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地理)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地理)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地理)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地理)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0 下表为 20022007 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1 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 )。(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2 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 )。(A)环卫人员(B)中小幼教师(C)工程技术人员(D)建筑设计师2 右图是极点为中心的 500 纬线圈,图中数字表示经度度数,P、Q 之间和 M、N之间为陆地。3 P 点附近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B)西南风(C
2、)西北风(D)东南风4 关于 P、Q、M 、N 四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P、M 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B) O、N 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C) P 地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N 地所属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5 若 P 点日出与 Q 点日落时间大体同步,则此时( )。(A)淮河进入汛期(B)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C)湖南昼短夜长(D)从亚丁湾到科伦坡的船只顺风顺水5 右图为某区域图。6 如果在图中、 两处绘制海水等温线,则等温线的弯曲方向是( )。(A)处向南弯曲, 处向北弯曲(B) 处向高纬弯曲,处向低纬弯曲(C) 处向低纬弯曲,处向高纬弯曲(D)、两处均向南
3、方弯曲7 造成、两地荒漠景观的共同因素是( )。(A)西风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地形(D)经度位置7 读下面某地区水系分布示意图和甲地气温、降水月分配图。8 关于左图所示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最不可信的是( )。(A)地势周高中低地形以盆地为主(B)河网密布,河流短小湍急(C)降水丰富气候湿润(D)流水作用强,多峡谷瀑布9 该地区河流( )。(A)汛期短(B)径流季节变化小(C)航运价值大(D)无结冰期10 有一艘满载货物的轮船远洋归来在纽约靠岸了。卸货物的工人说都是农产品。请你猜一猜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种农产品?( )(A)玉米(B)大豆(C)烟草(D)热带农产品10 读下列两地区示意
4、图。11 对 abcd 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a 是西安市位于秦岭南侧(B) b 处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地区(C) c 城位于京九铁路与长江的交汇处(D)d 湖水与长江水不能互补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宝成铁路经过 a 城(B)庐山属于褶皱山(C) a 地区的主要水果为柑橘(D)图中两河都以雨水补给为主12 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13 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上层薄(B)降水变率大(C)坡度大(D)植被覆盖率低14 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A)调节大
5、气温度(B)提高土壤肥力(C)增大空气湿度(D)增加日照时数15 研究发现,长江干流江苏段河床在 1985 年前后平均冲淤状态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淤积转变为冲刷。其主要原因是( )。(A)该河段平均流速下降(B)该河段径流量减少(C)流域年降水量减少(D)上游来沙量减少15 下图所示为不同大洲著名的河流。16 图中河口滨海地区,盛产石油的是( )。(A)图(B) 图(C) 图(D)图17 有关图示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域盛产金刚石(B) 河径流季节变化小(C) 河干流流经地区地形复杂,水能资源世界最丰富(D)河流域降水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18 有关图示地域农业的说法,错误的是(
6、 )。(A)河流域有大范围水稻种植业区(B)图 中有世界重要粮食出口国(C) 图所示国为世界农产品最大出口国(D)河流域发展农业的限制性条件是灌溉18 19 、 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 )。(A)(B) (C) (D)20 海拔低于 400 米的区域面积约为( )。(A)0.05km 2(B) 0.5km2(C) 5km2(D)50km 221 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 ,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断层、向斜、背斜(B)断层、背斜、向斜(C)向斜、断层、背斜(D)背斜、向斜、断层21 右图中,M 为赤道与某一经线 L1 的交点,北半球任一纬线 L2 上两点 Q1、Q
7、2 分别位于经线 L1 的东、西两侧。22 若某日晨线和昏线分别经过 M、Q 1 和 M、Q 2,且 Q1、Q 2 之间经度差达到最大值。则( )。(A)Q 1、Q 2 间地球表面上的最短路线经过北极点(B) M、O1 之间连线与地轴相交(C) M、Q 1、Q 2 三点位于同一经线圈上(D)Q 1、Q 2 两点的直立物日影分别朝西、朝东23 若两个不同日期的晨线分别经过 M、Q 1 和 M、 Q2,且 Q1、Q 2 与 L1 之间地方时差不等,则 Q1、Q 2( )。(A)可能同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B)可能都位于东半球(C)不可能在同一时区(D)不可能出现在 1 至 6 月间23 右下图中虚
8、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点以西是东半球, 点与两点间的最短距离都是 3330km。24 图中点的经度是( )。(A)160oE(B) 130oE(C) 180o(D)170oW25 此时北京时间是( )。(A)15 点 20 分(B) 2 点 40 分(C) 14 点 20 分(D)3 点 20 分26 图中点的昼长约为( )。(A)8 小时(B) 16 小时(C) 6 小时(D)12 小时26 一个旅游团从广州出发飞越浩瀚的太平洋到美国观光。判断以下行程中发生的地理事件。27 飞机在飞越太平洋中部时,由于时差的缘故,空中小姐在广播中要求旅客把自己的手表( )。(A)调快 1 小时(
9、B)调慢 1 小时(C)调快 24 小时(D)调慢 24 小时28 从广州到美国的飞行中。旅客观察窗外的昼夜状况,发现这天的白昼时间较平常的( )。(A)长(B)短(C)一样(D)长短无法判断二、综合题28 29 (1)影响 A、B 、C 三地发展商品粮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30 (2)A 地区粮食产量比 B 地区低,但粮食商品率却比 B 地区高,原因是_31 (3)从地区特点考虑,今后发展农业生产,A 地区农业机械化侧重于 _方向发展,B 地区提高粮食商品率应强调_,C 地区发展农业应注意_。31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下图是
10、21 世纪初某年世界部分国家碳排放状况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32 (1)在美国、俄罗斯、法国、印度四国中任选一个国家,指出该国相对于中国的碳排放特点。33 (2)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33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34 (1)图中字母代表的农业带名称分别是:35 (2)A 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自然带应属于 _,美国中部自东向西自然带的变化具有明显的_。E 地属于 _气候,典型植被是_36 (3)美国境内最大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是_,该河人海口处海域有(洋流)流过,中游河段水质变坏的原因是_。37 (4)影响 A 农业带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_38
11、 (5)农业生产实现专业化的好处是_。39 (6)美国的 “硅谷”位于_(农业带字母)内。40 中学地理教材内容与地理科学体系的联系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评价的标准是什么?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地理)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不利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排除 A;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与人口迁移没有关系,排除 B:该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入大于迁出,郊区人口增多。促使该城市郊区城市化加快,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郊区农业用地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C 正确;净迁入(迁入一迁出)人口以中青年(1544 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中学 地理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