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9届高三物理10月单元检测(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9届高三物理10月单元检测(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9届高三物理10月单元检测(月考)试题(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 2019 届高三物理 10 月单元检测(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 1.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B. 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C. 物体做变速率曲线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改变D. 物体做变速率圆周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圆心【答案】B【解析】【详解】A. 惯性是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速度方向改变,故 A 错误;B.任何
2、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都将保持原来运动状态(即速度)同一直线运动,故B 正确;C. 物体做变速率曲线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不一定改变,如平抛运动,故 C 错误;D.物体做变速率圆周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不指向圆心,垂直速度方向的分力改变速度的方向,平行速度方向的力改变力的大小,故 D 错误。故选:B2.如图所示,电动小船从 A 码头出发渡河,渡河过程中小船相对水的速度大小一定。已知河宽为 d,河水流速恒定,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船头垂直河岸方向渡河,则渡河时间最短B. 若船头垂直河岸方向渡河则渡河位移最短C. 无论船头指向何方,则船不可能到达正对岸的 B 点D. 无论
3、船头指向何方,渡河的最短位移都不可能为 d【答案】A2【解析】【详解】AB. 若船头垂直河岸方向渡河,则渡河时间最短,故 A 正确,B 错误;CD.如果小船相对水的速度大于水流的速度,船头指向上游某一方向,可能垂直河岸渡河,渡河的最短位移为 d,故 C 错误,D 错误。故选:A3.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 m 的物块 A 和 B 通过一轻弹簧连接,并放置于倾角为 的光滑固定斜面上,用一轻绳一端连接 B,另一端固定在墙上,绳与斜面平行,物块 A 和 B 静止。突然剪断轻绳的瞬间,设 A、B 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A和 aB, (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 g) ( )A. aA = 0,a B
4、 = 2gsin B. a A =gsin,a B =2gsinC. aA =0,a B = gsin D. a A= aB = gsin【答案】A【解析】【详解】开始系统静止,由平衡条件得,对 A:T=mgsin,对 B:F 绳 =T+mgsin,细线被烧断的瞬间,细线的拉力立即减为零,但弹簧的弹力不发生改变,则 A 受力情况未变,A所受合外力为零,加速度为零,即:a A=0;对 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故选 A。【点睛】该题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直接应用,本题要注意细线被烧断的瞬间,细线的拉力立即减为零,但弹簧的弹力不发生瞬间改变,该题难度适中4.如图为湖边一倾角为 30的大坝的横截面示意图,水
5、面与大坝的交点为 O,一人站在 A点处以速度 v0沿水平方向扔小石块,已知 AO40m,忽略人的身高,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A. 若 v018m/s,则石块可以落入水中B. 若 v020m/s,则石块不能落入水中C. 若石块能落入水中,则 v0越大,落水时速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大D. 若石块不能落入水中,则 v0越大,落到斜面上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越大【答案】A【解析】小球落在 O 点下落的高度 h=40 m=20m,则运动的时间 ,初速度, ,可知石块可以落入水中,故 A 正确,B 错误。若石块能落入水中,下落的高度一定,竖直分速度一定,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知,tan=,初
6、速度越大,落水时速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小,故 C 错误。石块不能落在水中,石块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的比值是定值,有 tan= ,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4tan ,可知 tan=2tan,因为 一定,则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一定,可知石块落到斜面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一定,与初速度无关。故 D 错误。故选 A。5.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物体(物体与弹簧不连接),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 F 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拉力 F 与物体位移 x 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g10 m/s 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7、 5 m/s2B.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7.5 N/cmC. 物体的质量为 3 kg D. 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答案】A【解析】A、 B、 C、 刚开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和弹力二力平衡,有 ,拉力 为 时,弹簧弹力和重力平衡,合力等于拉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物体与弹簧分离后,拉力 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代入数据解得:, , ,故 B 错误,C 错误,A 正确;D、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弹簧恢复原长,故 D 错误。点睛:物体一直匀加速上升,从图象可以看出,物体与弹簧分离后,拉力为 ;刚开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和弹力二力平衡;拉力为 时,弹簧弹力和重力平衡,合力等
8、于拉力,弹簧压缩量为 ,根据以上条件列式分析即可。6.如图所示为一种“滚轮平盘无级变速器”的示意图,它由固定于主动轴上的平盘和可随从动轴移动的圆柱形滚轮组成,由于摩擦的作用,当平盘转动时,滚轮就会跟着转动如果认为滚轮不会打滑,那么主动轴转速 n1、从动轴转速 n2、滚轮半径 r 以及滚轮中心到主动轴轴线的距离 x 之间的关系是( )5A. n2n 1 B. n2n 1C. n2n 1 D. n2n 1【答案】A【解析】【分析】滚轮不会打滑,滚轮边缘与主动轮接触处的线速度大小相等滚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为v1=2 n2r,滚轮与主动轮接触处的线速度大小 v2=2 n1x,联立求解 n1、 n2、 r
9、 以及 x 之间的关系【详解】从动轴的转速 n2、滚轮半径 r,则滚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为 v1=2 n2r,滚轮与主动轮接触处的线速度大小 v2=2 n1x根据 v1=v2,得 2 n2r=2 n1x,解得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抓住滚轮与主动轮接触处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关系,运用圆周运动的规律解答7.有 a、b、c、d 四颗地球卫星,a 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b 处于地面附近的近地轨道上正常运动,c 是地球同步卫星,d 是高空探测卫星,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所示,则有( )A. a 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gB. b 在相同时间内转
10、过的弧长最长C. c 在 4 小时内转过的圆心角是 /6D. d 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 20 小时【答案】B【解析】6同步卫星的周期必须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相同,则知 a 与 c 的角速度相同,根据a= 2r 知,c 的向心加速度大于 a 的向心加速度。由 G =mg,解得:g= ,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则 c 的向心加速度小于 b 的向心加速度,而 b 的向心加速度约为 g,a 的向心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 g。故 A 错误;由 ,解得: ,卫星的半径 r 越大,速度 v 越小,所以 b 的速度最大,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故B 正确;c 是地球同步卫星,周期是 24h,
11、则 c 在 4h 内转过的圆心角是 ,故 C 错误;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 =k 可知:卫星的半径 r 越大,周期 T 越大,所以 d 的运动周期大于 c 的周期 24h,有不可能是 20h。故 D 错误;故选 B。8.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的长度 L=6m,皮带轮以速度 v 顺时针匀速转动,传送带的左端与一光滑圆弧槽末端相切,现有一质量为 1kg 的物体(视为质点) ,从高 h=1.25m 处 O 点无初速度下滑,物体从 A 点滑上传送带,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g 取 10m/s2,保持物体下落的高度不变,改变皮带轮的速度 v,则物体到达传送带另一端的速度 vB随 v的变化图线是
12、( )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动能定理得,mgh= ,解得 v= = 物块在传送带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a=g=2m/s 2,7若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到达 B 点的速度m/s=1m/s若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达到 B 点的速度 m/s=7m/s知传送带的速度 v1m/s 时,物体到达 B 点的速度为 1m/s传送带的速度 v7m/s 时,物体到达 B 点的速度为 7m/s若传送带的速度 1m/sv5m/s,将先做匀减速运动,达到传送带速度后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传送带速度 5m/sv7m/s,将先做匀加速运动,达到传送带速度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A 正确
13、,B、C、D 错误故选 A9.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 m 的小木块 a 和 b(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 a 与转轴OO的距离为 l, b 与转轴的距离为 2l,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 k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用 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一定比 a 先开始滑动B. a、 b 所受的摩擦力始终相等C. 是 b 开始滑动的临界角速度D. 当 时, a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kmg【答案】AC【解析】【分析】木块随圆盘一起转动,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而所需要的向心力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半径和角速度决定。当圆盘转速
14、增大时,提供的静摩擦力随之而增大。当需要的向心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开始滑动。因此是否滑动与质量无关,是由半径大小决定。【详解】A、B 两个木块的最大静摩擦力相等木块随圆盘一起转动,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8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木块所受的静摩擦力 ,m、 相等,则 ,所以 b 所受的静摩擦力大于 a 的静摩擦力,当圆盘的角速度增大时 b 的静摩擦力先达到最大值,所以 b 一定比 a 先开始滑动,故 A 正确;在发生相对滑动前,角速度相等,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即,由于 b 的半径大,所以发生相对滑动前 b 的静摩擦力大,故 B 错误;对 b 木块,当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时木块开始滑动,即 ,解得
15、: ,故 C 正确;对 a 木块,当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时木块开始滑动,即 ,解得: ,当 时,结合 C 项解析知,木块 b 已经相对圆盘滑动,而,说明当 时,木块 a 达到临界状态,摩擦力还没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故 D 错误。故选 AC。【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木块的受力,明确木块做圆周运动时,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把握住临界条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由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解答.10.一个质量为 M2 kg 的小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木板上放着一个质量为 m1 kg 的小物体,它被一根水平方向上压缩了的弹簧推着静止在木板上,这时弹簧的弹力为 2 N。现沿水平向左的方向对小木板施以作用力,使
16、木板由静止开始运动起来,运动中力 F由 0 逐渐增加到 9 N,以下说法正确的( )A. 物体与小木板先保持相对静止一会,后相对滑动B.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直减小C. 当力 F 增大到 6 N 时,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D. 小木板受到 9 N 的拉力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1 N【答案】CD【解析】【详解】A. 由题,当弹簧的弹力是 2N 向右时,物体仍然静止在木板上,所以物体与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要大于等于 2N.若要使物体相对于木板向右滑动,则物体受到的木板9的摩擦力至少要大于等于 2N,方向向左,即物体受到的合力至少向左 4N 的力,物体的加速度为:a=F 合 /m=4/1=4m/s2同
17、时,物体与木板有相对运动时,木板的加速度要大于物体的加速度,当二者相等时,为最小拉力。则有:Fm=(M+m)a=(2+1)4=12N即只有在拉力大于 12N 时,物体才能相对于木板滑动,所以在拉力小于 9N 时,物体相对于木板静止。故 A 错误;B. C. 若物体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恰好为 0,则物体只受到弹簧的弹力的作用,此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f/m=2/1=2m/s 2由于物体始终相对于木板静止,所以此时整体在水平方向的受力为:F0=(M+m)a=(2+1)2=6N所以:当力 F 增大到 6N 时,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则拉力小于 6N 之前,摩擦力随拉力 F 的增大而减小,当拉力大于 6N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枣庄市 第八 中学 校区 2019 届高三 物理 10 单元 检测 月考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