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龙口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烟台市龙口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山东省烟台市龙口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 10 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说明: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90 分钟。2请将第卷答案和第卷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第卷(选择题 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天地固然是化育万物之本,但如果万物不经君主圣人整治梳理,只能以散漫的形式存在,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由此可见,这一认识A. 是诸子学说趋向统一的体现B. 为专制制度
2、提供了有力支持C. 表明儒家思想得到普遍认同D. 意味着百家争鸣的基本结束【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反映了君主专制、圣人崇拜的思想,这为君主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故 B 正确;材料主张君主圣人整治梳理万物,没有反映诸子学说趋向统一,故 A 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思想并未得到普遍认同,故 C 错误;仅仅凭材料内容无法说明百家争鸣基本结束,而且百家争鸣结束于秦朝建立后,不是春秋战国时期,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 ,学
3、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君主专制的思想主张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材料信息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2.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这说明孟子A. 背离孔子理念2B. 具有民本思想C. 推崇德治主张D. 倡导人性本善【答案】B【解析】“爱护人民为先”是典型的民本思想,所以材料说明说明孟子具有民本思想,选 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孟子不背离孔子理念,选项 A 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推崇德治主张的是孔子,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不涉及人性本善,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
4、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史实的备选项。3.论语中, “仁”字出现六十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孔子赋予“仁”以不同的概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自我克制,可算作仁或者接近于仁;出于环境的需要,一个人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叫做杀身以成仁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仁的学说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 孔子主张优先解决人生实际问题C. 体现了儒家思想广泛的群众基础D. 仁的学说具有丰富的层次和内涵【答案】D【解析】【详解】孔子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自我克制” “一个人牺牲自己的生命”都作为“仁”的思想的不同表现,说明孔子理论体系中仁的学说具有丰富的层次和内涵。故答案为 D 项。仁的学说在当时没有能够成
5、为社会主流思想,排除 A 项;孔子论述的是道德信仰问题,B 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儒家思想在当时不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 C 项。4.东汉末年,道教创始人后裔张鲁以“大道”名义所发布的大道家令戒强调谨守伦常,要求道民“当户户自相化以忠孝,父慈子孝”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儒学对佛道思想产生较大影响B. 儒学在道教冲击下趋时更新C. 道教官方化宣扬儒家伦理观念3D. 道教自我调适吸收儒家纲常【答案】D【解析】题干说的是东汉末年道教主张要谨守伦常,强调忠孝观念,这说明道教在自我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儒家伦理思想,故选 D;题干体现了儒家对道教思想的影响,但是没有对佛教的影响,故排除 A;题干说到
6、的是道教自身的思想更新,而不是儒学的,故排除 B;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当时没有成为官方化思想,故 C 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点睛:这一题考查准确表达的能力。准确表达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础能力,这一题就是考查考生准确表达的能力。表达不准确的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不符合史实,二是不符合逻辑,三是偷换概念。这一题中的 AB 属于偷换概念,C 属于不符合史实。5.下表是西汉公卿中儒学名师或师从名家的儒者(包括太学生)状况统计。这反映了两汉时期A. 学校教育以教授儒家经典为主B. 官吏群体的儒学水平不断提高C. 儒学并未取得思想的统治地位D. 官吏从政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答案】B【解析】【详解】表格显示从西
7、汉初年到东汉时期,博士、师从名师或入太学者、未任博士的名儒以及在文化状态可考公卿中所占比例都呈现上升趋势,可见由于汉代尊儒措施的实施,导4致汉朝从事官吏群体的儒学水平不断提高,故 B 项正确;表格没有体现出儒家经典作为学校教育的教科书,故 A 项错误;西汉汉武帝时期,儒学就取得了独尊地位,故 C 项错误;材料只能说明官吏儒学水平提高,不能反映出综合素质的提升,故 D 项错误。6.东汉献帝时,就重臣伏完与其女(系汉献帝的皇后)相见的礼仪展开争论,最后采纳郑玄意见:伏完公事时从臣礼,皇后在私下场合从子礼。郑玄之议为后世所沿用,并在 1123 年高丽(今朝鲜)类似争议中被引为案例,成功逼迫仁宗外祖、
8、权臣李资请谦让步遵从。这表明A. 礼乐制度发扬光大 B. 中朝关系源远流长C. 君臣矛盾得以化解 D. 儒家伦理影响深远【答案】D【解析】儒家思想讲究君臣、父子等三纲五常的等级秩序理论,材料“伏完公事时从臣礼,皇后在私下场合从子礼” “逼迫仁宗外祖、权臣李资请谦让步遵从”显然都是受到儒家君臣观和家庭伦理观的影响,故 D 项正确;材料中论述的不是礼乐制度信息,故 A 项错误;材料论述的不是中朝关系问题,故 B 项错误;君臣矛盾不是材料论述主旨,故 C 项错误。7.汉武帝时, 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据此可知,两汉用儒家思想判案A
9、. 否定了先秦以来以法治国的理念B. 标志着儒家独尊的封建正统地位确立C. 使法律丧失调整社会矛盾的作用D. 有利于发挥以法促善的社会教化功能【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汉代法律儒家化,以德教为主,兴办学校,提倡儒家教育,以教育和法律的手段相互补充,减少肉刑,给犯罪者以改过机会,两汉用儒家思想判案正是发挥以法促善的社会教化功能,故 D 正确;A 材料无法体现,排除;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儒家独尊的封建正统地位确立,B 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汉朝重视以法促善的社会教化功能,并没有使法律丧失调整社会矛盾的作用,C 错误。8.南宋时期,儒学家陈亮主张“以利和义,不以义抑利” ,反对朱
10、熹空谈义理,强调以民为本,坚持改革政弊,考求历代国家的成败兴亡、典章制度的兴废,希望以此寻出振兴南宋,5转弱为强的途径。这说明A. 朱熹之理学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B. 儒学内部开始出现分歧C. 儒学具有经世致用之内涵D. 孟子学说备受宋儒推崇【答案】C【解析】南宋儒学家反对空谈心性,主张改革期望振兴南宋,说明当时的儒学家具有经世致用的思想内涵,故 C 项正确;朱熹的思想仍然是官方正统儒学思想,故 A 项错误;材料中不是说明儒学分歧产生,主要是探讨儒学的功用,故 B 项错误;材料是借助古代儒家思想主张来救世,故 D 项错误。9.明中叶以后,王守仁标榜“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这引发了士大
11、夫对君主圣贤偶像的怀疑,此后有些士大夫们一反陈规旧说,指责论语 、直斥六经,张扬个性。这A. 强调了人的自我价值B. 是西学东渐的产物C. 表达了民主政治诉求D. 是理学思想的创新【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反映了人人心中都有良知的思想主张。材料“指责论语 、直斥六经,张扬个性”反映了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批判,对人性的宣扬,这些主张都突出了人的自我价值,故 A 正确;西学东渐指西方文明向中国传播,材料未涉及此问题,故 B 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民主政治的主张要求,故 C 错误;“愚妇与圣人同直斥六经,张扬个性”体现了对传统理学的批判,而不是创新,故 D 错误。故选A。
12、10.南宋孝宗年间,左相陈俊卿向孝宗皇帝上奏,直言其“臣不敢改词以迎合意指,不敢依违 以规免罪戾,不敢侥幸以上误国事,惟陛下察之。 ”此举A. 体现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 B. 履行了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责C. 意在规劝孝宗皇帝遵守法律 D. 反映了君臣之间的权力之争【答案】A6【解析】“臣不敢改词以迎合意指,不敢侥幸以上误国事,惟陛下察之”说明陈俊卿从国家大局出发,为国家前途命运着想,体现出了社会责任感的意识,故 A 项正确;丞相不符合具体的监察事务,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是丞相不想迎合皇帝的意愿,不是规劝孝宗皇帝遵守法律,故 C 项错误;丞相并没有对皇权进行争夺,故 D 项错误。点睛:宋明理学重
13、视主观意志的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品格起了积极作用。11.唐代中期后,儒学领城出现了一批“异偶”(出自旧唐书)思潮,对以前的儒家经典和圣言提出了怀疑和批判,如史学家刘知几就在其通史中首次倡言“六经皆史” 。这说明唐代A. 儒学主流地位严重动摇 B. 学术氛围比较宽松C. 儒学的发展趋向平民化 D. 儒学信仰有待于重构【答案】D【解析】唐代佛教发展,冲击了儒学正统地位,儒学“异偶”以及“提出了怀疑和批判”说明传统儒学出现了危机,有待于信仰的重建,故 D 项正确;儒学受到批判,但并不能说明儒学主流地位的动摇,故 A 项错误;材料论
14、述儒学危机,并不是学术氛围的宽松,故 B 项错误;儒学发展一直属于精英基层,儒学平民化是在南宋以后,故 C 项错误。12.理学家朱赢撰修家礼 ,编辑增损吕氏乡约 ,制定了一整套宗法伦理的繁文缛节,涉及到祠堂族田、祭祀家法家礼等民间家族制度的主要内容。朱赢的这一做法A. 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B. 标志理学成为官方哲学C. 促进儒学的世俗化 D. 实现乡村基层自主管理【答案】C【解析】理学家朱赢撰修家礼 ,编辑增损吕氏乡约 ,把理学思想融入家礼和增损吕氏乡约中,促进儒学的世俗化,故 C 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理学家朱赢撰修家礼 ,编辑增损吕氏乡约扼杀人的自然欲求,排除 A;宋明时期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
15、学,并非以理学家朱赢撰修家礼 ,编辑增损吕氏乡约为标志,B 错误;家礼和增损吕氏乡约主要涉及民间家族制度的主要内容,无法体现乡村基层自主管理,D 错误。13.王阳明提出人人皆有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7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他还提出“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不必以孔丘和朱熹的语录为真理” 。由此可知王阳明A. 注重道德实践 B. 提倡心性修养C. 强调重义轻利 D. 批判虚假说教【答案】B【解析】由“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可知,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本身具有的,由“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不必以孔丘和朱熹的语录为
16、真理”可知,他认为人应该尊重自己内心的想法,而不必受制于圣人或者他人,综上所述,B 符合题意,故选 B;题干中没有强调实践,而是强调内心自然存在的良知问题,故排除 A;题干没有关于义和利的关系探讨,故排除 C;D 在题干中没有提及,故排除 D。14.在明神宗册立太子的问题上,士大夫群体始终反对神宗将个人意愿(不立长子)凌驾于礼法之上,为此与神宗争吵长达 15 年。期间无数大臣被斥被贬被杖,但最后还是以立长子为太子而告终,史称“国本之争” 。这表明A. 专制皇权日益膨胀B. 群臣思想保守顽固C. 传统文化力量强大D. 改革面临政治风险【答案】C【解析】“国本之争”中明神宗最终妥协主要还是因为受到
17、传统嫡长子继承制及宗法关系的影响,故 C 项符合题意。根据“国本之争”的最终结局可以得知,皇权受到一定的制约,与 A 项不符。大臣的思想是否保守与材料无关,故排除 B 项。材料中并未涉及改革的问题,故排除 D 项。15.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应予以改革,强调治理天下成功的标准应当是广大百姓的快乐与否。由此可知,当时中国A. 儒学统治地位已动摇B. 儒学出现了趋时更新C. 正在酝酿着社会转型D. 君主专制逐渐被削弱8【答案】B【解析】儒学统治地位动摇于新文化运动时,故 A 与史实不符,故排除;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应该予以改革,应以百姓的快乐与否作为成功治理天下的标准,这是对儒家传统
18、民本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故选 B;黄宗羲的观点在当时君主专制强化的背景下属于非主流思想,不能仅凭他的一个主张就推论出中国当时正酝酿着社会转型,故排除 C;D 不符合史实,因为当时君主专制是被强化的状态,故排除 D。16.李贽的思想特别朴实,接地气,说出人世诸多真相,可谓“童言无忌” ,而著名的“童心说”正是他提出的。他说:“夫童心者,真心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下列关于李贽这种思想的解读,正确的是A. 背离了传统的儒家思想 B. 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C. 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D. 体现了发展独立个性的愿望【答案】D【解析】李贽属于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他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
19、说” ,在诗文写作方面,也主张真心,反对摩古之风,这种思想是并没有背离传统的儒家思想,而是其继承和发展,故排除 A;题干的主张没法反映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当时中国刚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故排除 B;李贽的思想与统治者的思想专制是不一致的,故 C 不符合史实;李贽的思想特立独行,具有自己的个性和独立思考,故选 D。17.明代思想家顾炎式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人也。 ”其中“败坏”的主要含义是指A. 学术研究脱离实际B. 人们思想受到严格限制和禁锢C. 涉猎范围空前狭小D. 读书人的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顾炎武抨击八股取士,结合所学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烟台市 龙口 第一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 10 月月 考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