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通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中国古代史第2单元第4讲魏晋至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课后限时集训.doc
《(通史版通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中国古代史第2单元第4讲魏晋至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课后限时集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通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中国古代史第2单元第4讲魏晋至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课后限时集训.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4讲 魏晋至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时间:45 分钟 分值:85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1中国古代“广种未必多收”已为人熟诵;农谚云“锄头底下三分泽” ;贾思勰曾告诫:“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材料意在强调中国古代农业( )A生产技术的成熟 B粮食产量的稳定C精耕细作的重要 D生产效率的低下C 由“中国古代广种未必多收已为人熟诵”可知,生产技术无法保障农业生产,故 A项错误;由“广种未必多收”可知,粮食产量产不稳定,故 B项错误;根据“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可以得出要求农业应该把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限度
2、的利用,而不应该粗放发展,故 C项正确;“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其目的就是要追求效率的最大化,故 D项错误。2 “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 ”材料反映了( ) 【导学号:61600017】A商人的逐利投机行为 B男耕女织方式的瓦解C商人富裕祥和的生活 D作者的重农抑商思想D 材料突出强调商人“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 ,明显是重农抑商的思想,认识不到商业发展的重要性,故选 D项。3两宋时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而到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苏湖地区指江浙
3、地区,湖广地区指洞庭湖流域)。这种变化说明( )A江浙地区农村经济结构出现转型的趋势B江南地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湖广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之地D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A 根据材料信息两宋时期流行“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而到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苏湖地区指江浙地区,湖广地区指洞庭湖流域),这说明江浙地区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出现变化,故 A项正确;我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从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故 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其他地区经济的发展,故不能说明湖广地区是经济最发达地区,故 C项错误;当时农业生产方式仍是家庭为单位,传统的生产方式为主,并未
4、发生巨变,故 D项错误。4北宋以后,北方水利工程项目日趋减少,南部各省如江苏、浙江、福建则快速增加,甚至明代的湖南与云南也增加了许多水利工程。关于上述变化的正确解读是( )2A显示政府对南方农业生产的重视B水利工程大多位于人口迁出地区C可看出粮食作物生产中心的转移D上述省份都是工商业发达的地方C 经济中心的转移导致政府对南北方水利工程项目的投入力度变化,故 A项错误;北宋以后南方相对安定,人口呈现出南迁趋势,故 B项错误;经济中心的转移导致政府对南北方水利工程项目的投入力度变化,南方地区成为粮食生产的中心区域,故 C项正确;湖南、云南工商业发展相对落后,故 D项错误。5 三国志载,东吴孙休(公
5、元 235264年在位)在诏令中说到:“自建兴以来,吏民去本就末,不循古道” “自顷年以来,州郡吏民及诸营兵皆浮船长江,贾作上下。 ”由此可知( ) 【导学号:61600018】A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发生动摇B人们经商逐利的商业意识浓厚C官吏涉足工商业活动滋生腐败D三国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B “去本就末,不循古道”指的是弃农经商的现象。材料没有反映出政府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的变化,故 A项错误;“州郡吏民及诸营兵”说明了从商人员的广泛性,证明人们的商业意识浓厚,故 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政治滋生腐败,故 C项错误;材料只体现出吴国商品经济发展较快,没有体现其他地方是否如此,故 D项错误。6唐朝史
6、书记载:“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到了宋代,一些相当繁盛的草市广泛分布在乡村中,成为政府最基层的税收单位。两则材料表明( )A “市”的发展是政府精心管理的结果B宋朝广大乡村开始出现很多草市C草市的发展经历了从违法到合法的过程D草市的税收满足了政府开支的需要C 从材料中“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可知,草市的发展不是政府精心管理的结果,故 A项错误;草市出现于隋唐时期, “开始”与史实不符,故 B项错误;从唐代州县以下不得设市到宋代草市成为政府最基层的税收单位可知,草市经历了由违法到合法的过程,故 C项正确;材料中仅体现了草市是宋代基层税收单位,没有体现出草市税收满足了政府开支,故 D项错误。7
7、 东京梦华录记载:“于高处砖砌望火楼,上有人瞭望,下有官屋数间,屯有驻军兵百余人,及有救火家事,谓如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叉、大索、铁猫儿之类。每遇有遗火去处,则有马军奔报。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衙、开封府各领军级扑灭,不劳百姓。 ”这反映出( )3A东汉休养生息,百姓减负B北宋城市发展,重视消防C宋朝冗兵冗费,劳民伤财D南宋军民混居,市场繁荣B 东汉的都城在洛阳,与材料“东京” “开封”等信息不符,故 A项错误;根据“东京梦华录 ”“东京” “开封”等信息可知为北宋,根据“救火家事每遇有遗火去处领军级扑灭”可知,论述对象为消防,故 B项正确;材料信息反映了消防的积极意义,故 C项错
8、误;南宋都城为临安(今杭州),与材料信息不符,故 D项错误。8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 “交子”的“交” ,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 “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根据材料可知,纸币的发展( ) 【导学号:61600019】A有注重其“防伪”功能B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C满足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D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A 根据题目中对“交子”的“交”的解释即可得知 A项正确;关于北宋“交子”对古代经济的作用、适应商品经济发展、源于封建政权的推动力,题目中皆未提到,故排除B、C、D 三项。9据全唐文记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通用 2019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部分 中国 古代史 单元 魏晋 宋元 时期 农耕 经济 发展 繁荣 课后 限时 集训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98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