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版)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三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1课时)核心考点突破讲义.doc
《(江苏版)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三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1课时)核心考点突破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版)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三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1课时)核心考点突破讲义.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三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考情分析 从命题内容上看,本专题考查的重点有:分配方式、效率与公平、财政政策、财政与税收的作用等。从考查形式上看,以选择题为主,主观题着重考查怎样实现社会公平、财政赤字、税收的作用。第一课时 核心考点突破核心考点一 个人收入的分配1(2018江苏卷,10)最低工资制度旨在保护低收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最低工资应高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时的工资水平。2017 年,我国至少有 22 个地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图中(P 代表劳动力价格,Q 代表劳动力数量,D、S 分别2代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P 1、P 2分别表示变化前后的劳动力价格)能正确反映
2、这一变化的是( )答案 A解析 A 对:材料指出最低工资应高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时的工资水平,图中 D、S 曲线的交叉点就是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点,A 图中 P1、P 2都高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点。B 排除:图中 P1低于供需平衡点。C 排除:图中 P1、P 2都低于供需平衡点。D 排除:图中 P1等于供需平衡点。2(2015江苏卷,6)据统计,2014 年全国居民新增财产性收入 40%来自房地产,17%来自银行理财,16%来自存款,12%来自股票,其他来自信托、基金、保险等。对该经济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体现按生产要素分配 居民投资风险不断降低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居民财产配置趋向多元A B C
3、 D答案 B解析 此题考查分配方式。居民财产性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故正确。通过财产性收入来源的多样化,可见财产配置多元化,故正确。材料体现了投资的多元化,没有涉及风险降低,排除。财产收益来自初次分配,排除。1分配制度分配方式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按要素分配:存在于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外资经济和个人投资活动中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所得、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非劳动收入:主要来自按要素分配所得(排除按劳动要素分配)实行原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
4、配制度注意 按劳分配一定是在公有制范围内进行的,但公有制范畴内的分配并不都是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按资本、技术、管理要素参与分配同样属于按要素分配,福利是一种平均分配3方式。2分配原则: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二者关系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对立性。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正确处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3.实现收入分配公平(1)原因(意义)公平自身角度公平的收入分配,是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角度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社会公平的维护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分配与消费角度社会公平的维护,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有利于引导生产,扩大内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角度社会公平的维护,有利于缩小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经济发展方式角度社会公平的维护,有利于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措施根
6、本措施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维护公平的根本措施在于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制度保证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再分配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4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财政在实现社会公平中的作用(1)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等
7、。(2)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缩小城乡和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3)发挥财政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促进生产发展,为实现社会公平奠定物质基础。(4)调节财政收支关系,加大财政社会保障支出。(5)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收入差距。收入分配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所追寻的目标,也是解决我国主要矛盾,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举措。2019 年高考可能结合改革中的新措施、新生事物,考查收入分配方式、影响收入增长的因素、促进收入增长的措施;结合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具体举措,考查如何促进社会公平。以选择题为主,不排除主观题的可能性。考向一 收入分配的方式预测题型:选择题12018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农民闲
8、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的“三权分置” 。明确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地上建筑农户个人所有、经营收益经营者所有,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农民获得收益是因为土地与经营资本结合创造了价值农村宅基地所有权向经营者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农户通过流转闲置地上建筑所获收入属于非农业劳动收入 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流转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A B C D答案 D解析 错误,材料中农民获得的收益来源于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流转收益。错误,农村宅基地所有权归村集体。考向二 维护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预测题型:选择题或主观题2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
9、入群体。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实施这些举措的积极效应是( )增加社会总供给,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实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 释放消费潜力,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倒逼供给体系改革,形成经济增长与居民5增收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A B C D答案 D解析 错误,增加的应该是社会总需求;材料强调的是从初次分配角度实现社会的公平,不是再分配,故错误。考向三 维护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预测题型:选择题或主观题3百姓的钱袋子鼓不鼓,既要看收入涨不涨,也要看教育、医疗、养老等负担重不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
10、,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指明了收入分配调节的方向。下列做法符合这一方向要求的是( )A辽宁省人社厅宣布 2018 年 1 月 1 日起,全省最低工资标准调至最高 1 620 元/月B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表示,2018 年将突出就业扶贫,支持返乡创业C2018 年 2 月 8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方案指出,将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保障等 18 个基本公共服务事项首先纳入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范围,优先和重点保障D2018 年 1 月,上海总工会提交关于推动技术工人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的若干建议的提案答案 C解析 A、D 属于初次分配,B 讲的是就业创业,都与“履行
11、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不符合。“三看法”区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一看分配的领域: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创造它的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的分配;再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二看分配的主体:初次分配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再分配的主体主要是国家。三看分配的方式:初次分配主要是对企业职工工资的调整;再分配主要是通过财政支出、转移支付、税收调整等方式进行。核心考点二 国家财政与税收1(2018江苏卷,9)以电商为代表的经济形式已经成为提升中国经济活力的重要支点。2017 年 7 月国家实施减税新政,将小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 30 万元提高到 50 万元,海量的中小微网店在更为宽松的税收新政下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2019 高考 政治 二轮 复习 部分 专题 突破 收入 分配 社会 公平 课时 核心 考点 讲义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94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