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湘潭市2018届高三历史9月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湖南省益阳市、湘潭市2018届高三历史9月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益阳市、湘潭市2018届高三历史9月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湖南省益阳市、湘潭市 2018 届高三历史 9 月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楚武王灭权(国)后,派人担任权县县尹,县尹向楚王直接负责,不世袭。至于郡县关系,当时有“千里百县,县有四郡”之说。据此可知A. 官僚制度正式建立B. 郡县制全面取代了分封制C. 宗法制度日趋瓦解D. 分封制下统治秩序遭破坏【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楚武王灭权设县,县尹向楚王直接负责,不世袭,故可知分封制制度遭到破坏,D 项正确。秦朝时期才正式建立官僚制度,排除 A。题干体现楚武王灭权设县,无法推断郡县制全
2、面取代了分封制;秦朝时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排除 B。题干体现楚武王灭权设县,与宗法制度无关,排除 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 D。2. 秦朝置吏律中规定:官府的主管官员,由此官府调往彼官府,只许其只身前往不准把原任官府的官吏,任用为新任官府的官吏。此规定是为A. 规范官府人员任用程序B. 减少政府官员的数量C. 强化君主对官员的控制D. 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秦朝对官府的主管官员的任职和调动的规定主要是为了预防结党营私,党同伐异,即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D 项正确。题干强调该做法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与规范官府人员任用程序无关,排除 A。题干没有体现减少政府官员的数量
3、,而是强调该做法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排除 B。题干强调该做法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与强化君主对官员的控制无关,排除 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 D。3. 东汉章帝建初元年诏令:“流人欲归本者,郡县其实禀,令足还到,听过止官亭,无雇舍宿。长吏亲躬,无使贫弱遗脱,小吏豪右得容奸妄。 ”这说明当时2A. 流民问题严重B. 最高统治者希望从根本上解决豪强地主对土地的兼并问题C. 王朝采取措施保证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D. 地方政府的勤政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到外流浪的人想返乡,进行农耕的,地方郡县要根据实数赈济粮食,而不是流民问题严重,排除 A。题干中没有提及关于土地兼
4、并的问题,而且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排除 B。根据题干可知,汉章帝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支持“流人”回乡从事农业生产,该做法有利于保证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项正确。题干体现东汉皇帝诏令要求地方长官勤政以维护社会稳定,未体现地方政府的勤政,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C。4. 唐朝时,掌权的宦官常以枢密使的名义削夺宰相的职权而干预朝政,甚至参与包括宰相在内的大臣的任命。后来发展到与宰相共参政事, “宰相掌文,枢密掌武”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 中央集权逐渐衰落B. 君主专制日益加强C. 宰相成为宦官附庸D. 二府三司制雏形出现【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的问题,而不是中
5、央与地方的问题,故 A 项错误宦官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他们干预朝政实质是封建专制制度加强的表现,故 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宦官常以枢密使的名义削夺宰相的职权而干预朝政,发展到与宰相共参政事,C 项对材料理解有误,应排除材料中的时间限定是“唐朝” ,二府三司制是宋代的政治制度,故 D 项错误。故选 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日益加强5.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史称, “官中条令,为(田产)交易一事最为详尽。 ”这反映了宋代A. 税制发生重大调整B. 土地私有不断深化C. 自耕小农发展壮大3D. 经济结构面临转型【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官中条令,
6、为(田产)交易一事最为详尽。 ”和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田产交易的规定最为详细,主要是因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田产交易的规定内容详细,与税制改革无关,排除。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说明土地兼并盛行,客观上不利于自耕小农发展壮大,排除。题干强调的是田产交易的规定内容详细,与经济结构转型无关,且不符史实,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官中条令,为(田产)交易一事最为详尽”的意思即可。6. 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 “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 ,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A. 增强行省政务禀报
7、的意识B. 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C. 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D. 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中的意思就是,中书省谴责各地区官府,对于职务范围内的事物不自行及时解决,而是全部上报中书省。这就是要求地方必须做到“高效行政” 。但同时又强调了,一部分重要事务,却必须上报,由中央作出决定。这就是要求“中央集权” 。C 项正确。A B D 三项与题意不符。故选 C 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与强化行省制度7. 明清时期手工作坊主赚钱后多买田置地,18 世纪的英国商人在经商致富后第一件要做的事也是在乡村购买田地或与土地贵族联姻。导致这种现象的共同原因是A. 土
8、地贵族掌握政权B. 农业收入稳定C.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和 18 世纪的英国商人在经商致富后,都买田置地或与土地贵族联姻,这是因为当时两国的政权都与土地所有权有关;故商人买田置地4的共同原因是土地贵族把持政权,而商人可以通过置地成为土地贵族,从而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项正确。明清时期商人赚钱后买田置地,与农业收入稳定无关,而是通过置地成为土地贵族,从而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排除。农抑商政策仅为中国明清时期的政策,英国没有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明清时期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但是 18 世纪的英国资本主义已经迅速发展,商品经济
9、发展,自然经济已不占统治地位,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8. 费正清早期的著作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是儒学的、农业的和官僚的社会,不能调适成商业的、工业的和国家主义的西方社会”的结果。此观点A. 以文明史观掩盖了战争的本质B. 肯定了中国维护主权的正义性C. 揭露了英国阴谋侵略中国的野心D. 科学地指明了鸦片战争的性质【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鸦片战争是中国是儒学的、农业的和官僚的社会,不能调适成商业的、工业的和国家主义的西方社会 ”可知,这种说法是对历史事实的歪曲,是过分强调工业文明对农耕文明的征服,企图以文明史观掩盖了战争侵略的本质,A 项正确。题干企图以文明史观掩盖了战争侵略的本
10、质,而没有涉及肯定了中国维护主权,反对侵略的正义性,排除 B。题干信息无法体现揭露了英国阴谋侵略中国的野心,反而企图以文明史观掩盖了战争侵略的本质,排除 C。D 项的说法错误,题干信息没有科学、辩证分析地鸦片战争,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中国是儒学的、农业的和官僚的社会,不能调适成商业的、工业的和国家主义的西方社会”信息,运用所学知识逐一分析选项即可。9. 下图反映了 19 世纪 6080 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的变化。以下说法能够对这一变化作出最合理解释的是A. 棉纱进口增多影响棉布生产5B. 列强暂缓对华经济侵略C. 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D. 民族
11、工业的产生与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 “棉布”属于制成品,19 世纪 6080 年代中国棉布(成品)进口整体上变化不大,说明中国经济对外国经济侵略有抵制作用;“棉纱”属于原料,19 世纪 6080 年代棉纱进口增加,说明对国外廉价原料需求量增大;故可知这个时期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和图示信息描述吻合,所以选 D。棉纱进口增多,说明棉布生产量增大,排除 A。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欧战,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B。自然经济的抵抗与棉布进口不大有一定关系,但与棉纱进口增加的史实不符,排除 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棉布、棉纱进口
12、的变化趋势” ,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0. 石约翰对清季外交史料中的“主权”二字进行统计,发现从 1875 年至 1894 年间,“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次” ,而从甲午战后的 1895 年起, “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这反映出A. 晚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想B. 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C.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D. 西方的“主权”思想已引入中国【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对“主权”使用频率的增加,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加深,中国的民族意识觉醒,B 项正确。题干强调民族危机加深,主权民族意识的觉醒,与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想无关,且该时期清政府“天
13、朝上国”思想受到彻底动摇,排除 A。C 项只强调民族危机加深,而没有涉及民族意识觉醒,对主权的认识也更加深刻,排除。在甲午战争之前,西方主权思想已经引入中国,排除 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B。11. 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广州聘请苏联顾问” , “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 “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 , “攻克南京” 、 “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这些情形出现于6A. 辛亥革命时期B. 五四运动时期C. 国民革命时期D. 全面抗战时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信息可以判断,该回忆录描述的是 1924-1927 年的国民大革命运动。20 世纪 20 年代,苏俄向广
14、州革命政府派出了大批军事顾问,苏联军事顾问在广州革命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1926 年,广东革命政府出师北伐,攻克武昌、南京、上海等城市,把革命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辛亥革命爆发于 1911 年,而苏联成立于 1922 年,A 项与“广州聘请苏联顾问”不符;B 五四运动和 D 全面抗战都不符合“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 、 “攻克南京”等信息,故选 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时期12. 美国军事史学家塞穆尔格尔斯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能够击败下定决心要消灭他们的敌人而达到
15、自己的目的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 ”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B. 红军长征C. 开辟敌后战场D.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 “战胜途中大自然” “边行军边打仗” “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等,可知史实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B 项正确。毛泽东开辟井冈山根据地与题干中“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不符,排除。中共开辟敌后战场的艰辛与题干中“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解决了
16、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不符,排除。千里跃进大别山,与题干中“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不符,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 “战胜途中大自然”“边行军边打仗” “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等信息,可知是红军长征。713. 下表为中国各区域港口进出口贸易值占全国的百分比(%)对比表。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背景是东北 华北 上海 长江流域 华南1895 年 1.7 5.2 51.1 2.1 39.91931 年 17.0 17.1 34.2 13.7 17.9A. 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 中国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17、C.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均衡发展D.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到中国【答案】A【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东北、华北港口进出口贸易值占全国的百分比增长快,这和1895-1931 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东北、华北有关,A 项正确。进出口贸易值占中国百分比不能反映中国在世界市场的重要地位,排除 B。表格信息反映中国各区域港口进出口贸易值的百分比变化,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均衡发展无关,排除 C。表格信息反映中国各区域港口进出口贸易值的百分比变化,没有涉及经济危机的信息,排除 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A。14. 下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民主政治形式的不懈探索对此说法正确的是时期 制度名称国民革命时期
18、 农民协会和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制度土地革命时期 苏维埃代表会议制度抗日战争时期 参议会制度和三三制解放战争时期 世界(各级)人民代表会议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8A.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缺乏广泛代表性B.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探索具有独创性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建国以前就已经开始萌芽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性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关键信息是“人民民主政治形式的变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民主形式的机构的代表不仅有工人和农民,还有其他阶层的人员,如三三制下还有资产阶级、抗日的地主等,其具有广泛代表性,故
19、 A 项错误;土地革命时期就借鉴俄国苏维埃代表会议制度,不具有独创性,故 B 项错误;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民主形式的机构吸收社会各阶级阶层的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萌芽,故 C 项正确;政协制度才具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性质,故 D 项错误。15. 下图为 1958 年全国“打麻雀运动”时期的宣传画(麻雀当时与老鼠、苍蝇、蚊子一起被定为“四害” ) 。据人民日报记载,仅北京市就发动了 300 万人从 4 月 19 日至 21 日连续突击 3 天,共歼灭麻雀 40 余万只。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 剿雀运动符合当时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B. 麻雀运动将直接提高粮食产量C. 麻雀数字虽有浮夸
20、,但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是事实D. 麻雀运动推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 “打麻雀运动”名为保护庄稼发展,实为人们无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尊重科学和生态平衡,其实质就是党内左倾错误在经济领域的反映,C项正确。A 项说法错误,剿雀运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大,排除。B 项说法错误,麻雀运动破坏农业生态环境,最终不利于农业发展,排除。麻雀运动与人民公社化运动无因果9联系,排除 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C。16. 激荡三十年中写道:“在 1983 年之前,政府明令不允许私人买汽车跑运输,一个今天已经消失的经济犯罪名词投机倒把在当时是一个很严重的罪名。 ”之
21、后, “投机倒把”的罪名被“长途版运”所替代。出现这种变化得益于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B. 对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 发展乡镇企业,农民离土不离乡【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从“投机倒把”到“长途版运”体现的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尤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观念的进步,C 项正确。中共十四大明确规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题干无关,排除 A。私有制经济是对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但题干没有体现私有制经济,排除 B。题干信息没有体现乡镇企业,而是强调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观念转变,排除 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
22、为 C。17. 梭伦立法改革规定不关心政治的人将丧失公民权。为了达到法定出席人数,雅典的公民就经常被警奴用浸过湿漆的鞭子赶往公民大会会场。这些情况从侧面反映出A. 频繁政治活动导致公民厌恶B. 雅典民主政治强调公民平等C. 雅典公民必须履行参政义务D. 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必然性【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不关心政治的人将丧失公民权” “为了达到法定出席人数,雅典的公民就经常被警奴用浸过湿漆的鞭子赶往公民大会会场”可知,雅典民主制度下的并不自由主,这是雅典制度的弊端,也是民主政治衰落的原因之一,D 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频繁政治活动” ,排除 A。题干没有涉及“公民平等” ,排除 B。题干直接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益阳市 湘潭市 2018 届高三 历史 调研 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