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州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8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广东省惠州市惠州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8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州市惠州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8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惠州市实验中学 2016级高三年级上学期 8月月考试卷(语文科)试卷满分:150 分 考试用时:150 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乡贤”一词始于东汉,是国家对有作为的官员、或有崇高威望、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社会贤达去世之后予以表彰的荣誉称号,是对享有这一称号者人生价值的肯定。后来在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中贡献力量的乡绅,都被称之为“乡贤” 。如今我们则把那些德高望重的还乡官员、耕读故土的贤人志士、农村的优秀基层干部、家乡的道德模范和热爱家乡、反哺桑梓的企业家等榜样人物、先进人物、精英人物
2、称之为“新乡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我们必须积极发挥新乡贤的作用,不断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治理人才流失、主体弱化、对象多元化、环境复杂化等问题日益凸显,而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强大。乡贤文化对于今天
3、的乡村治理仍然具有独特的人文道德价值以及经济社会效益,它是倡导文明乡风的精神力量、传承地域文化的方向坐标,在村社会才盾化解中起着“安全阀“的作用。新乡贤文化作为一种“软约束” “软治理”,有利于建全乡利居民利益表达机制,营造新乡贤参与家乡建设的氛围,激发村民参与乡村事务的积极性,建设乡村共同体,并提高其凝聚力和自治能力。从优化乡村治理文化来看,新乡贤文化所蕴含的文化道德力量,能延续传统乡村文脉;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能教化乡民、反哺乡里、涵养文明乡风,使村民遵循行为规范、价值导向。从提升乡村治理手段来看,在一些乡村出现“空心化”现象的情况之下,推进新乡贤和乡村社会结构有机融合,能够有效促进公共
4、服务普及与公序良俗形成,构建兼具乡士性与现代性的现代乡村治理模式。- 2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新乡贤的引领示范作用,就如一场场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他们既挑起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担,又充当起了“讲道德、明是非、守纪律”的“传声简”和“广播站”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要不断挖掘和发挥新乡贤的潜力与作用,使其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再立新功。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次A.顾名思义,“乡贤”就是生于本乡服务于本乡、为乡村建设出贡献的贤达之士。B.新乡贤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和化解社会矛盾两大方面
5、。C简而言之,新乡贤就是本乡本土的、德才兼备的榜样人物、先进人物和精英人物。D.在乡村社会矛盾化解中起着“安全阀”的作用就是乡贤文化的经济社会效益的体现。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从“乡贤”的内涵说起,分析了必须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的背景,并论证了新乡贤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价值。B.章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内容,为其观点提供了理论依据,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C.“传声筒”和“广播站”的比喻,生动形象地阐述了新乡贤独特而突出的引领示范作用。D.第四段从优化乡村治理文化、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和提升乡村治理手段三个方面论述了新乡贤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6、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新乡贤文化虽然在乡村治理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未必适用于城市的治理。新乡贤的引领示范作用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所以新乡贤既挑起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拍,又充当起了“讲道德、明是非、守纪律”的“传声筒”和“广播站” 。C.乡村存在治理人才流失、主体弱化、对象多元化、环境复杂化等突出问题,只有充分控掘和发挥新乡贤的潜力与作用,乡村治理才能卓有成效。D.新乡贤文化在乡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见,“软约束” “软治理”在某些方面也不失为治理的良方。(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题一条绳索【秘鲁】弗朗
7、西斯科埃斯卡特- 3 -1.胡安发现了一条从天上垂下来的绳索。2.那条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绳索一直往上延伸,延伸,直至消失在冬日的云层里,胡安边看着它一边想身边没有人会相信他看到的这一幕。3.“这孩子太孤独,出现幻觉了。 ”听到胡安的故事,他姑姑会这么说。 “应该带他去看心理医生!”最后她会得出这样的结论。4.于是胡安一直跑回了家,看见他爸爸正坐在门口的那段老树干上。“有一条绳子从天上垂下来!”胡安喊道。5.父亲沉默地看了他一眼,好像胡安说的是一种奇怪的无法理解的方言。6.胡安痛恨没有人认真地对待这件事,然而他已经习惯了,人们总是把他当成一个小孩子,尽管他都快十岁了,在大草原上可以骑着自行车到处
8、来去7.“爸爸,你得看看,我发现的那条绳子非常粗大,我一个人没法把它运回家。”胡安试着用父亲的语言表达,想让他别再像平时那样用轻蔑的表情看着自己。8.“请您跟我来一下吧,爸爸,就一会儿。”胡安哀求道。9.但这仍是徒劳,父亲不喜欢胡安求他玩耍,就像不喜欢玩耍本身,于是那孩子决定再次消失,重新向发现那条绳索的地方跑去。10.他很快又看到了它,在大草原中央,纹丝不动,风吹拂着,但那条绳索仍定定地悬在那里,并不是绷紧了,只是静静的。胡安看了它一会儿,又向天上望去,寻找一种解释,但是同样一无所获,这时他想到直到现在他还没有碰过那条绳索,就决定碰碰看,好证明那是真实的,而不仅仅是一种幻觉,或是海市蜃楼,就
9、像那些在沙漠里迷路的旅行者所看到的。11.胡安重新看了一下绳索,决定走过去。但因为某种原因,他又想起了搂着绳索渴死的旅行者,不敢向前走一步。考虑了几秒钟后,他吸了一口气,向前迈出了第一步,然后,又一步,直到剩下不到一米的距离,他伸出胳膊,用指尖轻轻地碰了一下绳索。“很软”。他想。12.胡安决定拉一下那条绳索。他用双手抓住绳索,使劲向下一拉,但是什么也没发生,绳索顶住了他的全部力量,于是他决定全身吊上去,他助跑,牢牢地楼着绳索纵身一跳,就像一个九岁的人猿泰山一样吊在了绳索上。13.胡安想起了一个小孩和三颗菜豆的故事,那个小孩在他家院子里种下了三颗菜豆,最后菜豆长成了一颗巨大的爬蔓植物,一直长到了
10、天上,那孩子顺着它爬上去,在顶端发现了一座城堡,里面满是财宝。但是真的是菜豆吗?菜豆不会长成爬蔓植物呀,真是个奇怪的故事。14.胡安学校的作业本上总是写满了老师的评语,说他是个非常不专心的孩子,喜欢在课堂上想入非非。现在胡安可给了所有那些老师一个理由了,在他眼前出现了一条悬空的神奇的绳- 4 -索。“我应该爬上去,我得看看这是什么。”他这样想着,开始攀着绳索向上爬。15.胡安爬到了十米高的时候,就害怕得不敢继续了,但是也没有勇气松开手,于是就停在了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的小手很疼,胳膊开始颤抖,他决定慢慢地滑到地面上去,然后从家里随便找个人来,让他看看这条绳索。但是他刚准备动一下,就感到绳索
11、开始下降。16突然,从很高的地方传来一声:砰胡安一下子掉在了地面上,绳索开始往他身上落,好像终于从固定它的地方松开了。17绳索不停地往胡安身上落,把胡安埋在里面形成了一座小山;胡安绝望地挪动着胳膊,这时他感到绳索湿透了他终于从里面钻了出来,一溜烟跑回了家。18父母不想听胡安解释,他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开始下着细雨;一顿惩罚后,他上楼回到自己的房间,透过窗户看着雨,无法讲述自己的奇遇。雨不停地下了三天三夜,胡安的父母决定停止度假回城去;胡安无法回到发现绳索的地方了,全家人都监视着他,同时全家人都受够了那场绵绵不绝的雨。似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那场雨的罪魁祸首19在绳索落地的地方,-大雨形成了一个湖
12、;随着时间的流逝,湖带来了植物,植物引来了动物,大草原变成了一个山谷;七十年后,那个被称为“拉坎提亚”的山谷里的湖成了当地河鳟最多的地方。最近一次我去那里,一边和孩子们在湖里游玩,一边与好几个钓鱼爱好者和渔夫一起钓着河鳟。但是一些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湖里的所有小艇上只有一个人没有在垂钓,那是一个老人,他看着沁凉的湖水,似乎在思念着什么,看了他好一会儿,我禁不住好奇心驱使,上前问他在找什么。20“我的绳索。”他回答道。(译林2010 年第 2期,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A.小说生动形象地塑造了胡安这个人物,运用了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他的性格特点。B
13、.小说主要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但结尾两段则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这样可以使故事更具有真实感。C.作者在小说第 13,14段交代胡安决定爬上绳索的动因,是为了进一步表现胡安喜欢幻想的性格,是为了展现胡安的行为很怪异。D.小说中的“绳索”象征意义丰富,既象征着成人缺失的童年好奇本能,也象征着人们向往的某种奇迹或理想等内容5.小说主人公胡安这“一条绳索”的探究与追寻,展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 -答:_。6.七十年后胡安仍在寻找他的绳索,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样结尾的妙处。(6 分)答:_。(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题。材料
14、一【本报北京 2月 14日电(记者李韵)】日前,文化部在其官网首页发布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报告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五年来,各地落实情况喜忧参半。2011年 6月 1日,非遗法正式实施。为掌握法律实施五年来的落实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文化部于 2016年组织开展了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并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评估。评估报告显示,截至 2016年 8月 31日,全国有 24个省(区、市颁布了非遗的地方性法规共72部。其中,17 个省区、市)的省级法规是在非遗法实施后制定的。但是,从
15、全国范围看,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海南省、四川省、青海省7省区、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性法规尚未出台,立法工作亟待推进。评估报告显示,2011 年至 2015年底,全国各省级财政累计投入 163731万元,有 10省(市)累计投入 5000万元以上。尽管五年来,各省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是依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各省普遍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截至 2016年,文化部命名了四批共 1986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批准公布了 14928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报告显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在世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惠州市 实验 中学 2019 届高三 语文 月月 考试题 答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