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巢湖市柘皋中学 2017-2018-2 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下列对物质认识正确的有( )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物质是对一切现象共性的反映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 B. C. D. 【答案】C【解析】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故符合题意,可以入选;说法错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
2、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是对万事万物的概括与总结,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C。考点:哲学的物质概念【名师点睛】哲学中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物质 物质的具体形态区别物质所概括和抽象的是具体物质形态的共同特征。物质是不生不灭、永恒存在的。物质是一个共性问题,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具备物质的唯一特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具体的物质形态是有生有灭的。具体的物质形态是个性问题,看得见、摸得着- 2 -联系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关系。物质是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概括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如果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物质。可见物质只存在于具体
3、的物质形态中,而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2. 某校中学生开展了“珍惜水、保护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签名活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因为( )A.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B. 人类的破坏活动使自然界失去了客观性C.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D. 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答案】A【解析】自然界的事物都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故要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A 适合题意;自然界是客观的,B 错误;C、D 说法正确但不是本题的原因,排除。3. 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
4、,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这说明( )A. 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B.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C. 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D.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这说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B 适合题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A 错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C 错误;D 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排除。【点睛】物质的唯一特性与固有属性- 3 -物
5、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从物质本质上讲的,是相对于人的意识、精神而言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指物质存在的状态是怎样的,是怎样存在的,或者说“客观实在”本身有哪些属性。4.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诗中有“遥看瀑布挂前川”一句,后人评说其意境全在“挂”字上,因为一个“挂”字道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 )A.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 动者恒动,静者恒静C. 动即是静,静即是动 D. 方静方动,方动方静【答案】A5. 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A.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 世界上不存在
6、脱离运动的物质C.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 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答案】A【解析】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说明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A 正确;B、C 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 说法错误,运动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6. 荀子王制指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这启示我们( )A.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B. 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规律C.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4 -D. 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忽视客观规律【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本题需要学生准确
7、把握题干主旨,结合教材所学,选出答案。题干中“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强调要尊重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成功,C 正确;A 本身正确,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A;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不能创造、消灭规律,忽视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BD 说法错误。故选 C。7. 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 2.0 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我国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相继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由此可见( )A.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B. 正确意识推动事物的发展C.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D. 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答案】C【解析】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 2.0
8、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我国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相继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这说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 适合题意,排除 D;A、B 本身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8. 对意识的认识是多角度的。下列属于从意识的内容角度看的是( )A.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B.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C.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5 -【答案】D【解析】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
9、果。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这是从意识的内容角度分析,D 适合题意;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A 不合题意;B 是意识的产生,不适合题意;C 是意识的生理基础,不适合题意。9. 华丽的东方古城,万象包罗的文化圣都,这些都令人对唐朝神往,渴望梦回唐朝。而去年年底上映的电影妖猫传则让我们领略到了千年前的大唐盛世,该片在视觉方面,一手打造唐城风貌,再现了华丽壮美的盛唐景象。宏伟高耸的城墙,气势磅礴的宫殿,行人如织的街道,一片繁华绚烂景象,都应了空海那句:“这才是真正的大唐风流” 。这说明( )A.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B.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
10、性C.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D. 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答案】A【解析】电影妖猫传让我们领略到了千年前的大唐盛世,该片在视觉方面,一手打造唐城风貌,再现了华丽壮美的盛唐景象。宏伟高耸的城墙,气势磅礴的宫殿,行人如织的街道,一片繁华绚烂景象,都应了空海那句:“这才是真正的大唐风流” 。这说明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A 适合题意;B、C 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D 错误。10. 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让无数听众落泪。听过“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 ”许
11、多在外的子女回到了父母身边或送来了对父母的问候。这佐证了( )A. 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B. 意识在特定条件下能决定和控制客观对象C. 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总是起积极的推动作用D.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答案】D- 6 -【解析】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人脑的机能,A 是错误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但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B 是错误的;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C 是错误的;材料中子女听歌后给父母送去问候说明了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故 D 适合题意。11. “人攀明月不可
12、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一千年前,诗人李白如此表达了不能登月的惆怅。今天,我们通过航天器传回的图片可以清晰地感受月亮的倩影,千年梦想变为现实。这主要说明( )A.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B.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C. 实践具有能动性D. 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答案】A【解析】题中材料“一千年前李白不能登月,而今天千年梦想变为现实” ,既说明了每一个时代人类的实践对象、范围、规模和方式,都受着当时的历史条件的制约;也说明了人类的实践是历史的发展着的。由此可见,B 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C 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故不能入选;D 选项表述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是客观实在性。故排除。本题选B。【考点
13、定位】实践的特点【名师点睛】正确理解实践的基本特点及其关系(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构成要素主体、手段和对象是客观的。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的手段是物质性的工具,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的这一特征体现了意识对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实践就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的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实践
14、的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 7 -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4)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12. 创客圈里有一句名言:再好的创意如果不能转化成现实产品,那也是垃圾。这种说法( )A. 否定了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B. 忽视了人类思维的创造性C. 强调了实践的直接现实性 D. 突出了运动的客观规律性【答案】C【解析】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再好的创
15、意如果不能转化成现实产品,那也是垃圾”强调了通过实践把我们头脑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存在,C 符合题意;实践是在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该观点没有否认意识的能动性和思维的创造性,AB 排除;材料没有体现运动的规律性,D 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定位】实践的特征、意识的作用、规律。【名师点睛】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13.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A. 主观性 B. 客观性C. 普遍性 D. 条件性【答案】B【解析】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B 项符合题意;ACD 项
16、均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 B。【点睛】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台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则是谬误。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14. 认识运动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B. 认识是一个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C. 认识受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制约永远不能达到真理D. 认识是一种在无限的反复中不断后退的过程- 8 -【答案】B【解析】题目中,认识运动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认识是一个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故 B 选项入
17、选。A 选项错误,该观点否认了认识的上升性。C 选项错误,认识运动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可以达到真理性的认识。D 选项中“不断后退”的表述错误。点睛:全面理解认识过程的特点及方法论要求(1)认识过程的特点认识具有反复性。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
18、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总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2)方法论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15. 在山西大同的塔山循环经济园区内,采煤过程中伴生的黑色高岭岩经过深加工后摇身一变,成了化妆品和陶瓷的重要原料,而发电厂排出的废料,也被用作水泥厂的原料。材料反映了( )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事物联系是创
19、造出来的矛盾双方是相互贯通的 主次矛盾是相互转化的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肢说法错误,联系是客观的,因此该说法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题肢与题意无关,故排除。山西大同的塔山循环经济园区,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合理利用,这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矛盾双方是相互贯通的,故题肢正确;故本题答案选 D。考点:联系的观点、矛盾的同一性- 9 -16.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综合交通通道为展开空间,依托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对域内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就能实
20、现质的飞跃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要把握事物的多样联系,积极创造事物间的自在联系注重各个要素的有机整合,可以发挥整体的最佳功能A. B. C. D. 【答案】C【解析】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域内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坚持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运用了系统优化的方法,符合题意;错误,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只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之一,并不是一定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自在事物的联系不是通过实践活动建立的,我们无法创造;故本题答案选 C。17. “手机养鱼种菜”这是中国(重庆)国际云计算博览会上展示的一项新技术。该
21、技术只需在农场或者鱼塘安装一个无线终端和传感器,就能和手机实现互联互通。当土壤出现干涸、鱼塘水质异常等情况发生时,用户不管身在何方,通过手机遥控田地或者鱼塘里的传感器,水龙头就会自动开启。这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 )要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创新意识把握联系的多样性,不能忽视事物的间接联系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题肢说法错误;题肢反映的是实践与认识,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范畴,不属于辩证法,故排除;“手机养鱼种菜”是一项新技术,通过手机遥控田地或者鱼塘里的传感器,水龙头就会自动开
22、启,说明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握联系多样性,故故题肢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 D。考点:联系的多样性、发展的观点18. “螃蟹效应”描述的是,用敞口藤篮来装螃蟹,一只螃蟹很容易爬出来。多装几只后,- 10 -因为相互扯后腿就没有一只能爬出来了。破解“螃蟹效应” ,对建设高效团队的启示有( )要注重系统内部的有序性要重视关键部分的决定性作用要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A. B. C. D. 【答案】B【解析】一只螃蟹很容易爬出来,多装几只后,相互扯后腿就没有一只能够爬出来了,这说明,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我们要注重系统内部结
23、构的有序性和优化趋向,正确处理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促使矛盾向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方向转化,符合题意;与题意无关,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B。19. “1001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 1%的错误导致 100%的失败。 “10010”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 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能状态关系整体的成败B. 整体决定部分,部分没有整体所具有的功能C. 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状态对整体起决定作用D. 部分与整体不可分割,离开部分的整体是不存在的【答案】C【解析】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巢湖市 中学 2017 _2018 年高 政治 下学 期期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