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通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中国近代现代史第5单元第10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课后限时集训.doc
《(通史版通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中国近代现代史第5单元第10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课后限时集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通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中国近代现代史第5单元第10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课后限时集训.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0 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时间:45 分钟 分值:85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下表信息表明五四运动前夕,中国( )1894 年 中国产业工人 10 万人18711911 年 有记载的罢工斗争达 105 次19121919 年 罢工斗争达 130 多次中国产业工人约 200 万人至 1919 年中国还有 1 000 万左右手工业工人和店员工人19151920 年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时代”A工人阶级政治觉悟程度有所提高B具备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C阶级矛盾逐步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初步进行了新型民主政治的尝试B 材料
2、中并没有对工人阶级政治觉悟的提及,故 A 项错误;从 1894 年至 1920 年,中国的无产阶级数量激增了 100 多倍,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故 B 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涉及,故 C 项错误;工人阶级的数量剧增并不等于新型民主政治的初步尝试,故 D 项错误。2 “世界似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学生像中国的学生这样,一致而热切地追求现代的和新的思想。 ”这种社会和思想的酝酿,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这场“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的主要影响是( )A推动现代科学的传播 B促进民众的思想解放C加速国家统一的进程 D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B 材料中“大
3、规模的全国性运动”是指五四运动,推动现代科学的传播并非五四运动的主要影响,故 A 项错误;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大大促进民众的思想解放,故 B 项正确;五四运动对国家统一没太大影响,故 C 项错误;五四运动发生时日本还未大举侵华,因而五四运动不可能造成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的影响,故 D 项错误。3辛亥革命时期,一些刊物大声呼吁“教育救国” ,宣称“强国强种,惟教育者之功” 。五四运动前后, “教育先行” “教育救国”的观点成为时尚。这主要反映了( )A回应时代挑战的有意探索B民主革命促进民众素质提高C国人已找到正确革命道路2D教育近代化取得突破性进展A 从辛亥革命一些刊物呼
4、吁“教育救国”到五四前后“教育救国”成为时尚,反映了民族危机加深,国人对时代挑战的探索,故 A 项正确;辛亥革命主要是使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但并不意味着民众素质的提高,故 B 项错误;“教育救国”不能说明国人已经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教育近代化的问题,故 D项错误。41921 年,中共“一大”制定了革命纲领,规定“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这表明中共成立后,要进行(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旧民主主义革命C新民主主义革命 D社会主义革命D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材料中的“推翻资产阶级政权”不符合,故 A 项错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
5、资产阶级,所以不可能推翻资产阶级,故 B 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与题干不符,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可知是无产阶级性质的社会主义革命,故 D 项正确。51924 年孙中山在新成立的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内,专门设立了工人部、农民部,负责指导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并亲自核准了农民协会章程 工会条例 。这一做法有利于( )A改组中国国民党 B唤起民众投身国民革命C壮大中国共产党 D提高工人农民经济地位B 从材料“1924 年孙中山在新成立的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内,专门设立了工人部、农民部”可知,该措施是在改组国民党之后实行的,故
6、 A 项错误;材料中孙中山重视工人、农民,可知这一做法有利于唤起工人和农民参与革命,故 B 项正确;孙中山是国民党领导人,故其做法不是为壮大共产党,故 C 项错误;从“负责指导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可知,材料中的措施不是为提高工人和农民的经济地位,故 D 项错误。6中共机关报政治生活载:“(1925 年)北方地区的国民党,已经走上了一条政党的轨道,已经有了比较严密的组织与纪律,已经慢慢地取得民众的同情与支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表现出了长足进步。 ”这主要得益于( )A中国国民党的正确领导B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推动C北伐战争的强有力支援D国民党在一大后迅速发展B 根据材料可得国民革命运动推动了国民党
7、的新变化,这除了国民党自身的改组外,还得益于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故 A 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推动了北方国民党组织的3改造,并发展了党员,取得广泛的群众基础,故 B 项正确;北伐战争从 1926 年 7 月开始,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国民党一大后迅速发展这一现象,但题干问的是这一现象的原因,故 D 项错误。7在 1929 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兴国土地法中,把 1928 年制定的井冈山土地法中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权所有”的内容,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下政府所有” 。这一转变说明了( ) 【导学号:61600047】A当时党内“左”倾思想的泛滥
8、B共产党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C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尚未成熟D根据地的革命形势日趋严峻B 根据材料“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权所有”到“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下政府所有”可得这一转变结合了国情和革命的实际(尤其是土地革命的发展),说明了共产党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从而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和维护苏维埃政权的稳定,故 B 项正确。81928 年 2 月,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提出:“故今后本党在民众中,其目的为建设的组织、建设的宣传、建设的训练,不特共产党之方法应彻底湔除,即本党青年党之幼稚行为,亦须根本纠正。 ”这反映了国民党( )A力图维护一党独裁 B全力“围剿”工农红军C推进国
9、民经济建设 D与共产党争夺民众A 根据题目中“故今后本党在民众中不特共产党之方法应彻底清除”得知,国民党力图维护一党独裁,故 A 项正确;国民党全力“围剿”红军是在 19301935 年,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国民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在 1935 年,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根据题目中“不特共产党之方法应彻底清除”得出D 项表述片面,故错误。9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说过:“我想谈谈我个人对毛泽东的评价,毫无疑问,他的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 ”材料中的“一条路”是指( ) 【导学号:6
10、1600048】A坚持“城市中心” B工农武装割据C坚持持久战 D实行人民民主B 在土地革命、解放战争和抗日战争中,毛泽东提出井冈山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在抗日战争中仍然坚持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农村包围城市),故 B 项正确。101934 年 10 月,中央红军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高举“抗日反蒋”的4旗帜,转战湘黔川滇寻求新的落脚点,集中全力粉碎敌人的围追堵截。1935 年 6 月转入川西北会合红四方面军,明确提出“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由此可知( )A中共对蒋政策未发生重大变化B红军长征进入到一个新阶段C中日民族矛盾开始趋于激化D中共独立自主地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通用 2019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部分 中国近代 现代史 单元 10 新民主主义革命 崛起 国共 十年 对峙 课后 限时 集训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98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