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试卷]政法干警招录考试(民法学-本科类)模拟试卷44及答案与解析.doc
《[公务员类试卷]政法干警招录考试(民法学-本科类)模拟试卷4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试卷]政法干警招录考试(民法学-本科类)模拟试卷44及答案与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政法干警招录考试(民法学- 本科类)模拟试卷 4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以下关于要约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要约是意思表示(B)要约与要约邀请是同一含义(C)要约的内容应具体确定(D)要约应表明要约人在得到承诺时即受其约束2 黄某系全国知名演员,钱某经多次整容后外形酷似黄某,此后多次参加营利性模仿秀表演,承接并拍摄了一些商业广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钱某故意整容成黄某外形的行为侵害了黄某的肖像权(B)钱某整容后参加营利性模仿秀表演侵害了黄某的肖像权(C)钱某整容后承接并拍摄商业广告的行为侵害了黄某的名誉权(D)钱某的行为不构成对黄某人格权的侵害3 民法通则第
2、135 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下列请求权中,符合这一规定的“ 民事权利 ”是哪一个?( )(A)甲向乙借款 2 万元,到期未还(B)甲被乙撞伤要求赔偿(C)甲厂家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冰箱,未声明(D)甲在乙处寄存货物丢失4 关于民事法律关系,下列哪一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A)民事法律关系只能由当事人自主设立(B)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即自然人和法人(C)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不作为(D)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均由法律规定5 下列关于宣告死亡表述正确的是( )。(A)利害关系人要申请宣告死亡,必须先申请宣告失踪(B)因战争下落不明的,申请宣告死亡的期间是两年(C)
3、申请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有次序排列(D)申请撤销死亡宣告的利害关系人有次序排列6 下列事实,甲构成不当得利的是( )。(A)甲获得 3000 元奖金(B)甲收到乙还的欠款(C)因修建地铁,甲的房屋升值(D)甲久别归家,误将邻居的鸡当成自家的鸡吃掉7 根据物权客体的种类,物权可分为( )。(A)完全物权与限定物权(B)主物权与从物权(C)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D)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8 下列财产中,可以设立抵押的是( )。(A)甲的宅基地(B)甲医院的医疗设备(C)甲被扣押的汽车(D)甲租赁给他人的房屋9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宣告失踪的法律后果是( )。(A)被宣告失踪人的财产由其亲属或朋友代管(B
4、)被宣告失踪人的财产由其继承人继承(C)被宣告失踪人与其配偶的婚姻关系自动解除(D)被宣告失踪人所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10 甲被乙打伤,甲请求乙承担民事责任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A)6 个月(B) 1 年(C) 2 年(D)4 年11 某媒体未征得艾滋病患者甲的同意,便将其真实姓名、照片、患病经历公之于众,给其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媒体的行为不构成侵权(B)该媒体侵犯了甲的健康权(C)该媒体侵犯了甲的姓名权(D)该媒体侵犯了甲的隐私权12 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定孳息的是( )。(A)牛奶和鸡蛋(B)奶酪(C)果实(D)租金和利息13 董某到某银行取款时,意外发现
5、自己的银行卡里多了 50 万元存款。经查,是银行误将一个与董某同名同姓人的存款存人董某的卡里。此情况可构成( )。(A)意外事件(B)不当得利(C)赠与行为(D)侵权行为14 下列选项中,发生所有权原始取得的是( )。(A)甲从河里钓得鱼虾(B)甲从乙处购得汽车(C)甲继承父亲的遗产(D)甲接受乙赠与的图书15 下列物权的标的物仅限于动产的是( )。(A)所有权(B)抵押权(C)留置权(D)典权16 甲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超越权限与乙公司订立合同,乙公司对此并不知情,那么张某的行为( ) 。(A)有效(B)无效(C)效力待定(D)可撤销17 张某与王某签订一份货物买卖合同,张某为卖方,住在甲市,
6、王某为买方,住在乙市。履行地点双方没有约定,且不能通过习惯、合同性质确定,双方对此又不能达成补充协议。依法( )。(A)交付货币应在甲市,交付货物应在乙市(B)交付货物应在甲市,交付货币应在乙市(C)交付货币和货物均在甲市(D)交付货币和货物均在乙市18 甲与乙订立了一份买卖合同,价款 100 万元,甲要求乙向其支付 15 万元定金,同时约定,任何一方违约,应支付对方 10%的违约金。因甲不能履行合同,引起违约,乙向甲要求返还的数额最多为( )。(A)30 万元(B) 25 万元(C) 10 万元(D)40 万元19 下列哪个协议适用合同法?( )(A)甲与乙签订的遗赠抚养协议(B)乙与丙签订
7、的监护责任协议(C)丙与丁签订的离婚时财产分割协议(D)丁与戊签订的赠与钢琴的协议20 某商场在国庆期间组织电子产品促销活动,有关部门发现其销售的部分产品有侵犯了他人专利权或商标权,但该商场能证明其产品的合法来源。关于该商场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构成侵权,但应当停止销售(B)善意销售,不构成侵权(C)构成侵权,应当停止销售,但不承担赔偿责任(D)构成侵权,应当承担停止销售和赔偿损失的责任21 甲所在单位即将分房,甲估计自己能分得一套新房,便向某家具公司定购了一套新式家具。然而,在单位公布分房名单时,并没有甲。那么甲定购家具的行为是( )。(A)无效行为,因为甲的意思表示并不真
8、实(B)可撤销行为,因为甲存在重大误解(C)无效行为,因为甲的行为显失公平(D)有效行为,因为行为动机的错误并不影响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22 王某与妻子李某因孩子管教问题发生争执,王某打了李某一记耳光导致李某右耳失聪。李某起诉王某赔偿医药费 2000 元、精神损害赔偿费 3000 元,但未提出离婚请求。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王某应当赔偿医疗费和精神损害(B)王某应当赔偿医疗费而不应赔偿精神损害(C)王某应当赔偿精神损害而不应赔偿医疗费(D)法院应当不予受理23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公民著作权中财产权保护期限一般为( )。(A)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 50 年(B)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 40
9、年(C)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 30 年(D)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 20 年24 甲对乙享有 100 万元的合同债权,该债权具有可转让性。甲将其债权转让与丙,则( )。(A)如甲未取得乙的同意,甲与丙之间的债权转让协议无效(B)如甲未通知乙,则甲与丙之间的债权转让协议无效(C)如甲未通知乙,该债权转让协议有效,但对乙不发生效力(D)如甲未通知乙,该债权转让协议有效,对甲乙丙均发生效力25 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无效婚姻?( )(A)仅差 2 个月即达法定婚龄而登记形成的婚姻(B)表兄妹之间的婚姻(C)一审判决准予离婚,在上诉期内与他人结婚形成的婚姻(D)为取得巨额遗产而与他人结婚形成的婚姻26 关于
10、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的起算日,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申请(B)公告日(C)优先权(D)授权之日27 我国法律规定: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导致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那么,其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多长时间内行使?( )(A)6 个月(B) 9 个月(C) 1 年(D)2 年28 甲失踪 5 年,经其妻乙申请,人民法院宣告甲死亡,此后,乙与丙结婚。2 年后,甲返回原住地并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恢复与乙的婚姻关系,人民法院应该( )。(A)认定乙与丙的婚姻关系无效(B)确认乙与丙的婚姻关系
11、有效(C)撤销乙与丙的婚姻关系,确认甲与乙的婚姻关系恢复(D)要求乙与丙解除婚姻关系29 甲从乙处购得小货车一辆,在运货过程中,因刹车系统失灵将丙撞成重伤,经查该车已达报废标准,甲贪图便宜从乙处购得,因赔偿问题引起纠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完全由甲承担(B)完全由乙承担(C)甲、乙各承担 50%(D)甲、乙对丙承担连带责任30 下列哪个遗嘱因见证人不符合条件而无效?( )(A)甲病危时立下口头遗嘱,当时只有 29 岁的孙女和一名护士在场(B)乙外出旅游时遇难,立下录音遗嘱,有两名驴友在场(C)丙有 3 个儿子,其遗嘱由其中一个儿子代书,由丙的妻子作为见证人(D)丁在牢狱中所立的口头
12、遗嘱,其内容由三个服刑犯证明31 下列客体中,适用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B) 三角函数表(C) 保密工作手册(D)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32 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教唆人、帮助人应承担( )。(A)相应责任(B)部分责任(C)补充责任(D)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33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 )承担赔偿责任。(A)医务人员(B)医疗机构(C)医疗机构负责人(D)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34 请求赔偿精神损害必须是造成他人( )。(A)严重精神损害(B)一般精神损害(C)精神损害(D)身体残疾35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
13、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 )。(A)应当减轻其侵权责任(B)酌情减轻其侵权责任(C)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D)不承担侵权责任二、简答题36 简述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情形。37 简述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概念、特点和类型。38 简述财产保险合同的法律特征。三、论述题39 论述债的发生原因。四、案例分析题39 张某有临街住房两间,温州人谭某准备租借其中 1 间开一家“欢欢发廊” ,张某表示拿出 1 间住房开发廊可以,但他不要租金,而要从发廊盈利中分一部分。谭某苦于租不到更好的房屋作门面,于是同意了张某的要求。两人签订了书面合同,在合同中约定:张某腾出 1 间房并
14、负责修理、安装,以适合开店之用并交谭某使用 3年,从营业起,张、谭二人按三七比例分配盈利,张某不干预谭某的经营,也不参与经营。前 2 年,双方依合同分利,张某每年收入 5000 元左右。一天,谭某在营业时使用电器不当,引起电线走火,酿成火灾,发廊损失 5000 元,邻居家庭财产损失达 1 万元。邻居要求谭某赔偿损失,而谭某主张由张、谭两人来共同承担所有损失。双方发生纠纷,邻居诉至法院。问:40 张某是否是该发廊的合伙人?41 因为火灾所引起的损失由谁承担?42 假如火灾是因为张使用电炉做饭而引起,那么发廊的损失、张家的损失、邻居的损失应由谁承担?42 孙长江于 2000 年 9 月 6 日立下
15、 1 份公证遗嘱,其内容为:个人所有的房屋 1 套(价值 20 万元) 由其妹妹孙长虹继承;个人存款 20 万元中的 10 万元由其弟弟孙长河继承,另外 10 万元给其女友常珊珊。2001 年 12 月 8 日,孙长江又立自书遗嘱1 份,该变了原公证遗嘱的内容,改由常珊珊继承其房屋。2002 年 7 月 8 日,孙长江因车祸死亡。除已成年并独立生活的妹妹孙长虹和弟弟孙长河外,孙长江没有其他法定继承人。孙长江的遗产包括个人所有的房屋 1 套,存款 20 万元,债券 6 万元。另外,孙长江尚欠朋友王玉山借款 14 万元。问:43 孙长江所立的两份遗嘱中,哪一份是有效的?44 如果本案中孙长江生前并
16、无债务,则对孙长江的遗产应当如何分割?理由是什么?45 如果孙长江的遗产已被分割,对其所欠王玉山的债务应当如何清偿?根据是什么?政法干警招录考试(民法学- 本科类)模拟试卷 4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要约是指一方当事人以订立合同为目的而发出的,由相对人受领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是指一方当事人邀请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可以看出,要约与要约邀请显然不同,B 项说法错误。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民法通则第 100 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本题中,钱某无论是整容还是表演并拍摄广告,使用的都是自己的肖
17、像,并没有直接或间接地使用黄某的肖像,因此,不构成对黄某肖像权的侵害,A、B 项错误。自然人的名誉权是指自然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本案中,钱某在承接并拍摄商业广告时,并未使用黄某的名义,也并未对黄某所获得的社会评价造成侵害,因此,钱某的行为也不构成对黄某名誉权的侵害,C 项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 D。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民法通则第 136 条规定:“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B、C、D 三项属于第 136 条规定的情形,
18、属于诉讼时效为 1 年的民事权利,因此本题选 A。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大多数情况下,民事法律关系是由当事人根据其意思自主设定的,法律只对意思表示予以具体规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民事法律关系只能由当事人自主设立,A 项错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是自然人和法人,但国家有的时候也能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例如,国家是国家财产的所有人,是国债的债务人。另外,在一些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其主体可以是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其他社会组织,所以 B 项的说法太绝对,错误。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事主体之间基于客体所形成的具体联系,即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其权利义务可以是当事人的自主设定,也可以是法律的直接
19、规定,所以 D 项错误。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其中行为包括作为与不作为,故 C 项正确。本题答案为 C。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民通意见第 25 条规定:“申请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的顺序是:(一) 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四)其他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申请撤销死亡宣告不受上列顺序限制。”因此,C 项正确,D 项错误。民法通则第 23 条规定:“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一)下落不明满四年的;(二)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二年的。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
20、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由此可见申请宣告失踪并不是申请宣告死亡的前提,A 项错误;因战争下落不明的,申请宣告死亡的期间是 4 年,B 项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民法通则第 92 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事实。因此,D 项正确。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物权支配力的范围,物权可分为完全物权与定限物权。A 错误。根据物权是否能够独立存在,物权可分为主物权和从物权。B 错误。根据物权客体的种类,物权可分为动产物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试卷 政法 干警 考试 民法学 本科 模拟 4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