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高分突破第一篇考点练讲专题三文化生活第14课时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讲义.doc
《浙江省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高分突破第一篇考点练讲专题三文化生活第14课时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高分突破第一篇考点练讲专题三文化生活第14课时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讲义.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4 课时 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备考导航考点 知识条目 考试要求 真题分布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 b选择题 (2017,4 月,T23、2016,10 月,T24)传统文化的继承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c判断题(2018,11 月,T6)选择题 (2017,4 月,T22)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b选择题 (2016,10 月,T24)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b选择题 (2017,4 月,T25)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教育在文化继承中的作用 a文化发展的实质 a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b选择题 (2018,4 月,T23)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文化创新的作用 b判断题(2016,10
2、 月,T6)选择题 (2015,10 月,T25)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b判断题(2017,11 月,T6)选择题 (2016,4 月,T24)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a传统文化的特点、作用(b)1.(20174 月浙江选考,23)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二十四节气,产生于农业社会的生产实践需要,至今指导着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这表明(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习俗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文化决定着人们的实践活动A. B. C. D.解析 二十四节气是在实践中发明创造出来的,至今仍指导着生产实践,所以能够体现。2至今仍发挥作用,表明传统文化
3、的传承性和相对稳定性,符合材料。说法不准确,应该是传统习俗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作用,观点错误,文化不起决定作用。答案 A2.(考查科学精神)“嫦娥”是中华民族对未知月球的传统叫法,以“嫦娥”命名目标飞行器,很快得到了国人的共鸣。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鲜明的民族性 B.相对稳定的特点C.特有的包容性 D.博大精深的特点解析 “嫦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叫法,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民族性,B 不能体现;C、D 两项不是传统文化的特点。答案 A3.(201610 月浙江选考,24)台风“莫兰蒂”来袭,浙江泰顺三座国宝级古廊桥相继被洪水冲毁。当地
4、政府号召民众抢救古廊桥木构件。国家文物局表示在资金、技术上全力支持廊桥修复工作,短短几天民间捐款超过 300 万元。修复古廊桥的依据有( )文化发展离不开文化继承 先继承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A. B. C. D.解析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作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国家文物局全力支持廊桥修复工作,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正确。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存在先后的问题,错误;传统文化中精华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精髓,观点错误。答案 B特别提醒 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相对稳定性是从纵向的角度及
5、历史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而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c)4.(201711 月浙江选考,23)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 年) ,前所未有的重视老城保护与复兴、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其目的是( )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彰显中华文化的个性和特点A. B. C. D.3解析 国家重视对老城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复兴,其目的是为了传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其对今天的社会生活发生积极的作用,故正确,入选;对于
6、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批判继承,故错误;不是我们保护老城的目的,故排除。答案 B名师指津 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1)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能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其糟粕则起阻碍作用。(2)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的部分也要顺应社会和时代的变迁才能起促进作用,如果一成不变则也会起阻碍作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b)5.(考查科学精神)某制鞋公司成立初期收集了 300 多双上至先秦下迄民国不同时期的鞋,认真研究了“张良跪履” “谢公屐”等典故所代表的文化经典,然后把鞋与民俗、民间美术、文学等结合起来,制作出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鞋” 。从“鞋文化”到“文化鞋”说明( )A.对待传统文化,首
7、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B.加强文化教育,全盘继承传统文化C.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传统文化采取不同的态度D.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解析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无所谓先后之分,A 错误;全盘继承传统文化的观点是错误的,B 不选;根据自身的需要来选择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错误的,C 不选;从“鞋文化”到“文化鞋”说明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D 正确。答案 D名师指津 准确把握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不能认为是先后两个阶段。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b)6.(20174 月浙江选考,25)故宫博物院自主研发的一款 APP(
8、移动客户端)游戏,将故宫珍藏用精美的图片和诙谐的语言传递给观众,让故宫里的文物“活”起来。 “故宫互联网”的模式( )发挥了科技对文化传承的促进作用 扩大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创新了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融合了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A. B. C. D.解析 “故宫互联网”的模式,让故宫里的文物“活”起来,这样既发挥了科技对文化传承的促进作用,又扩大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入选;传统文化的内容并没有因此得以创新,排除;融合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与题意无关,排除;本题答案选 A。4答案 A文化创新的途径(b)7.(201711 月浙江选考,6)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应以吸收为主、为我所用。( )解析 吸收和
9、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答案 F8.(20164 月浙江选考,24)某市在发展乡贤文化的过程中,汲取传统乡贤文化的精华,抛弃其落后因素,并赋予其当代文明因子,创造出充满乡土情怀和时代气息的新乡贤文化。这表明,文化创新( )应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不能一味摒弃传统文化 应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不能一味推崇外来文化A. B. C. D.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排除。分别从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的角度正确阐释了某市发展乡贤文化对文化创新的启示,都应入选。
10、答案 A9.(考查科学精神)中医药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兼收并蓄、创新开放,在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医药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有( )A.在文化传承中,要立足本民族传统文化B.在借鉴融合中,要推动文化的发展创新C.在走向世界中,增强中华文化的渗透力D.在博采众长中,以优秀文明成果为源泉解析 中医药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有:在借鉴融合中,要推动文化的发展创新。B 符合题意;A、C 与题意不符;在博采众长中,以优秀文明成果为食粮而不是源泉,D 说法错误。答案 B方法技巧 解答实现文化创新的策略必须把握一个主体,即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两条途径,即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三个方面,即强调文
11、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四种错误倾向,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 “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 。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作用(b)10.(20184 月浙江选考,23)近年来,中国音乐家叶小钢的交响音乐会中国故事系列在国内外获得巨大成功。为了创作其中描绘西藏独特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的喜马拉雅之光,他 7 次前往西藏等地考察,深入民间采风,从中获得创作灵感。这表明( )文化走出去要创新表现形式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文化创新源自创作者的灵感 5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A. B. C. D.解析 文化走出去要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因此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
12、动力,所以错误;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 D。答案 D11.(201510 月浙江选考,25)开封是首个“互联网文化”智慧城市。在这里,游客扫描街头语音导览标识牌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听到绘声绘色的历史故事,还可以通过微信将开封文化带到世界各地。这表明(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繁荣 网络文化是先进文化 科学技术进步推动文化创新A. B. C. D.解析 题干主要阐述了科技对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没有体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不选;网络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错误;符合题意。答案 D易错点 1 不能正确区分传统文化的两个特点提醒 相对稳定性是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
13、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矫正训练 1 产生于西汉时期的儋州调声,是儋州人民自己创造的原生态歌谣,直到今天仍流传于海南省儋州一带,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这表明( )传统文化具有区域性 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具有先进性A. B. C. D.解析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说法不符合题意;错误,传统文化具有双重性。答案 B易错点 2 不能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提醒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一定要正确把握传统文化“变的绝对性”与“不变的相对性”的关系。矫正训练 2 (考查
14、科学精神)最近,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 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 ,一个算不上约定6的“约定” ,让两位老人 15 年收到了 15 张汇款单和 56 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 )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解析 材料中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的价值选择深受传统道德的影响,因此 C 项正确。A项否认了传统道德与现代生活的区别;B 项否认了文化的变化发
15、展;题干材料没有说明传统文化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作用,所以 D 项也不选。故选 C。答案 C易错点 3 不能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的双重性质和双重作用提醒 传统文化的双重性,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可以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落后的传统文化则会阻碍社会和人的发展。矫正训练 3 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这说明( )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解析 材料说明的是“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而“富有时代气息” ,
16、即其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A 项符合题意,B、C、D 项均不符合题旨。答案 A易错点 4 错误理解科学技术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提醒 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改变着生产方式,改变着物质产品的文化内容;二是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促进人类的思想解放;三是改变着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矫正训练 4 (考查科学精神)2018 年 7 月 2629 日, “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智慧农业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的主要议题包括农业遥感、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农业智能装备、农业机器人与自主作业系统、农业电子商务等。这表明( )大众传媒助推农业发展 科学技术是经
17、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文化决定经济发展规模 文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物质力量A. B. C. D.解析 本次论坛的主要议题包括农业遥感、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农业智能装备、农业7机器人与自主作业系统、农业电子商务等。这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大众传媒助推农业发展,符合题意。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错误;文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错误。答案 A易错点 5 错误认识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文化创新主要靠创作者的聪明才智提醒 文化创新与创作者的聪明才智分不开,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矫正训练 5 (考查科学精神)徐悲鸿偏
18、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 )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解析 “偏爱画马”是情感因素, “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是生活感悟,因此 C 项当选。A 项不符合题意;B、D 两项均否定了实践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答案 C易错点 6 混淆文化创新的源泉、根基、渊源和主体提醒 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根基是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渊源是一切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
19、果,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矫正训练 6 (考查政治认同)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 ”这一论断强调的是( )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 只要深入社会实践就能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 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 文艺创作的不竭动力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A. B. C. D.解析 “只有把生活才能激荡人心” ,说明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故符合题意。 “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
20、生活底蕴” ,这是因为文艺创作的不竭动力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故符合题意。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说法过于绝对。答案 D易错点 7 不能正确理解发展我国文化的关键8提醒 推动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矫正训练 7 (考查科学精神)我国推进“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和拓展文物蕴含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时代精神,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这表明(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文化创新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A. B. C. D.解析 题意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2019 高考 政治 二轮 复习 高分 突破 一篇 考点 专题 文化生活 14 课时 文化 继承 发展 创新 讲义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83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