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遂川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江西省遂川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遂川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遂川中学 2019届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中西戏剧观众的心态视角存在着很大差异。中西戏剧观众心态视角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中西戏剧的起源和形成过程不同。西方戏剧产生于祭奠,是宗教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始终带有宗教色彩。宗教仪式是庄重肃穆的,参加宗教仪式的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赞颂神的伟大,在观看表现神的伟绩的戏剧时,同样怀着崇敬的心情。这时,戏剧演出处在一种精神上的高位置,观众处在一种精神上的低位置,观众的心态视角是仰视的。后来的戏剧虽然脱离了祭奠的宗教气氛,但这种仰视的心态视角却带着祭
2、奠仪式的痕迹保留了下来。中国戏曲的形成过程是多种娱乐样式的综合。宗教祭奠仪式对它的形成影响并不大,相对于西方戏剧的形成渊源来说,它本质上是一种娱乐手段,而且,它是多种娱乐手段综合的过程,同时也是娱乐性加强的过程。人们去瓦肆看戏就是为了娱乐,自然在心理上处在高位置,去俯视处在低位置的戏曲。后来的戏曲中也有具有宗教意味的神仙道化剧,但它完全没有西方戏剧初期的庄重神圣的宗教氛围。这种形成渊源上的差异,影响了中西戏剧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的差异,影响了戏剧在正统文艺中地位的差异,这些都加强了观众的心态视角的差异。观众心态视角和戏剧的悲喜色彩的选择倾向有着密切的联系。观众心态视角的差异使得戏剧的悲喜色彩倾向
3、不同。反过来,戏剧悲喜色彩的不同又加强了心态视角的差异。西方人推崇悲剧的重要原因是悲剧肃穆的气氛,和作为戏剧渊源的宗教祭奠的庄重气氛最接近,都是用仰视的心态视角。中国戏曲观众喜欢看喜剧,这和戏曲形成时的娱乐滑稽传统有着直接的联系,其中反映出的俯视心态也是与之一脉相承的。同样是看悲剧,中西戏剧观众的心态视角也不相同。中国戏曲悲剧冲突带有鲜明的伦理批判倾向。冲突的基础是两种截然相反的伦理道德。西方悲剧不管是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都是人对于其强大的对立面,即命运、社会、性格所做的奋力挣扎反抗。如俄狄浦斯之于命运,哈姆雷特之于性格,斯多芒克之于社会,但他们最后都以毁灭告终。中国戏曲悲剧中的主人
4、公往往是弱小善良的老百姓,尤其是有不幸遭遇和无辜受冤的女性。而西方悲剧的主人公多是高贵、威严、有强大力量的帝王将相、贵族富人、神人英雄等。由此可见,中国戏曲的悲剧是把观众推在高高的道德伦理的评判席上,让观众俯视这些可怜的无辜的弱者,进而对这故事、人物做出道德评判。而西方悲剧的观众仰视着台上那些比自己更有力量的主人公在命运、性格、社会面前做拼死抗争,却仍逃不脱失败的结果,进而产生了“惧怕和怜悯” ,从而使观众感情得到“净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具有宗教意味的中国神仙道化剧,完全没有西方戏剧初期的庄重神圣的宗教氛围。B. 中国观众从心态上的高位置去俯视演出,
5、西方观众则从心态上的低位置仰视演出。C. 西方戏剧始终带有宗教色彩是因为戏剧作者总是怀着崇敬的心情赞颂神的伟大。D. 中国戏曲形成过程呈多元性、娱乐性特征,宗教祭奠仪式对其形成影响并不大。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A. 观众心态视觉、戏剧悲喜色彩、戏剧形成渊源联系密切,互为影响,互相强化。B. 戏剧从业人员的地位及戏剧在正统文艺中的地位都受到了戏剧形成渊源的影响。C. 西方悲剧的观众仰视心态与戏剧形成期人们参加宗教仪式的心态是一脉相承的。D. 中国戏曲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娱乐手段,其形成过程是多种娱乐样式综合的过程。2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6、. 西方悲剧中主人公对命运、社会、性格的抗争使观众感情得到净化。B. 中国戏曲观众俯视的心态视角既针对戏曲本身,也针对戏曲主人公。C. 美好事物毁灭遂成悲剧,如善良百姓无辜蒙冤、高贵王子最终落难。D. 中国戏曲侧重于伦理批判,西方戏剧则侧重于人对其对立面的反抗。(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祁老太爷什么也不怕,只怕庆不了八十大寿。在他的壮年,他亲眼看见八国联军怎样攻进北京城。后来,他看见了清朝的皇帝怎样退位,和持续不断的内战;一会儿九城的城门紧闭,枪声与炮声日夜不绝;一会儿城门开了,马路上又飞驰着得胜的军阀的高车大马。战争没有吓倒他,和平使他高
7、兴。逢节他要过节,遇年他要祭祖,他是个安分守己的公民,只求消消停停地过着不至于愁吃愁穿的日子。即使赶上兵荒马乱,他也自有办法:最值得说的是他的家里老存着全家够吃三个月的粮食与咸菜。为什么祁老太爷只预备三个月的粮食与咸菜呢?这是因为在他的心理上,他总以为北平是天底下最可靠的大城,不管有什么灾难,到三个月必定灾消难满,而后诸事大吉。北平的灾难恰似一个人免不了有些头疼脑热,过几天自然会好了的。不信,你看吧,祁老太爷会屈指算计:直皖战争有几个月?直奉战争又有好久?啊!听我的,咱们北平的灾难过不去三个月!七七抗战那一年,祁老太爷已经七十五岁。对家务,他早已不再操心。可是,卢沟桥的炮声一响,他老人家便没法
8、不稍微操点心了,谁教他是四世同堂的老太爷呢。儿子已经是过了五十岁的人,而儿媳的身体又老那么病病歪歪的,所以祁老太爷把长孙媳妇叫过来。老人家最喜欢长孙媳妇,因为第一,她已给祁家生了儿女,教他老人家有了重孙子孙女;第二,她既会持家,又懂得规矩,一点也不像二孙媳妇那样把头发烫得烂鸡窝似的,看着心里就闹得慌;第三,儿子不常住在家里,媳妇又多病,所以事实上是长孙与长孙媳妇当家,而长孙终日在外教书,晚上还要预备功课与改卷子,那么一家十口的衣食茶水,与亲友邻居的庆吊交际,便差不多都由长孙媳妇一手操持了;这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所以老人天公地道的得偏疼点她。还有,老人自幼长在北平,耳习目染的和旗籍人学了许多规矩礼
9、路:儿媳妇见了公公,当然要垂手侍立。可是,儿媳妇既是五十多岁的人,身上又经常的闹着点病;老人若不教她垂手侍立吧,便破坏了家规;教她立规矩吧,又于心不忍,所以不如干脆和长孙媳妇商议商议家中的大事。祁老太爷到了老年,他倒变得好看了一些:黄暗的脸,雪白的须眉,眼角腮旁全皱出永远含笑的纹溜;小眼深深的藏在笑纹与白眉中,看去总是笑眯眯的显出和善;在他真发笑的时候,他的小眼放出一点点光,倒好像是有无限的智慧而不肯一下子全放出来似的。把长孙媳妇叫来,老人用小胡梳轻轻的梳着白须,半天没有出声。老人在幼年只读过三本小书与六言杂字;现在,他是老太爷,可是他总觉得学问既不及儿子儿子到如今还能背诵上下论语 ,而且写一
10、笔被算命先生夸奖的好字更不及孙子,而很怕他们看不起他。因此,他对晚辈说话的时候总是先愣一会儿,表示自己很会思想。对长孙媳妇,他本来无须这样,因为她识字并不多,而且一天到晚嘴中不是叫孩子,便是谈论油盐酱醋。不过,日久天长,他已养成了这个习惯,也就只好教孙媳妇多站一会儿了。小顺儿的妈长孙媳妇长得不难看,中等身材,圆脸,两只又大又水灵的眼睛。她走路,说话,吃饭,做事,都是快的,可是快得并不发慌。她梳头洗脸擦粉也全是快的,所以有时候碰巧了把粉擦得很匀,她就好看一些;有时候没有擦匀,她就不大顺眼。当她没有把粉擦好而被人家嘲笑的时候,她仍旧一点也不发急,而随着人家笑自己。她是天生的好脾气。祁老人把白须梳够
11、,又用手掌轻轻擦了两把,才对小顺儿的妈说:3“咱们的粮食还有多少啊?”小顺儿的妈的又大又水灵的眼很快的转动了两下,已经猜到老太爷的心意。很脆很快的,她回答:“还够吃三个月的呢!”其实,家中的粮食并没有那么多。她不愿因说了实话,而惹起老人的啰嗦。对老人和儿童,她很会运用善意的欺骗。 “咸菜呢?”老人提出第二个重要事项来。她回答的更快当:“也够吃的!干疙疸,老咸萝卜,全还有呢!”她知道,即使老人真的要亲自点验,她也能马上去买些来。“好!”老人满意了。有了三个月的粮食与咸菜,就是天塌下来,祁家也会抵抗的。可是老人并不想就这么结束了关切,他必须给长孙媳妇说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日本鬼子又闹事哪!哼!闹去
12、吧!庚子年,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连皇上都跑了,也没把我的脑袋掰了去呀!八国都不行,单是几个日本小鬼还能有什么蹦儿?咱们这是宝地,多大的乱子也过不去三个月!咱们可也别太粗心大胆,起码得有窝头和咸菜吃!”老人说一句,小顺儿的妈点一次头,或说一声“是” 。老人的话,她已经听过起码有五十次,但是还当作新的听。(节选自老舍四世同堂)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祁老太爷特意给长孙媳妇讲道理,是怕年轻人不知道历史而又粗心大意,所以一再强调要备足三个月的食物,再大的乱子也不会超过三个月。可谓阅历丰富、用心良苦。B. 作者在对小顺儿的妈进行肖像描写时语言极其简约,
13、但也刻意写到她的眼睛“又大又水灵” ,与祁老太爷的眼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调了女性的独特之美。C. 在作品的开篇,作者借祁老太爷的经历说明北京城遭遇了八国联军的侵犯,又来了持续不断的内战,这也恰恰交代了小说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D. 小说借助着祁家大院中的人物展开故事情节,作为一家之主的祁老太爷又成了这一情节之中的线索性人物。E. 小说对祁老太爷的肖像描写集中在了老人的眼睛上,正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此处描写之中可以见到祁老太爷为人和善的性格。5小说中祁老太爷家的长孙媳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情节简要分析。 (5 分)6本文节选的故事情节比较集中,请为此情节拟写出对联式标题。要根据所给的上句
14、,拟写出下句,并结合故事情节说明拟题的依据。 (6 分)标题上句:北平战事又将起下句:_(3 分)依据:_(3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日前修改的地方性法规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新增“留守儿童保护”专门章节,其中提出父母外出后应当与留守儿童每个月至少联系一次,及时了解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 这一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救助保护机制,不仅要求民政部门会同教育、公安等部门建立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平台, 还要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监护指导、心理疏导、4行为矫治、社会融入等专业服务。此外,还规定了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定
15、期将留守儿童监护、抚养和身心健康情况报县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摘编自 2016年 12月 6如广州日报 )材料二目前中国共有 610255 万留守儿童,长期过着没有父母相陪的“一个人”生活。而湮没在历史时光中的留守者,至少有整整一代人。过去一直说如何重视,但具体到哪个部门负责,没有明确。这次明确了联席会议制度由民政部牵头,是二十几年来的第一次。儿童不再留守,就是要让他们与父母团聚。让父母返乡,还是让孩子随迁?学者段成荣的建议是,从制度上创造条件,让孩子跟着父母进城。大学毕业后,黄湘洁作了一个“逆历史潮流”的选择:留在家乡湘西的老司岩千年古寨,当一名幼儿园老师。黄湘洁的
16、故乡在湖南老司岩,明清时期曾富贾云集的千年寨子,今天一切依旧保持地理原貌很陡很长的石板路,村口岩壁上比谁都老的古树,还有躺在荒野中间破败的祖屋。寂静,是最大的变化。今天的老司岩仅 185户农家,685 人,外出务工人员占去一半。留守儿童 39名,孤儿 2名。1984年,一纸中央文件松开了乡村户籍人口“自由出入”城市的高墙。仅 1989年,中国农村外出务工人数就从改革开放初期不足 200万人迅速蹿到了 3000万人。即使闭塞如老司岩这样的古寨,也在错过第一波打工潮后听到了风吹草动。1992 年,黄湘洁的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留下她和姐弟三人独守家中,那年黄湘洁两岁。“当时的乡村,穷是一种常态。 ”从
17、事农村问题研究近三十年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段成荣说。1984 年,还是在校研究生的他跟着导师到辽宁、山东等地的农村调研,最大的体会就是农民那股想要外出谋生的深切冲动。彼时的中国农村实行分田到户才不久,粮食价格低,还需缴纳农业税费,种地基本不挣钱,有时辛辛苦苦干一年,还赔钱。尤以 1994-1996年最为严峻。而远在近千公里外的广东佛山,当时外来工已经可以拿到数倍于内地的工资。以至于农民外出务工,都被中西部地区政府视为一件大事拿到办公桌上讨论。四川则更有趣,大约在 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后,四川普查办专门成立了劳务输出办公室,由政府推动和组织农民外出务工。后来被其他地区当作经
18、验争相效仿。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黄湘洁的归来也让村里人不解。他们说,一定是在外头找不到工作吧。2013 年 9月,在当了志愿者一年后,她打消了出走的念头。她说, “不要让这些孩子再被遗忘了” 。(摘编自 2016年 3月 24日南方周末 )材料三5(摘编自光明日报2015 年 6月 19日关于留守儿童群体存在问题及对策的调研报告 )材料四2016年 9月 21日,河南全省法院“送法进校园暨第四季普法漫画口袋书发放仪式”在郑州市古蒙镇实验小学举行。这是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连续第五年送法进校园,为该省650万留守儿童送去温暖和关爱,孩子们也获得了第四季普法漫画口袋书,学习保护自己的技巧和方法。
19、据悉,本次活动的主题为“让爱相伴让法律照亮留守儿童回家的路” 。活动现场河南基层法官讲述了与留守儿童之间的故事,打动了许多人。女童保护基金负责人孙雪梅现场授课,教孩子们如何预防性侵害,保护自己。四个留守儿童代表用诗歌朗诵爱的礼赞 ,向所有关心、帮助留守儿童的爱心人士表达最朴素的谢意。据有关部门统计,人口大省河南留守儿童的数量达到 650万,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还多。6(摘编自 2016年 9月 21日“中新网郑州” )7下列对上述新闻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像黄湘洁那样,在大学毕业后能够主动选择回到贫困的家乡当志愿者,并且最终为了那里的孩子留下来的,在当今中国还属于少数。
20、B. 有关留守儿童调研报告显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更易受到意外伤害,而留守女童比留守男童存在相对更为明显的负面情绪。C. 材料中提到的曾富贾云集,而今却极度贫穷、寂静的村寨老司岩,在中国大地上绝非个案,而是我国村庄的缩影,他们已成为中国留守儿童的主要聚居区。D. 目前,我国留守儿童总数已达 6000多万,留守儿童的产生非一时一地的结果,伴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而产生的留守儿童问题已有 20多年的历史。8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恰当的两项是(5 分)A. 相对而言, 光明日报的调研报告采用了广州日报 南方周末和“中新网郑州”所不具备的列图表和列数字的手法,显得更直观明了。B. 四则材料来源不一,有
21、门户网站、报纸等。报道时间也有所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留守儿童问题应该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C. 材料二中,还在读研究生的段成荣就来到外出打工人数较多的山东、辽宁等地展开实地调研,切身感受到了当时中国农村农民真实的生存现状。D. 材料一、四站在政府机构层面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报道,体现了社会上层对留守儿童的重视;材料二、三主要从民间个体调查研究的角度进行相关报道。E. 如果全社会形成合力,让留守儿童真正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快乐地成长,可以适当缓解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一些问题。9请结合四则材料的相关内容,谈谈应当如何将关爱留守儿童落到实处。 (4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
22、)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题。范宗尹,字觉民,襄阳邓城人。少笃学,工文辞。宣和三年,上舍登第。累迁侍御史、右谏议大夫。王云使北还,言金人必欲得三镇。宗尹请弃之以纾祸,言者非之,宗尹罢归。张邦昌僭位,复其职,遣同路允迪诣康王劝进。建炎元年,李纲拜右仆射,宗尹论其名浮于实,有震主之威。不报,出知舒州。言者论宗尹尝污伪命,责置鄂州。既,召为中书舍人,迁御史中丞,拜参知政事。吕颐浩罢相,宗尹摄其位。时诸盗据有州县,朝廷力不能制。宗尹言:“太祖收藩镇之权,天下无事百五十年,可谓良法。然国家多难,四方帅守单寡,束手环视,此法之弊。今当稍复藩镇之法,裂河南、江
23、北数十州之地,付以兵权,俾蕃王室。较之弃地夷狄,岂不相远?”上从其言。授宗尹通议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营使,时年三十。近世宰相年少,未有如宗尹者。初,宗尹廷对,详定官李邦彦特取旨置宗尹乙科,宗尹德之,赠邦彦观文殿大学士。枢密院副都承旨阙,宗尹拟邢焕、蓝公佐、辛道宗三人。焕戚里,公佐管客省,道宗不知兵,人以此咎宗尹。密院计议官王佾结公佐,宗尹请除佾为宗正丞,侍御史张延寿劾之,上罢佾。绍兴元年二月辛巳,日有黑子,宗尹以辅政无状请免,上不许。魏滂为江东通判,谏官言其贪盗官钱,滂遂罢;李弼孺领营田,谏官言其媚事朱勔,弼孺亦罢:二人皆宗尹所荐。台州守臣晁公为储峙丰备,论者以为扰民,宗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遂川 中学 2017 _2018 年高 语文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