的干扰选项排除掉,再把相似的两项带入句子,综合运用以上的各种技巧,最终选出答案。例 2【2018 年高考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
6、圣人深思熟虑、 的结晶。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 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 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A特立独行 耳提面命 顿悟 B特立独行 耳濡目染 领悟C身体力行 耳提面命 领悟 D身体力行 耳濡目染 顿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特立独行” ,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 “身体力行” ,多用来表示努力实践,亲身体验。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应该是经过古圣人亲身体验,努力实行的。所以第一空选用“身体力行” ,排除 AB 项。 “耳提面命” ,意思是不但当面教导他,而且提着耳朵叮嘱他。后用以形容对
7、人教诲恳切,要求严格。 “耳濡目染” ,指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根据语境“说教” ,第二空应选用“耳提面命” 。排除 D 项,选 C 项。当然“顿悟” ,指猛然醒悟。 “领悟” ,就是体会,解悟。根据语境“躬亲实践” , “心得”也应该是“领悟”的。【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试题点评】对于词语辨析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如“特立独行”突出的是“特” “独” ,即强调有见识,不随波逐流;而“身体力行”强调是“身” “力” ,即强调亲身体验,故二者的区别是很大的;再如“顿悟”突出
8、一个“顿” ,指猛然,而“领悟”就是领会,不强调“猛然” “突然” “一下子” 。第二,要辨析感情,明确词语的感情色彩,是褒义,还是贬义。第三,要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 (1)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2)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3)3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4)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5)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从 2014 年至今,江苏卷已经连续五年在第一题考查词语的辨析,而且不仅仅是成语的辨析,还包括近义词和关联词的辨析,2019
9、 年的高考应该还会延续这种考查方式,即把成语、词语放在一起考查。2讲基础实词是汉语词类中含有实际意义的词,实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一般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及代词。正确理解实词必须弄清词语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了解词语的多重含义。近义词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其侧重点不同,含义也不尽相同,考生要培养自己根据语境准确判断词义的能力。 【来源: 、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城市管理者只有科学认识、谨慎评估、充分应用,才能为老百姓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实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突发奇想 寻踪觅
10、迹 不胫而走 计日程功B奇想天开 寻踪觅迹 不翼而飞 指日可待C奇想天开 顺藤摸瓜 不胫而走 计日程功D突发奇想 顺藤摸瓜 不翼而飞 指日可待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提炼生物柴油、沼气发电等多个领域,它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B其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可用于提炼生物柴油、沼气发电等多个领域C可用于提炼生物柴油、沼气发电等多个领域, 具有一定经济价值D能够在提炼生物柴油、沼气发电等多个领域得以使用,具有一定经济价值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打开了城市治理的未来图景,更是物联网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传感器,体现了城市管理和监督方式的转型升级。B不
11、仅是物联网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传感器,更打开了城市治理的未来图景,体现的是城市管理和监督方式的转型升级。C不仅打开了城市治理的未来图景,体现的是城市管理和监督方式的转型升级,更是物联网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传感器。D不仅体现了城市管理和监督方式的转型升级,是物联网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传感器,更打开了城市治理的未来图景。【答案】17D18C19B【解析】【17 题详解】4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突发奇想:形容突然想出一个非常奇怪的想法或突然想做某一件前所未有的事。符合语境。奇想天开:形容想法非常奇怪,不切实际。由原文可知,为餐厨废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语文 二轮 复习 专题 13 正确 使用 词语 包括 熟语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