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长安一中 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文科)试题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 I 卷(选择题 共 48 分)1西周时期中国人形成了亲戚观念。父母,祖父母,叔伯、婶婶,姑姑是血缘关系中最近的亲人;外祖父母,舅舅、舅妈,姨妈是血缘关系第二重要的亲人。材料反映( )A宗法制影响了亲戚观念 B西周亲戚体系较为庞大C男尊女卑观念开始形成 D宗族凝聚力在逐渐加强2唐代中后期,枢密院是宦官掌握的内廷机枢。五代时 ,枢密院变为武夫掌控的、文臣俯首的权力机构。到宋代,枢密院的正副职则多由文臣担任,文官参预典掌枢密。这一
2、变化有助于( )A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降低行政成本 B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C增强军队的有效指挥与实际作战能力 D消除将权对君权的潜在威胁3明代中叶以后,读书人为商人作寿序、墓志铭的情况比较寻常,商人在知识分子的文集中大量出现。如王阳明就曾为大商人作墓表,并宣称“古世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对这种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知识分子与商人群体由对立 走向合流 B知识分子与商人都要“正心诚意”C商品经济发展冲 击了传统社会观念 D商人的地位超越了知识分子4从汉到明清,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等人在道德上名声扫地,但法家思想被后继统治者悄然继承应用。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专制加强对法家思想
3、地位的巩固 B专制的加强对儒家思想的冲击C儒家理念与政府专制集权的矛盾 D儒家思想与专制集权不可调和5学术界认为论语最初有古论 鲁论 齐论三个版本,汉魏时期齐论失传。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出了失传已久的齐论竹简;同鲁论 古论相比,一是多了“知道” “问王”两篇,二是章句多于鲁论 。该发现( )A推动了儒家思想研究的深化 B佐证了秦始皇焚书对文化传承的破坏C揭示了汉代儒学独尊的事实 D证实了汉代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差异性- 2 -6雅典民主制度的发生、发展取决于公民集体的状况:在公元前 6 世纪形成的公民集体中,与农业有关的公民占有主要地位;工商业者身份的公民则是推 动公民取得反对贵族专权的主要力量。
4、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雅典农业发展远远超过工商业发展 B农业从业者是推动民主的基础力量C工商业者受到贵族抑商政策的打击 D雅典民主是实现平民对贵族的专政7罗马皇帝曾有句名言:“朕诚为陆上之主,但海法乃海上之王。 ”罗马皇帝可以依照自己的意志制定一部统率臣民的法律,但他却不能任意制定一部海商法,因为海商法体现的是各国人民的海商贸易惯例及客观法精神。这反映出古罗马( )A万民法仅适用于帝国陆地范围 B力图革除习惯法的不合理因素C尊重公平和理性的自然法精神 D广泛借鉴了外邦人的法律规定8军官说:不许争辩,只许操练。税吏说:不许争辩,只许纳税。神甫说:不许争辩,只许信仰。到处都有对自由的限制,
5、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做出这一论断的思想家是( )A伏尔泰 B洛克 C康德 D卢梭91742 年 2 月,英国首相辉格党人沃波尔遭到议会多次否决后被迫辞职,但原内阁绝大多数阁员继续留任。由此可见,当时英国( )A辉格党丧失在议会中的多数席位 B议会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C集体负责的责任内阁制尚未确立 D国王“统而不治”成为虚君10在 17761780 年间,美国大多数州都制定了州宪法。州宪法都附上了“权利法案” ,列举了受到保护的人民基本权利和自由;宣布实行共和制;削减州长的权力,增大了议会的权力。材料说明美国( )A联邦宪法精神在各州贯彻 B引领世界民主进程
6、的发展C人民的基本权利高于一切 D地方掀起了民主改革浪潮111852 年,马克思对法国发生的股票投机和金融危机问题作了探讨;1867 年出版的资本论第 1 卷,涉及 1865 年英国工人工资状况问题、1866 年爱尔兰农业平均产量问题、1867 年英国立法对使用童工约束问题等。这说明马克思经济学( )A直面资本主义现实问题 B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C源于产业工人生产实践 D指导了无产阶级的斗争12毕达哥拉斯希望以数学研究来探索宇宙奥秘,寻找超脱轮回的永生之道。牛顿花费大量精力以炼金术求窥见上帝的生化创造之功,力图从自然法则中寻找世界末日的根据,甚至甘- 3 -冒天下之大不讳而坚守自己的信仰。这说
7、明了( )A宗教信仰成为科研的根本动力 B自然科学发展与宗教相互关联C宗教神学受到自然科学的挑战 D科学素养的提高有待全面加强13外国使节采用何种礼节觐见中国皇帝,始终是中外关系的一个死结,围绕着“跪与不跪”,引发了多次外交冲突(见下表)其反映的实质是( ) A列强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B近代外交确立的艰难历程C清政府天朝上国的意识 D维护国 家主权利益的斗争14(2018云南昆明三模29)清末预备立宪期间,各省谘议局相继成立。立宪派一方面以谘议局为论坛,发表各种议论,通过各种决议,力图对地方政府的权力运作有所监督;同时互通声气,函电往来,发起和组织联合请愿,要求尽快成立“责任内阁” ,加快立宪步
8、伐。材料说明( )A谘议局使立宪派有代表民意的合法性 B立宪派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先锋力量C谘议局议员的产生具有较强的民主性 D中国责任内阁制的框架已经初步形成151924 年 6 月,邓泽如、张继等人向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提出了弹劾共产党案 ,声称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加入国民党“确于本党之生存发展有重大妨害” , “不宜党中有党” 。8月,张继等又抛出护党宣言 ,公开反对“反帝反军阀”的政治纲领。这表明( )A国民党右派排挤和攻击共产党的倾向渐露端倪B北伐战争受挫导致国共两党合作关系出现裂痕C争夺国民革命领导权的斗争导致国共关系破裂D奋斗目标本质不同使国共缺乏合作的政治基础16 申报主笔 187
9、6 年在文章中描述,他数年前就曾提议购买外国织布机器并仿照其技术织洋布,利润与市场一定会很好,但是回应者寥寥;但现在他的主张却得到了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国人市场意识逐渐形成 B工业文明的优势被广泛认同C政府大力鼓励创办实业 D “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171931 年,苏联领导人提出“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大力引进先进设备,取得良好成效。但直到 1935 年初,煤矿业的风镐和截煤机利用率分别为 49%和 74%。据此推知( )- 4 -A口号不符合当时社会需要 B经济危机影响苏联的建设C技术人才的培养不足 D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制约18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各方只是使用
10、临时适用议定书和其他加入议定书,对于它在先天如此不足的情况下 ,仍然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世人几乎均有惊奇之感。关贸总协定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应是因为( )A基本消除了世界各国的贸易壁垒 B拥有强制解决争端的法制化框架C倡导的贸易宗旨得到缔约方认可 D基本解决世界贸易中的各类争端19苏联崩溃后,一家独大的美国改变了其依靠代理人以色列制衡阿拉伯国家的常规,亲自出马向宗教色彩极为浓烈的中东地区国家强行输出西方民主模式,对此准确的解读是( )A美国改变了对中东的霸权主义政策 B两极格局解体导致中东局势失衡C多极化趋势影响美国对外政策调整 D美国插手加剧了中东局势的紧张20 “20 世纪 70 年代初,各
11、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一些国家出台了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措施。欧洲各国的许多人一度拒收美元。 ”这段材料说明了( )A以美元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B日本、西欧崛起C美国实力相对削弱 D贸易保护主义抬头21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新的政策。就国内政策而言,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 “政治上发展民主”直接体现在(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实现基层民主选举制度C提出实施“一国两制”方针 D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2读图告台湾同胞书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
12、根本利益所在。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此举的主要背景是( ) A中国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 B一个中国的原则获得两岸认可C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运用“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5 -23中国现代历史上某一时期的主要经济措施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加强农业战线,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大力缩短基本建设战线,精简职工和城市人口;消灭财政赤字,稳定市场。此政策的目的是( )A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B纠正建设中的“左”倾错误C快速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D提高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24 “大会上他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做或鼓动他人
13、做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他相当成功地使人相信了中国共产党奉行和平的政策。 ”与此次中国参与的国际会议相关的是( )A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公约B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C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等问题D表达了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决心第 II 卷(非选择题)25(1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 “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密,取人之道益公,所举中原与边域之人才益均,既受拥护于人民,又不遭君主之干涉,独立发展,蔚为盛典,盖吾国政制中之最可称颂者也” 。从唐代以后,科举出身成为各个朝代首要的做官途径,
14、 “国家以科名奔走天下士” , “范才于科目之内” 。中国古代重视监察杌构,但若没有科举制的配套,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史书记载, “(元)仁宗皇帝居潜,深厌吏弊作,其即位乃出独断,设进士科以取士。 ”美国学者罗兹曼说:“科举制度曾经是联系中国传统的社会动力和政治动力的纽带,是维护儒家学说在中国的正统地位的有效手段,它构成了中国社会思想的模式”。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政治与科举学 材料二 18 世纪末以来,英国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日趋重要,建立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1854 年,在工业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下, 诺新科特屈维廉报告发表,对文官的选拔、晋升等提出改革建议。根据此报告,英国于
15、 1855 年和 1870 年两次颁布法令,确立了近代文官制度。它规定由独立于党派政治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文官考选事宜,引入公平竟争机制,优胜劣汰、选贤任能。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选的影响,只要无过失就不受免职处分,可一直工作至退休。文官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兼任议员或政务官员,不得参加政党和营利性经济活动。有人称文官成为“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 。 - 6 -摘编自张延华廉洁与效率:英国两次文官制度改革的共同价值取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国家治理的积极作用。(5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文官制度不同于中国科举制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16、(11 分)26(16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两宋时期,水稻的种植在淮河、黄河流域推广,这里的人们也比较多地吃上了稻米。宋高宗时,北方人大量南迁,他们爱吃面食,麦价上涨,酿酒和马料也需要麦子,这些因素刺激了人们对麦的种植,于是南方多在水稻收割后种上麦子。此外,丘陵、山地还种上了北方传入的粟、豆等。北宋从印度洋半岛引进称作“西天绿豆”的优良绿豆品种,原产西域的西瓜在北方较多栽种,并传入南方。两宋时期,还培育出豆芽和韭黄。 摘编自常建华社会生活的历史学 材料二 在全球化浪潮中,被改变的不仅仅是地理版图,更有人们的餐桌。美洲的烟草、东非的咖啡、中国的茶叶以及印度的糖。在此之前,都是极
17、具地方特色的消费品,而在此之后,它们被送到世界各地。机器化生产和标准化的推行,使这些物品经过扩大再生产后重新出现在了它们的原产地,不同于原有的原料形态,它们统统被饰以知名商标和发达地区的文明气息,以一种更加迅猛的方式征服了它们原来的生产者,从立顿茶叶、箭牌糖果、美国烟草到后来的雀巢咖啡、星巴克咖啡伴随着全球化的进展,从 1800 到 2000 年,这一征服全球消费者口味的争夺战几乎无往不利。 摘编自唐建光舶来的盛宴 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口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时期物种交流的特点。(4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两宋时期的物种交流相比近现代全球物种交流的不
18、同之处,并加以评析。(12 分)27(12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出求。材料一 1788 年,在纽约批准宪法大会上,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曾宣称,在“自由的共和国”“人民的意志构成政府的根本原则” ;但他随后又说, “人民”并“不具备系统的政府管理所必需的辨别力和稳定性” ,他们“经常被错误的信息和激情引向最严重的错误” 。在弗吉尼亚批准宪法大会上,埃德蒙伦道夫一再称颂“人民” ,但在一次发言中却用“herd”(一群牲口)来指“大众” ,被人指责用词不慎。 摘编自李剑鸣“人民”的定义与美国早期的国家构建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中国人民由于长期生活在专制之下,未能接受现代教育,与现代国民的- 7 -水平
19、相距遥远,以这样的国民素质不能迅速适应并享受现代民主政治。 “夫以中国数千年专制退化而被征服亡国之民族,一旦革命光复,而欲成立一共和宪治之国家,舍训政一道,断无由速达也” 。因此,国民党有责任以“保姆”身份“训导” 、开化民众,才能为国家进入未来的民主宪政阶段培植基础。 “民国之主人者,实等于初生之婴儿耳,革命党者,即产此婴儿之母也。既产之矣,则当保养之,教育之,方尽革命之责” 。 摘编自高华南京冈民政府权威的建立与困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美国政治家有关“人民”的主要观点,指出这些观点在美国 1787 年宪法中的体现。(5 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孙中山有关“人民”的
20、主 要观点与美国政治家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孙中山提出上述观点的理由。(7 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 分) 材料 鸦片战争前 明清之际,传教士在澳门设立医院,西医传入中国。康熙帝曾用西医治病, 红楼梦中多有使用西药的描写。由于对西医科学缺乏了解,有关西医挖眼、剖心等谣传屡见不鲜 鸦片战争前后 美国传教士创办广州眼科医局(1835 年),40 年代后,西医逐渐在香港和通商口岸推广。同时,有关西医害人的谣言沸沸扬扬,魏源甚至记入海国图志 19 世纪下半期 西医逐渐推广到沿海、沿江和广大的中国内地,被中国人认可,至 90年代在中国确立起比较稳固的地位。郑观应认为西医总体上比中医高明的多(18
21、94 年)20 世纪初 严复、梁启超、胡适、陈独秀等人猛烈抨击中医,完全否定中医的科学性;恽铁憔等中医理论家奋起反击,形成中西医论争。1915 年,北洋政府正式承认西医 20 世纪 30 年代 废止中医呼声持续高涨,南京政府颁布西医条例(1930 年);中医界坚决抗争,国民政府颁布中医条例(1936 年),承认中医的地位和作用 据两岸新编中国近现代史(晚清卷)等 从材料中提取 3 条或 3 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 8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9 -参考答案及解析1 【答案】A 【解析】宗法中嫡长子继承制影响了对血缘关系的判定和划分,故
22、 A 项正确;材料无从体现庞大,故 B 项错误;材料不是反映男尊女卑,故 C 项错误;材料无从体现凝聚力,故 D 项错误。2 【答案】D 【解析】材料中枢密院始终是中央机构,故 A 项错误;枢密院的变化不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 B 项错误;枢密院领导职权的变化着眼于君权的强化,故 C 项错误;枢密院管理的调整在于解除武将的军权,故 D 项正确。3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分子与商人既非对立,也非合流的关系,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 古世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 ,核心是四业平等,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明代中叶以后,读书人为商人作寿序、墓志铭的情况比较寻常,商人在知识分子
23、的文集中大量出现” ,结合所学,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着传统的等级观念,故 C 项正确;“商人的地位超越了知识分子” ,与史实不符,故 D 项错误。4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从汉武帝开始,历代统治者奉儒家思想为正统,法家思想为重要的统治思想,故 A 项错误;专制主义的思想反应就是儒家思想在精神领域的统治地位,故 B 项错误;儒家的核心为“仁” ,与专制集权的某些理念不符,所以统治者才会“悄然继承应用” ,故 C 项正确;“儒家思想与专制集权不可调和”与史实不符,故 D 项错误。5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材料“汉魏时期齐论失传。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西安市 长安 第一 中学 2017 _2018 年高 历史 下学 期末考试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