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宁县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甘肃省宁县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宁县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甘肃省宁县二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请同学们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第卷 基础阅读题(72 分)一、 课内基础题(21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 分) ( ).廖廓(lio) 方遒(qi) 沁园春(qn) 百舸争流(k).峥嵘(zhng rng) 青荇(xng) 橘子洲(j) 五彩斑斓(ln).忸怩(ni) 漫溯(s) 大堰河(yn) 自怨自艾(y ).冰屑(xi) 团箕(j) 分外香(fn) 义愤填膺(yng)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
2、一组是 (3 分) ( )A.萧瑟 遏制 寂寥 激浊扬清B.竞选 苍桑 意气 峥嵘岁月C.消散 冷漠 凄惋 蛛丝马迹D.彳亍 颓圮 诀别 兴高彩烈3.下列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 分) ( )A.失其所与,不知 B.今老矣,无能无为也已C.共其乏困 D.秦军氾南4.下列子中加点的词,活用情况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例句:烛之武退秦师A.若不阙秦 B.朝济而夕设版焉C.邻之厚,君之薄也 D.越国以鄙远5.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3 分)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行李之往来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皆白衣冠以送之。6.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
3、是(3 分) ( )A.佚之狐言于郑伯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以其无礼于晋 D.夫晋,何厌之有- 2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因人之力而敝之(使受到伤害)B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C敢以烦执事(大胆地) D且贰于楚也(不专一,有二心)二、古诗文阅读(42 分)(一)文言文阅读(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2 题。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祖父、父五世相韩故。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
4、。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 ”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 ”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汉元年正月,(沛公)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 ”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间行归汉王。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郤;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
5、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 ”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怨。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 ”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乃封张良为留侯。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
6、听而食。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选自史记留侯世家二十五 ,有删节)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 葬:厚葬。- 3 -B愿沛公且留壁: 壁:通”璧”,璧玉C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 啖:吃,这里是以利引诱的意思。D不如因其解击之 解:通“懈” ,松懈。 9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B. 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C. 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
7、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D. 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10.下列对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组是(3 分) ( ) A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 20 岁、女 15 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B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 C古人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2)用于介绍或作传, (3)称所喜欢、所重视的人。D迁,调动官职
8、,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拿出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B张良知道激流勇退。高帝对他的才能极为赏识,让他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张良委婉地拒绝了,于是被封为留侯。C张良足智多谋。败峣下军,破项羽疑,荐举良才,解除危难,促诸侯之会,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D张良为人精明。在峣山下的秦将想要反叛秦王朝,但考虑到士卒会不听从,因此沛公授意张良带兵攻击秦军
9、,取得大胜。- 4 -12.翻译下面的句子。 (10 分)(1)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5 分)(2)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5 分)(二)古诗阅读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后回答问题。 (10 分)点绛唇 感兴王禹偁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阑意。【注】王禹偁(chng):巨野(今属山东)人。在朝为官敢于直言讽谏,屡受贬谪。曾贬黄州,又迁蕲州(今属湖北)病死。北宋最早改革文风的诗文家,由于他直言敢谏而屡遭贬谪。如缀:排列成行很整齐,如连缀在一起。13.下列对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
10、是( ) ( )(5 分)A.“雨恨云愁”一句词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借景抒情,写江南多云多雨令人感到惆怅,以表现作者的心绪。B.“江南依旧称佳丽”一句表明作者眼中的江南仍有着美丽的景象, “依旧”暗寓了今昔之感, 透露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C.“水村”两句抓住江南水乡最富地方特色的景物进行细致刻画,展现了一片明丽、温馨的景象。 D.“天际”两句承上片写景而来,视角由低而高,转向空中。诗人用“天际征鸿”来反衬自己的碌碌无为,以物衬人。E.词人遥见“天际征鸿”触发了“平生事”的联想,并将“平生事”凝聚在对“天际征鸿”的睇视中,含蓄而深沉。14.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5 分
11、)(三)名篇名句默写(10 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对祖国命运担忧句子是:“_,_?”(2) - 5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3)风萧萧兮易水寒, 。 (4) ,大渡桥横铁索寒。 (5) ,大礼不辞小让。(6)论语十则中,孔子认为,聪明人应当具备“_,_”的学习态度。(7)玉不琢, ,人不学,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汉字美学骆冬青汉字美学要关注汉字独特的美学创造的智慧,即汉字构造的原则。汉字的造字原理,以许慎说文解字所论影响最为深远。甲骨文的发现,固然令汉字造字在人们的视野中变得更加复杂,来自
12、远古的蛮荒之气、野性的思维,渗透到原初的汉字形态中,值得我们从美学思维的层面进一步探索;许慎揭示的“六书”说,在思维层面对汉字的造字原理,做出了堪称经典的阐说,或许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归纳和补正,但其无疑已为探讨汉字美学提供了一种深刻的致思方向。汉字构造以象形为根基,图象先于声音的原理,就是造字层面上的美学阐论。汉字美学真正的起点,正在汉字创造的美学原点之中。这种关于造字的美学探索,也就与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以及楷书的不同书体的变易有关,更与汉字最终的“方块字”形态相关。其中奥妙,虽与书写的物质变迁、技术要求等相关,却更应当在一种美学的思维下予以理解。但最根本的,却在于汉字造字的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省 宁县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