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二近代史部分专题九近代以来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变迁课件.ppt
《(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二近代史部分专题九近代以来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变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二近代史部分专题九近代以来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变迁课件.ppt(7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板块二 近代史部分,专题九 近代以来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变迁,知识框架,内容索引,考点知识夯实,考向命题研析,压轴大题导练,考点知识夯实,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9世纪中期) (1)背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拉开了列强侵华的序幕,大批洋纱开始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 (2)内容: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 (3)影响: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考点一 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2.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19世纪6090年代) (1)洋务运动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
2、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 内容:兴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创建三支海军;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 影响:推动了中国早期近代化。,(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背景: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 内容: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出现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影响:中国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和早期的维新思想;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9世纪末) (1)背景: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2
3、)内容:民间出现办厂热潮,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3)影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推动了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发生。,重点深化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原因 (1)根本原因:西方工业文明对传统农业文明下的中国的冲击。 (2)其他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是中国自然经济迅速解体的主要原因。 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航运、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经济的联系,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个体手工业生产无力抵挡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这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内部根源。,2.主要表现 (1)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4、(2)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并大量出口,城乡商品经济发展。 (3)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成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3.影响 (1)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痛苦。 (2)社会结构的变动: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成为城市无产者。 (3)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提供市场、劳动力)。 (4)促进中国经济商品化程度增强。 (5)中国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6)从根本上冲击着封建制度。,1.(2017新课标全国卷,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A.军用
5、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真题导练,找错点,答案,找错点 福州船政局应该是从官办转为官督商办,也就是协办;从“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到后来“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说明所造之船自始至终没有投入市场;仅据福州船政局造船业不能推断近代轮船制造业状况。,2.(2017新课标全国卷,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
6、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抓题眼,答案,抓题眼 从“土煤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到“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表明开平煤矿所产之煤税负减少,有助于兴办矿业。,1.(2018内江模考)以下是史料记载,18401886年中国茶叶出口总量变化表,据此表明,对点训练,A.中国茶产业发展兴盛 B.中国农产品商品化,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传统产业在世界占有优势 D.随着中西文明交流,中国饮茶之风在西方盛行,答案,解析,解析 中国茶产业发展兴盛只反映了现象,没有反映其本质,故A项错误; 从数据来看茶叶出口量不断增加,再结合1840188
7、6年的时代背景很容易得出中国农产品商品化,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B项正确; 中国传统产业在世界占有优势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 D选项是现象不是本质,故D项错误。,2.(2018广安、遂宁、内江、眉山三模)下表为18651871年广州生丝出口统计(单位:担)。据此推知,答案,解析,A.中国手工缫丝业的主要中心已转移到广东 B.机器缫丝业在广东兴起具备了有利的条件 C.广东的近代缫丝工业呈现持续发展的势头 D.中国生丝在国际生丝市场有绝对竞争优势,解析 材料体现生丝从广州出口,而非手工缫丝业的中心转移,故A项错误; 生丝大量从广州出口,说明大量生丝聚集广州,为近代缫丝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故B
8、项正确; 材料未提及广东的近代缫丝业,故C项错误; 材料不能体现中国生丝在国际市场的实力,故D项错误。,1.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民国初年) (1)原因:辛亥革命的鼓舞;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欧洲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概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以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但欧洲列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遭受沉重打击,很快萧条下去。,考点二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民族资本主义较快发展(国民政府前期) (1)原因: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不久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
9、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2)概况: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增加;工商业产值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各行业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 3.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抗日战争时期) (1)原因:日本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战争的破坏;官僚资本的掠夺。 (2)影响:内迁的民族工业为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4.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解放战争时期) (1)原因: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和繁重的捐税;官僚资本的压迫;美国独占中国市场。 (2)影响:使民族资产阶级认清国民党政权的反动面目,开始与其决裂。,重点深化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从产生来看:先天不足。表现为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以及思想观念陈
10、旧。 (2)从发展来看:后天严重畸形。表现为投资和发展方向基本上是轻工业,重工业发展缓慢。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3)从环境来看:民族工业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其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发展艰难。,(4)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依赖外国资本和本国封建势力。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5)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极大的束缚。,抓题眼 成立了“国有”中纺公司;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2016新课标全国卷)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
11、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 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真题导练,找错点,答案,3.1928年某报刊登了啤酒公司的广告:“国货啤酒,商标马棋,中西医士,迭经化验,众口一词,卫生妙剂,功能杀菌,开胃健脾。”材料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B.法币改革的实施 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推动 D.经济危机的影响,对点训
12、练,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材料“1928年”,与1935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 同理,与1935年法币政策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 根据材料“国货啤酒”,以国货作为卖点,利用了国内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故C项正确; 根据材料“1928年”,与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4.(2018菏泽一模单科)从1937年8月到11月,上海一地共迁出民营工厂148家、机器设备12 400多吨、工人2 100多名。中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将这一时期中国工矿企业的大举内迁形象地比喻为“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这说明 A.工业不平衡格局得到改变 B.国民政府干预经济发展 C
13、.战争改变了民族工业布局 D.近代民族工业大量倒闭,答案,解析,解析 据材料“中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将这一时期中国工矿企业的大举内迁形象地比喻为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可以得出战争改变了民族工业布局,故C项正确。,考点三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重点深化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一般规律与线索特征 (1)一般规律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程度随着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在不同的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实质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
14、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弭和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 (2)线索特征: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时期,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到学习西方、由过去的封建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渐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封闭化。改革开放后,由于观念的转变,与世界各国联系愈加紧密,逐步跟上了国际的潮流。,找错点 婚礼的形式和规模体现不出婚礼配偶是否是出于自愿和择偶标准;社会习俗的变迁受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集体婚礼由政府组织举办不能说明其主导社会习俗演变。,(2
15、017新课标全国卷,29)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真题导练,找错点,答案,解析 在东部沿海城市上海与西南内陆城市重庆时间上的对比,不难看出重庆应用西方科技发明比上海要晚,故C项正确。,5.(2018淮南一模)下表为部分科技发明在沪渝两地应用年份的比较表。该表主要反映了近代中国,对点训练,A.西方列强大量输出资本 B.西方先进技术的迅速应用 C.社会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策略 板块 近代史 部分 专题 近代 以来 经济结构 变动 社会生活 变迁 课件 PPT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00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