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半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半月考试题(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半月考试题(无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 10 月半月考试题(无答案)考 试 时 间 : 40 分 钟 总 分 : 80 分选择题(每题只选一个最佳选项,每小题 2 分,共 80 分)1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这说明封建制度A 催生了中央集权制度 B 与宗法制互为表里C 形成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 D 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2西周时期中国人形成了亲戚观念。父母,祖父母,叔伯、婶婶,姑姑是血缘关系中最近的亲人;外祖父母,舅舅、舅妈
2、,姨妈是血缘关系第二重要的亲人。材料反映A 宗法制影响了亲戚观念 B 西周亲戚体系较为庞大C 男尊女卑观念开始形成 D 宗族凝聚力在逐渐加强3楚武王灭权(国)后,派人担任权县县尹,县尹向楚王直接负责,不世袭。至于郡县关系,当时有“千里百县,县有四郡”之说。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A 官僚制度已经建立 B 周中央政府对地方管理强化C 郡下设县已成定制 D 分封制下的统治秩序遭破坏4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时期弓鱼国墓地是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模最大,其余几类基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降低。类似的这种“族坟” ,在多地考古中均有发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 宗法关系掩盖贫富悬殊
3、 B 经济发展维系礼乐体制C 血缘关系主导社会生活 D 阶级矛盾导致社会危机5周礼确立了一系列严格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的礼仪,如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据此可知A 西周确立了三纲五常的礼仪制 B 周王借礼乐制强化专制统治C 宗法关系有利于调和诸侯冲突 D 周礼强调的是“差别”的特征6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内,前后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 106 万户,达 500 多万人口。当时的移民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迁富豪、强族于关中;一种是徙平民、罪吏于边境。下列表述中符合这两种情况的是A 强化了关中的经济优势 B 有利于均衡全国人口的分布C 旨在加速边疆的
4、开发 D 促进了封建国家统一的进程7自秦汉以来我国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完善 逐渐- 2 -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A B C D 8 旧唐书记载:长庆元年(821 年) ,唐穆宗要破格提拔前代理大理少卿刘士泾为太扑卿,给事中(门下省属官)韦弘最、薛存庆封还诏书。穆宗向韦弘景、薛存庆解释之所以提拔刘士泾的理由,任命刘士泾的制书才得以颁布执行。这段材料说明唐代门下省具有封还皇帝诏书的权力 对皇帝诏书具有否决权 意见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A B C D 9下面为秦汉时期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情况表,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5、朝代 县 制 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层级秦 郡县制 郡县 二级制汉西汉和东汉前期:郡县东汉末期:州郡县二级制三 、级制A 汉承秦制保持了政治制度的稳定性 B 郡县制是秦朝开创的一项重要制度C 两汉统治者直接沿袭 秦朝的郡县制 D 东汉的地方管理体制发生了本质变化10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不断发生变化,常常出现“君主近臣,代起执政(执行政令) ”,结果削弱了本朝原有中枢机构的职权。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秦朝设置三公九卿 西汉设置中朝 唐朝实行三省制 清朝设置军机处A B C D 11 “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下列史料与“此制”直接相关的是A “
6、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B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C “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12在糊名制出现之前的唐代科举考试中,出现过一种“倒歧视”的现象,即许多高官子弟不以门荫入仕,而是去参加进士考试。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 士族丧失政治特权 B 科举制的地位日益稳固 C 冗官问题日益严重 D 社会舆论决定士族选择- 3 -13许有壬云:“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虞集说:“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 ”元史中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这表明元朝行省的独特之处是A
7、 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B 是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C 是地方最高军事机构 D 具有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和朝廷派出机构两重性14据元史记载:“官吏受贿及库管侵盗,台察官知而不纠者,验其轻重罪之,中外官吏赃罪,轻者杖决,重者处死。言官缄默,与受赃者一体论罪。 ”这反映了元朝A 严刑酷法的治国理念 B 重视监察职能的发挥 C 各级官员腐败现象严重 D 严厉惩治权臣乱政行为15秦汉时期,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一身二任,既为监察长官,又为丞相助手,从属于丞相。魏晋时期,统治者则使御史台超然于行政之外,构成新的监察体制。这一变化A 实现专制下的权力转移 B 有效地制约了丞相的专权 C 旨在强化君主专制权威 D 体现
8、以小制大的治理模式16唐代科举考试中实行投卷、荐举制度。所谓“投卷” ,就是参加进士科的考生可以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择优编成长卷,投献给达官显贵或文坛名人以求 得他们赏识,以提高自身知名度和及第机会。由此可见,唐代的投卷制度A 使士族门第不再有吸引力 B 使科举制的地位日益稳固C 导致攀结权贵的不良风气 D 客观上推动了文学的繁荣17每年高考后,一个省一个分数线和“本地化”特色高考录取制度总会成为吐槽主题。其实这种类似技“分地而取”的原则,可以追溯到唐代之后,那时由于南北政治,经济差距拉大,导致科举结果南北中试者人数失衡。为此统治者在科举制中开始实行“南北卷” ,南北分开录取。南北卷的做法:A 体
9、现了科举制的客观公正性 B 典型体现了封建专制制度的专制性C 维护北方衰落士族的地位 D 其合理性在于能促进民族融合和维护国家统一18宋初,地方监司、通判等兼职监察官“多不守职,至有岁终不按一人,终任而不劾一吏者,上下相蒙孰视不问” 。对此,宋太祖做出规定,凡“临事简慢,所莅无状者为下;恪居官次,职务粗治者为中;治状尤异,大有殊绩者为上” ,朝廷以此厉“行赏罚” 。此规定A 防止了地方官员滥用职权 B 强化了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C 遏制了地方官员贪污腐化 D 加强了对地方监察官的考核19明朝之前,皇帝临时派出办理重大事情的官员,称谓名目繁多,缺乏统一的标准,而且权限相对较小。明代,这类官员越来越
10、受到重视,职衔前皆冠以“钦差”二字。到清代,钦差大臣承办的多是关涉国家安危的大事。这一变化反映了- 4 -A 官僚机制运转更加灵活 B 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增多 C 地方自主权利得到加强 D 专制皇权管辖范围扩大20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出现“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的现象,反映了A 列强侵略使中国社会动荡物价上涨 B 市场饱和米价下跌农民生活艰难C 白银外流银贵钱贱使农民生活艰难 D 商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市场不稳211898 年,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继上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1904 年,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辛集市 第一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 10 月半 月考 试题 答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