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中考数学综合能力提升练习(含解析)苏科版.doc
《备战2019年中考数学综合能力提升练习(含解析)苏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19年中考数学综合能力提升练习(含解析)苏科版.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综合能力提升练习(含解析)一、单选题1.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为 1:4,则它们的周长之比为( ) A. 1:2 B. 2:1 C. 1:4 D. 4:1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3 B. =2 C. =3 D. 3 2=93.不等式组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A. B. C. D. 4.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 = B. -= C. x3x5=x15 D. x11x6=x55.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 60“,应先假设这个三角形中( ) A. 有一个内角小于 60 B. 每一个内角都小于 60C. 有一个内角大于 60 D. 每一个内角都大于 6026
2、.下面图形中为圆柱的是( ) A. B. C. D. 7.要使式子 有意义,则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8.一次函数 y1=kx+b 与 y2=x+a 的图象如图,则下列结论:k0;a0;当 x1 时,y20;当 x3 时,y 1y 2中正确的个数是( )A. 0 B. 1 C. 2 D. 39.把多项式-8a 2b3c+16a2b2c2-24a3bc3分解因式,应提的公因式是( ) A. -8a2bc B. 2a2b2c3 C. -4abc D. 24a3b3c310.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 5 个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小球,其中黄球 2 个,红球 1 个,白球 2 个,
3、“从中任意摸出 3 个球,它们的颜色相同” ,这一事件是() A. 必然事件 B. 不可能事件 C.随机事件 D. 确定事件二、填空题11.比较大小:- _- 12.抛物线 y=ax2+bx+c(a,b,c 为常数,且 a0)经过点(1,0)和(m,0) ,且1m2,当 x1 时,y 随着 x 的增大而减小下列结论:abc0;a+b0;若点 A(3,y 1) ,点 B(3,y 2)都在抛物线上,则 y1y 2;3a(m1)+b=0;若 c1,则 b24ac4a其中结论错误的是_ (只填写序号) 13.点 M(2,3)关于 y 轴对称的对称点 N 的坐标是_ 14.点 P(2,3)关于直线 y=
4、1 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 15.关于 x、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为_ 16.4 是_的算术平方根 17.从一个 n 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若把这个多边形分割成 6 个三角形,则 n 的值是_ 三、计算题18.计算: (1)2 + (2) 2 + (3) (2 1 ) 2+ 19.计算 (1)计算: | 2| 4cos30; (2)化简:(a1) . 20.先化简: ; 再在不等式组 的整数解中选取一个合适的解作为 a 的取值,代入求值. 21.你见过像 , 这样的根式吗?这一类根式叫做复合二次根式。有一些复合二次根式可以化简,如: = = = = -1,请用上述
5、方法化简: 22. (1)计算:2 4 (2)解方程: (3)已知:A=x 25x,B=3x 2+2x6,求 3AB 的值,其中 x=2 4四、解答题23.如图,在ABC 和DCB 中,AC 与 BD 交于点 E,且 AC=BD,AB=CD.(1)求证:ABCDCB;(2)若AEB=70,求EBC 的度数. 24.已知|a|=3,|b|=2,且 ab,求 a+b 的值 五、综合题25.中学生带手机上学的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为此某记者随机调查了某市城区若干名中学生家长对这种现象的态度(态度分为:A无所谓;B基本赞成;C赞成;D反对) 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频数折线统计图 1 和扇形统计图 2(
6、不完整) 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此次抽样调查中,共调查了_名中学生家长; (2)先求出 C 类型的人数,然后将图 1 中的折线图补充完整; (3)根据抽样调查结果,请你估计该市区 6000 名中学生家长中有多少名家长持反对态度?26.如图 1,将边长为 1 的正方形 ABCD 压扁为边长为 1 的菱形 ABCD在菱形 ABCD 中,A的大小为 ,面积记为 S(1)请补全表: 3045 60 90120 135150S _ _ 1 _ _(2)填空:由(1)可以发现单位正方形在压扁的过程中,菱形的面积随着A 大小的变化而变化,不妨把单位菱形的面积 S 记为 S() 例如:当
7、 =30时,S=S(30)= 5;当 =135时,S=S= 由上表可以得到 S(60)=S(_) ;S(30)=S(_) ,由此可以归纳出 S()=(_) (3)两块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板按图 2 的方式放置,AD= ,AOB=,试探究图中两个带阴影的三角形面积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注:可以利用(2)中的结论) 6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 【解答】解: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为 1:4,它们的相似比为 1:2,它们的周长之比为 1:2故选 A【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求得其相似比,又由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即可求
8、得答案2.【答案】C 【考点】立方根 【解析】根据立方根以及算术平方根的知识,结合各选项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 =3,故本选项错误;B、 =2,故本选项错误;C、 =3,故本选项正确;D、3 2=9,故本选项错误;故选 C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以及立方根的知识,掌握算术平方根及立方根是关键3.【答案】B 【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析】 【分析】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先求出不等式组中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利用口诀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无解) 。因此,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的方法: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
9、示出来(,向右画;,向左画) ,数轴上的点把数轴分成若干段,如果数轴的某一段上面表示解集的线的条数与不等式的个数一样,那么这段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几个就要几个。在表示解集时“” , “”要用实心圆点表示;“” , “”要用空心圆点表示。因此,不等式组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B.故选 B4.【答案】D 【考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解析】 【解答】解:A、 = , 原式计算错误,故本选项错误;7B、 - = , 原式计算错误,故本选项错误;C、x 3x5=x8 , 原式计算错误,故本选项错误;D、x 11x6=x5 , 原式计算正确,故本选项正确故选 D【分析】结
10、合选项分别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二次根式的减法运算、同底数幂的乘法和除法运算,然后选择正确选项5.【答案】B 【考点】反证法 【解析】 【分析】反证法的第一步是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据此可以得到答案。【解答】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 60”,应先假设这个三角形中每一个内角都小于 60.故选 B.【点评】解此题关键要懂得反证法的意义及步骤。反证法的步骤是:(1)假设结论不成立;(2)从假设出发推出矛盾;(3)假设不成立,则结论成立。在假设结论不成立时要注意考虑结论的反面所有可能的情况,如果只有一种,那么否定一种就可以了,如果有多种情况,则必须一一否定。6.【答案】D 【考点】
11、认识立体图形 【解析】 【解答】解:由圆柱的特征可知,D 是圆柱故选:D【分析】根据圆柱的特征是:圆柱的上、下底面是相等的圆,侧面是一个曲面,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上下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据此判断即可7.【答案】D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解析】 【分析】由题意分析可知,此题中的基本运算得到, ,故选 D【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完成8.【答案】B 【考点】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 【解析】 【解答】一次函数 y1=kx+b 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k0,所以正确;一次函数 y2=x+a 的
12、图象与 y 轴的交点在 x 轴下方,a0,所以错误;当 x+a0 时,y 20,即 x-a,所以错误;x3 时,一次函数 y1=kx+b 的图象都在函数 y2=x+a 的图象上方,y 1y 2 , 所以错误故选 B8【 分析 】 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对进行判断;利用 x+a0 时,y 20 对进行判断;当x3 时,根据两函数图象的位置对进行判断本题考查了两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就是由这两条直线相对应的一次函数表达式所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若两条直线是平行的关系,那么他们的自变量系数相同,即 k 值相同9.【答案】A 【考点】公因式 【解析】【解答】-8a 2b3c+16a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战 2019 年中 数学 综合 能力 提升 练习 解析 苏科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