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易错点特训(9)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19届高考历史易错点特训(9)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易错点特训(9)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019 届高三历史易错点特训(9)1、傅乐成在中国通史中指出,战国时期,“军国主义”抬头,自然会有法家出现。各国之间战争愈演愈烈,社会不安加甚,自然会刺激人们寻求解决途径;主张清静无为的道家和创造新伦理系统的墨家,也就应时而生。这表明百家争鸣( )A.是“军国主义”思想的外显体现 B.与物质生产的丰富密切相关C.体现战乱年代人民渴望安定 D.植根于变动剧烈的社会现实2、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针对先秦
2、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C.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3、荀子强调人性本恶,但他认为通过礼法改造人的本性,可以达到人“群”有序的目的。韩非子认为人性的恶没有改变的可能,对其教育感化也是无用的,只能通过法律对其管束。据此可知( )A.两者思想呈现出完全的对立性 B.韩非子否定教育的功能C.构建稳定社会秩序是时人追求 D.荀子提倡“礼法并用”4、 春 秋 战 国 时 期 , 孔 子 有 “举 贤 才 ”之 语 , 韩 非 子 有 “因 能 授 官 ”之 说 , 墨 子 称“官 无 常 贵 而 民 无 终 贱 , 有 能 则
3、举 之 , 无 能 则 下 之 ”。 他 们 的 主 张 ( )A.体 现 了 百 家 思 想 的 融 合 B.反 映 了 平 民 的 政 治 诉 求C.否 定 了 宗 法 世 袭 制 度 D.导 致 涌 现 了 大 量 人 才5、董仲舒“作春秋决狱 ,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详矣” 。此后西汉形成了据春秋经文断狱的风气。 春秋所体现的“原心(主观动机)定罪” “论心定罪”的原则被视为圣人之道,为断狱的最高准则。这说明( )A. 儒家的论述取代了法律条文 B. 儒家思想与法律制度相结合C. 古代法律制度开始建立起来 D. 心学理论成为司法基本原则6、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
4、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融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了新儒学B.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2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7、朱熹曾自述之所以得中进士,是因为在答卷中糅进了佛理,而他初次赴京赶考,随身携带的也只有某高僧的语录。这反映了( )A.佛学与儒学有相通之处 B.理学思想根源于佛学C.科举考试以阐释佛理为主 D.儒学正统地位发生动摇8、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
5、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梁后超认为:“自由者,奴隶之对待(对立)也。辱莫大于心奴,而身奴为末矣若有求真自由者,其必自除心中之奴隶始。”这说明两者( )A.主张摆脱封建思想束缚 B.追求思想自由和平等C.颠覆了传统儒学的信条 D.否定对传统权威的迷信9、1600 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捍卫和发展了太阳中心说的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1602 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他们的思想都被称为“异端”。与这些所谓“异端”相对立的思想分别是( )A.天主教思想和儒家正统思想 B.加尔文教思想和宋明理学C.哥白尼学说和儒家正统思想 D.启蒙思想和经世致用思想10、黄宗羲在原臣中说:“君臣之名,从天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易错点特训 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 思想 演变 解析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