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版)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十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1课时)核心考点突破讲义.doc
《(江苏版)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十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1课时)核心考点突破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版)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十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1课时)核心考点突破讲义.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十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知识体系高考主观题设问一览表年份 设问主体、问题限定、题型角度限定34 题(2)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如何认识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关系。(6 分)2013 年37 题(1)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发展的观点,分析说明欧美国家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走的是怎样的发展道路。(6 分)34 题(2)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用自身的正能量为国家形象增光添彩。(6 分)2014 年37 题(1)从认识论角度,分析“鲜花和掌声” “审视和质疑”并存的原因。(4 分)2015 年 34 题(1)请简要分析该市政府工作方法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6分
2、)237 题(3)为深入开展法治教育,某中学准备开设法治知识校本课程。 请你就该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写一篇论证报告。 (8 分)要求: 从辩证唯物论和政治生活角度,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34 题(2)有人认为,只要能“叫座”的电影就是好电影。请运用矛盾的观点对此加以评析。(6 分)2016 年37 题(3)某班同学就“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风险是否可控”展开辩论,如果你作为辩论的一方,请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6 分)要求:综合运用生活与哲学、经济生活知识加以阐述。34 题(2)有些青少年认为,有了高科技电子产品,就不需要“诗和远方” 。请运用价值观的道理对此观点加以分析。(6 分)2017
3、 年37 题(3)展望共享社区的未来,有人说, “共享是一种向传统的回归” 。请运用一个最恰当的哲学道理评析上述观点。(6 分)34 题(2)有人认为,中华文化唯有秉持民族特色,才能在世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请从矛盾基本属性的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6 分)2018 年37 题(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分析今天我们重视海洋强国建设的原因。(6 分)3考情分析 从命题内容上看,考查的重点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的特点、认识的发展过程。从考查形式上看,以选择题为主,主观题集中在认识论部分。
4、第一课时 核心考点突破核心考点一 哲学及其派别1(2018江苏卷,26)有研究表明, “暗物质”和“暗能量”约占宇宙物质总质量的 96%。科学家预计,如果我们对暗物质和暗能量有了突破性的认识,人类的宇宙观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人们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等的看法也将和过去有所不同。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发展B哲学可以锻炼人们的思维能力4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答案 A解析 A 对:如果我们对暗物质和暗能量有了突破性的认识,人类的宇宙观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这说明具体科学的进步会推动哲学的发展。B 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具体科学的
5、作用,没有强调哲学的作用。C 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具体科学对哲学的作用,而不是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D 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2017江苏卷,24)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结构中,人们重视家庭的团聚、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和谐。受其影响,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浓厚的“尚圆”思维,讲究圆满、圆融、圆通,花好月圆、团团圆圆等也成为普通中国人的美好追求。由此可见( )传统文化对社会变革有深刻影响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改造世界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A B C D答案 C解析 中国人重视家庭的团聚、国家的统一与社会的和谐,反映了我国传统
6、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入选;受“家国一体”社会结构和普通中国人追求团圆的影响,中国传统哲学带有浓厚的“尚圆”思维,可见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入选;中的“社会变革”与题意无关;错误,真正的哲学才能指导人们正确改造世界。本题答案为 C。3(2016江苏卷,25)爱因斯坦说:“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可是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 ”这句话说明(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A B C D答案 B解析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认为哲学是凌
7、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是错误的,排除;与题意无关,排除;正确的表述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且与题意相符,故答案选 B。4(2013江苏卷,25)转基因食品今天已经非常普遍,支持者认为它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但是世界上也有一些人和民间组织对此持激烈的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大自然有其自身的法则,人为地改变生物的基因将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影响。从中可见( )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世界观是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指导 价值判断与人认识事物的角度有关 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A B C D5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题干中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有人支持,也
8、有人反对,主要是受到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影响,不选;认识运动是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的过程,错误。1哲学知识概览(1)哲学是什么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2)哲学的作用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人们确
9、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2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1)基本问题: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2)基本派别阵营 基本观点 内部派别 主要区别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金、木、水、火、土等)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
10、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6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的,意识决定物质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2019 年高考,可能会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繁荣与发展哲学的相关论述、名人名言、漫画等为命题载体,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思维与存在的
11、关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等。考向一 哲学的作用预测题型:选择题1历 史 表 明 , 社 会 大 变 革 的 时 代 , 一 定 是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大 发 展 的 时 代 。 人 类 社 会 每 一 次 重大 跃 进 , 人 类 文 明 每 一 次 重 大 发 展 , 都 离 不 开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的 知 识 变 革 和 思 想 先 导 。 这 说 明 ( )A哲学产生于人类实践,又反作用于人类实践B哲学是一定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C哲学是时代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D哲学正确地反映了一定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答案 A解析 B、
12、C、D 都错误,因为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考向二 哲学的基本派别预测题型:选择题2哲人逝已远,古道照颜色。孟子留下了“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的经典名言。下列哲人名言蕴含哲理与其相同的是( )A贝克莱“物是观念的集合”B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C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7D欧布里德“一切皆流、一切皆变”答案 A解析 孟子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A 与之相同;B 属于客观唯心主义;C 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D 属于夸大绝对运动的诡辩论。考向三 哲学与时代预测题型:选择题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习近
13、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基本遵循。这进一步佐证了(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时代观念的变化发展哲学智慧源于时代,认识和改造世界需要哲学指导真正的哲学反映时代要求,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时代孕育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推动时代前进A B C D答案 B核心考点二 物质、运动与规律1(2015江苏卷,24)世间万物,变动不居。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这说明(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A B C D答案 A解析 “世间万物,变
14、动不居”是指世间万物不住地变化,强调物质是运动的,故正确。因时而变,随事而制,强调随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思想与观念,故正确。离开运动谈物质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排除。此题没有涉及矛盾的对立统一,排除。2(2014江苏卷,28) 2013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 )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8答案 A解析 本题
15、考查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的知识。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和应用,表明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A 项符合题意。B 项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错误;C、D 两项与题意无关。1世界的物质性物质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与物质具体形态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共性的概括,与物质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世界物质性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2.物质、运动、
16、静止的关系原理内容 错误倾向物质和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既反对脱离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运动和静止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既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又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导致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3.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 方法论 错误倾向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想问题、
17、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反对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冒险蛮干的唯心主义;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形而上学思想92019 年高考可能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人类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等,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运动与静止、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以主观题的形式综合考查唯物论的原理内容。考向一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预测题型:选择题12017 年 12 月开播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火了,节目中讲述的每一件看似冰冷的文物都是对历史烟云的见证,都承载着许多鲜活的人和事。该节目激发和释放了国宝重器所蕴含的浓浓人文气息
18、,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活”起来( )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状态 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能保持传统文化蕴涵的精神不变的稳定性 反映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 B C D答案 B解析 错误,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发展的状态。让文物“活”起来,强调是要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不符合题意。考向二 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预测题型:选择题或主观题2被誉为“天眼”的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世界最大望远镜,为我国开展“暗物质”和“暗能量”本质、太空生命起源等研究活动提供了重要支持。这说明( )A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B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C认识的发展取决于认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2019 高考 政治 二轮 复习 部分 专题 突破 探索 世界 追求 真理 课时 核心 考点 讲义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94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