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育才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宁夏育才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育才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宁夏育才中学 2018-2019-1 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6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 4 分;第 712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很大的物体不能看成质点B. 若以河岸为参考系,在顺水漂流的船上行走的人可能是静止的C.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跟这段时间内它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D. 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
2、”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地面和山【答案】B【解析】【详解】只要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物体即可以看作质点;与物体的实际大小无关,A 错误;若以河岸为参考系,若人在船上以与船大小相等的速度,反向运动,则人可能相对河岸是静止的,B 正确;做直线运动的物体,若有往返现象,则位移大小与路程不相等,C 错误;作者和山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而作者认为自己静止不动,从而“看山恰似走来迎” ,故此现象选择的参考系是自己或者船与船上静止不动的物体。但实际上船是运动的,所谓是“船行”选择的参考系是河岸、山或者地球上相对地球静止不动的其它物体,D 错误2.在离地面足够高的地方以 20m/s 的初速度竖直
3、上抛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球速度大小变为 10m/s。此时( )A. 小球的位移方向一定向上 B. 小球的位移方向一定向下C. 小球的速度方向一定向上 D. 小球的速度方向一定向下【答案】A【解析】根据对称性可知,小球返回抛出点时速度是 20m/s,所以小球速度大小变为 10m/s 的位置一定在抛出点的上方,位移方向一定向上,故 A 正确,B 错误。竖直上抛运动是一种往复运动,上升和下降经过同一点位移相同,则小球的速度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故 CD 错误。故选 A。2点睛:要知道竖直上抛运动可以分成上升和下降两个过程分段研究,两个过程有对称性也可以看成一种有往复的匀减速直线运
4、动进行处理 3.某物体同时受到同一个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的作用,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坐标纸中每格边长表示 1N 的大小的力) ,该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大小正确的是( )A. 甲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 5NB. 乙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 2NC. 丙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 0D. 丁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 0【答案】AD【解析】试题分析: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三力合成可以先合成其中两个力,再与第三个力合成,也可用正交分解法先分解再合成对甲,先将 与 合成,然后再用勾股定理,求得合力等于 5 N,A 正确;对乙,先将 与沿水平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再合成,求得合力等于 5
5、 N,故 B 错误;对丙,可将 沿水平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正交分解,求得合力等于 6 N,C 错误;根据三角形法则,丁图中合力等于 0,D 正确4.一质点沿 x 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 t 图象如图所示,则A. 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0.5 m/sB.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0.5 m/s2C. 质点在 1 s 末速度为 2 m/s3D. 质点在第 1 s 内的位移大小为 2 m【答案】C【解析】由图得 ,即 ,根据 ,对比可得 , ,质点的加速度不变,说明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 1m/s,加速度为 2m/s2,AB 错误;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
6、 1s 末速度为 ,C 错误。质点在第 1s 内的位移大小 ,D 正确5. 如图所示,倾角为 的斜面体 C 置于水平面上,B 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 A 相连接,连接 B 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A、B、C 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A. 物块 B、C 间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B. 斜面体 C 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C. 水平面对 C 的支持力与 B、C 的总重力大小相等D. 不论 B、C 间摩擦力大小、方向如何,水平面对 C 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若绳子对 B 的拉力恰好等于 B 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则不受摩擦力,即摩擦力为零,A 错误;对 BC 构成的
7、整体分析可得,整体受到斜向上的拉力,该拉力在竖直方向上有分力,在水平向右方向上有分力,有相对地面向右运动的趋势,所以必须受到地面的给的向左摩擦力,水平面对 C 的支持力小于 B、C 的总重力,故 B、C 错误,D 正确。考点:考查了共点力平衡条件,力的合成与分解6.如图所示,t=0 时,质量为 0.5kg 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 B 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 B 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 ,最后停在 C 点测得每隔 2s 的三个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由此可知(重力加速度 g=10m/s2) ()4t/s 0 2 4 6v/(ms 1 ) 0 8 12 8A物体运动过
8、程中的最大速度为 12m/sBt=3s 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 B 点Ct=10s 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 C 点DA、B 间的距离大于 B、C 间的距离【答案】C【解析】根据表格可知物体下滑的加速度 a=4 m/s2,在水平面上的加速度为 ,如果第 4 s 在斜面上,由 可知速度为 16 m/s,由此可知第 4 s 末物体在平面上,最大速度是在 B 点,最大速度不是 12 m/s,A 错误;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为 t,到第 4 s 末在平面上运动时间为, , ,得 ,B 错误;第 6 s 末的速度是 8 m/s,到停下来还需的时间 , , ,所以到 C 点的时间为 10 s,C 正确;到达 B 点
9、的速度 ,由 得 ,D 错误。7.半圆柱体 P 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 MN.在半圆柱体 P 和MN 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 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纵截面图若用外力使 MN 保持竖直并且缓慢地向右移动,在 Q 落到地面以前,发现 P 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5A. MN 对 Q 的弹力逐渐减小B. Q 所受的合力始终为零C. P、Q 间的弹力逐渐增大D. 地面对 P 的摩擦力保持不变【答案】BC【解析】【分析】先对 Q 受力分析,受重力、 P 对 Q 的支持力和 MN 对 Q 的支持力,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出两个支持力
10、;再对 P、 Q 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地面支持力、 MN 挡板对其向左的支持力和地面对其向右的支持力,再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解【详解】先对 Q 受力分析,受重力、 P 对 Q 的支持力和 MN 对 Q 的支持力,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 ;再对 P、 Q 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地面支持力、 MN 挡板对其向左的支持力和地面对其向右的摩擦力,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 ,故 , MN 保持竖直且缓慢地向右移6动过程中,角不断变大,故 f 变大, N 不变, 变大, 变大, P、 Q 受到的合力为零,BC正确【点睛】整体法:以几个物体构成的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求解在许多问题中
11、用整体法比较方便,但整体法不能求解系统的内力隔离法:从系统中选取一部分(其中的一个物体或两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少于系统内物体的总个数)进行分析隔离法的原则是选取受力个数最少部分的来分析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有时在解答一个问题时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需要整体法与隔离法交叉使用1、当分析相互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整体的受力情况及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宜用整体法;而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或一个物体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时常用隔离法2、整体法和隔离法不是独立的,对一些较复杂问题,通常需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交替使用整体法和隔离法8.如图所示,倾角
12、37的斜面上有一木箱,木箱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现对木箱施加一拉力 F,使木箱沿着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设 F 的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为 ,在 从 0 逐渐增大到 60的过程中,木箱的速度保持不变,则 ( )A. F 先减小后增大B. F 先增大后减小C. 当 =30时,拉力 F 最小D. 当 =60时,拉力 F 最小【答案】AC【解析】【分析】对滑块受力分析,受拉力、重力、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并结合正交分解法列示分析即可【详解】对滑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7木箱沿着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平衡条件,合力为零;在平行斜面方向,有 ,在垂直斜面方向,有 ,其中 ,联立解得 ,故
13、F 先减小后增大,当 时,拉力 F 最小,A 正确【点睛】本题是平衡问题,关键是正确的受力分析,并根据平衡条件列示求解。利用正交分解方法解体的一般步骤:明确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建立直角坐标系,建立坐标系的原则是让尽可能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将不在坐标轴上的力正交分解;x 方向,y 方向分别列平衡方程求解9.如图所示,将力 F 分解为 F 1 和 F 2两个分力,已知 F 1的大小和 F 2与 F 之间的夹角,且 为锐角,则( )A. 当 F 1Fsin 时,一定有两解B. 当 F 1=Fsin 时,有唯一解C. 当 F 1Fsin 时,无解D. 当 FsinF 1F 时,一定有两解【答案】B
14、CD【解析】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由三角形定则知分力与合力可构成封闭三角形。当 F1Fsin 时,三个力不能构成封闭三角形,故不可能分解为这样的一对分力 F1和 F2,选项 C 正确;当 F1=Fsin 时,可构成唯一一个直角三角形,选项 B 正确;当 Fsin F 1F 时,F 1、F 2与 F 可构成两个矢量三角形,即有两解,选项 D 正确;对于选项 A,由于不能确定 F1是否8小于 F,结合前面的分析知,选项 A 错误。10.如图所示,质量为 m2的木块在质量为 m1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 F 的作用而向右滑动,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长木板件的动摩擦因数为 2,木板与地面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宁夏 育才 中学 2019 届高三 物理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