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备用题库)模拟试题.doc
《(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备用题库)模拟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备用题库)模拟试题.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主题六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题组一 局部抗战和西安事变1.(2018重庆 A,9,1分)1936 年 12月,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由此带来的影响是(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C.基本结束了国共十年内战D.揭开了中华全民族抗战的序幕答案 C 依据所学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故 C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七七事变揭开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序幕。故 A、B、D 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2.(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8,1 分)1936 年
2、12月 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扣押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史称“西安事变”。下列因西安事变促成的“变化”是(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B.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由抗日反蒋变为一致抗日C.张学良、杨虎城停止进攻红军,逼蒋抗日D.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答案 D 解答本题需要注意题干的落脚点“因西安事变促成的变化”。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因此 D项正确。A、B 两项属于西安事变的背景;C 项属于西安事变的经过。23.(2018湖南长沙,17,3 分)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时间,史学界有三种说法:1931 年说、19
3、37年说、1939 年说。提出“1931 年说”的主要依据是( )A.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B.1931年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开始全民族抗战C.1931年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D.1931年日军占领南京答案 A 1931 年 9月 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这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故选 A项。1937 年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开始全民族抗战;1937 年 9月,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1937 年 12月,日军占领南京。B、C、D 三项均错误。4.(2017广东,11,3 分)20 世纪 30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内地,
4、他们创作了一批描写东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并迅速流行。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B.东北沦陷局部抗战C.全国性的抗战爆发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答案 B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20 世纪 30年代初”“东北作家流亡到内地”“东北遭到异族蹂躏”。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随后东北三省全部沦陷,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故选 B项。19 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937 年 7月 7日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性抗战爆发;D 项发生于 20世纪 50年代。故 A、C、D 三项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5.(2017江西,3,2 分)结合数轴上的时间,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5、)A.明治维新:效仿中国隋唐封建制度B.甲午中日战争:签订辛丑条约C.九一八事变: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开始D.日本投降: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答案 C 明治维新学习西方先进制度、文化;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新中国的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故 C项正确。6.(2017云南,10,2 分)与下图信息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3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 D.台儿庄战役答案 A 本题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观察、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图片中的有效信息“沈阳”“北大营”“日军”“柳条湖”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 年 9月 18日,日本关东军故意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路
6、段,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故选择 A项。7.(2017安徽,5,2 分)九一八事变后,生活画报刊载了东北义勇军喋血苦战情形和沦亡一年后东北情况等图片,真实记录了日军的侵华暴行和东北军民的英勇抗战。这反映了( )A.日军侵华蓄谋已久B.日本是最早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C.全面抗战已经开始D.中国是最早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答案 D 1931 年 9月 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比国际上其他国家的
7、反法西斯斗争都要早。故 D项符合题意。题干信息反映不出日军侵华蓄谋已久,A 项错误;意大利是最早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B 项与史实不符;中国人民的全面抗战开始于 1937年七七事变,C 项错误。8.(2017福建,14,2 分)1937 年,冼星海在家书中写道:“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的印象,当我还没有忘记的时候,如今又遭到更大的浩劫。”“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产生的起因是(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4答案 B 材料关键信息是“1937 年”“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1931 年 9月 18日,日本侵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仅四个多月的时间,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敌手,
8、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故选 B项。A 项发生于 1900年;C 项发生于 1937年;D 项发生于 1937年 12月。9.(2017重庆 A,5,1分)1931 年的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受中国共产党派遣,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是( )答案 A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故选 A。10.(2017广东,12,3 分)1937 年 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讨论调整对中共和对日政策,确定了停止内战,与共产党重新合作的方针。直接促成这一政策调整的事件是( )A.红军长征胜利会师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C.台儿庄战役的
9、胜利 D.国民政府西迁重庆答案 B 本题关键信息是“1937 年 2月”“停止内战,与共产党重新合作”。1936 年 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直接促成了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转变,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 B项正确。红军长征发生于西安事变之前,当时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 A项;C 项发生于 1938年;D 项发生于 1937年 12月,当时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C、D 两项发生于题干中的会议之后,可直接排除。11.(2016福建龙岩,10,2 分)某同学想了解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史实。以下可供参考的资料是( )A.电影火烧圆明园B.纪录片
10、北洋水师C.九一八事变图志D.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答案 C “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九一八事变,所以 C项符合题意。12.(2016河南,5,1 分)“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召集各党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国方针”。促成上述协议达成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5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中共七大的举行D.重庆谈判的成功答案 B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中共七大召开于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重庆谈判是在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只有 B符合题意。13.(2016湖南
11、长沙,17,3 分)“以下犯上,促成民族团结。”这句话适合评价下列哪一事件(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南昌起义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答案 C “以下犯上”指的是这一事件的方式;“促成民族团结”指的是这一事件的意义。依据所学可知,1936 年 12月 12日,作为部下的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了当时的国民党最高领导人蒋介石,符合“以下犯上”;西安事变最终得到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符合“促成民族团结”。14.(2016山东临沂,12,2 分)下图中“历史在这里拐弯”是指从此( )A.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了全国C.抗日民族统
12、一战线初步形成D.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垮台答案 C 由图中“西安事变始末”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历史因此而“拐弯”。故选 C。15.(2016山东青岛,20,1 分)1936 年 12月桂林日报: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材料中的“陕变”指(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6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答案 B 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936 年 12月、汉卿(张学良的字)、“兵谏”,由此断定“陕变”为 193
13、6年的西安事变,即双十二事变。A 项九一八事变发生在 1931年,C、D 两项均发生在 1937年。16.(2015重庆,12,1 分)揭示历史的内在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B.遵义会议的召开红军长征取得胜利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苏联出兵中国东北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答案 C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遵义会议的召开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
14、政策,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使开放的中国逐步走向世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战新局面的到来,但与 1945年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故选 C。17.(2015内蒙古呼和浩特,6,1 分)右图是 1936年 12月 13日西北文化日报对西安事变的报道,从标题看该报道的观点应该是( )A.肯定张杨的行动B.批评张杨的主张C.反对国民政府D.保持中立立场7答案 A 依据报道中的“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通电全国发表救国主张八项”等,可知该报道认为张杨是为争取中华民族生存而发动“兵谏”,肯定了张杨的行动。故选 A。18.(2015河
15、南,4,1 分)下列对 20世纪 20年代中期中外形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国共首次合作,国民大革命风暴骤起B.日本:深陷经济危机,发动九一八事变C.苏联:斯大林开始领导社会主义建设D.欧美:资本主义世界基本处于相对稳定时期答案 B 1931 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本题选 B。19.(2016贵州安顺,9,8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甲: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老是失败,像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次,抗日战争可是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乙:日本不仅侵略中国,还发动太平洋战争,侵略了亚洲许多国家,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支援了他们的反侵略战争。丙:抗日战争的胜利来得不容易呀!中国
16、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一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1)具体列举两例战役用以说明“抗日战争的胜利来得不容易”(举例即可)。(2 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抗日战争胜利在国际上的历史意义。(3 分)(3)请谈谈你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感悟。(3 分)答案 (1)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长沙会战。(2 分,任写一个得 1分)(2)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3 分)(3)如:抗战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人民抗战的结果;抗战的胜利,
17、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合作抗战的结果;抗战的胜利,是坚持长期抗战的结果;等。(3 分,只要答出上述任一层意思给 1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解析 (1)列举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战役即可。(2)注意题目问的是其国际意义。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3)从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中国人8民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等方面回答皆可。注意不要从一个角度长篇大论,要从多个角度概括。20.(2015陕西,20,9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哪怕日本强盗凶,我们的兄弟打起仗来真英勇。哪怕敌人枪
18、炮狠,找不到我们人和影。让敌人乱冲撞,我们的阵地建在敌人侧后方,敌人战线越延长,我们的队伍愈扩张。不分穷,不分富,四万万同胞齐武装,不论党,不论派,大家都来抵抗。我们越打越坚强,日本的强盗自己走向灭亡,看最后胜利日,世界和平现曙光。贺绿汀游击队歌(1)从材料一地图中归纳这场战争的特点,并评价李鸿章的言论。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19世纪末 20世纪初资产阶级有何反应?(4 分)(2)材料二所指的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战役的意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从力量和地位两方面归纳中国抗击日本的这场战争的特点。(4 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当前形势,从抗击日本侵略的两次战争中你得到了什
19、么认识?(1 分)9答案 (1)特点:由日军首先挑起战争,战争在朝鲜境内爆发;战线由朝鲜向国内推移,在海上和陆上进行;战事多发生在清朝统治中心。(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 2分)评价:认识不全面。武器的优劣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因素,他没有认识到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1 分)反应:宣传维新思想,发动戊戌变法;倡导“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业;宣传民主思想,进行辛亥革命。(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 1分)(2)意义: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2 分)特点:力量: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民族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
20、同情与支持。(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 1分)地位: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 1分)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要注意观察战线的推进、主要战役的地点等;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评价;第三小问要注意时间和群体的限定,即“19 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第(2)问,第一小问考查了百团大战的地位和意义;第二小问,要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视角去分析。第(3)问可从如何面对这段历史,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还要结合当前日本动向来谈。题组二 全民族抗战1.(2018江苏苏州,10,1 分)某校历史
21、兴趣小组开展了“党的历程”主题宣传活动,组员们收集了下列图片用于布置展板。这些图片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A. B.C. D.答案 A 本题考查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重大事件的掌握。井冈山会师发生在 1928年;百团大战发生在 1940年;遵义会议召开于 1935年;中共“一大”召开于 1921年。故选 A项。2.(2018山东青岛,24,1 分)一寸河山一寸血写道:“当年七月七日,日军在这里借故寻衅,点燃了中日两国全面战争的战火由于这场仗是扭转中国人民命运的一场民族战争,因此,卢沟桥和宛平城响亮的名字便得以永志青史。”“当年”是指( )10A.1894年 B.
22、1931年C.1937年 D.1941年答案 C 题干提供的关键信息是“七月七日”和“点燃了中日两国全面战争的战火”,据此可以确定描述的是 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3.(2018山东青岛,25,1 分)毛泽东在 1938年 5月写成的论持久战中指出:“在他们(日本侵略者)面前表示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不可屈服的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力,这就是给以歼灭战的打击。在作战上讲,十个月的经验证明歼灭是可能的。”“十个月的经验证明歼灭是可能的”史实依据是( )平型关大捷 西安事变百团大战 台儿庄战役A. B.C. D.答案 D 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信息:时间为“193
23、8 年 5月”,所选史实应发生在此时间之前,且给予敌人以沉重的打击。平型关大捷发生于 1937年 9月,这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台儿庄战役于 1938年 3月打响,这一战役共歼敌 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西安事变”与题意无关;“百团大战”于 1940年发动,故应排除。4.(2018江苏南京,10,1 分)1937 年 12月 15日的芝加哥每日新闻报刊出了日军杀人盈万的新闻报道。这一报道揭露的暴行是( )A.割占香港岛B.火烧圆明园C.旅顺大屠杀D.南京大屠杀答案 D 1937 年 12月 13日,日军占领南京,之后日军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
24、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故选 D项。鸦片战争后,英国割占香港岛;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占领旅顺后,疯狂屠杀当地居民。A、B、C 三项应排除。5.(2017山东青岛,25,1 分)太平天国在这里留下印记,中华民国的历史从这里开始,日军的暴行在这里警钟长鸣。“这里”是指( )A.武汉 B.上海11C.沈阳 D.南京答案 D 1853 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1912 年,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37 年 12月,日军占领南京,对当地军民进行了野蛮的屠杀。故答案为 D。6.(2017新疆,3,2 分)为了粉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 专版 2019 中考 历史 复习 主题 中华民族 抗日战争 备用 题库 模拟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