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8-2019年高中语文上学期《识记、理解古代文化常识》教学设计.doc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8-2019年高中语文上学期《识记、理解古代文化常识》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8-2019年高中语文上学期《识记、理解古代文化常识》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识记、理解古代文化常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明确考试大纲要求,把握命题方向,熟悉高考题型二、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常见的答题技巧和方法三、识记、理解、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教学重点】一、明确考试大纲要求二、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常见的答题技巧和方法三、识记、理解、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教学难点】一、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常见的答题技巧和方法二、识记、理解、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环节和内容】一、新课导入古代文化常识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设置了一个考题,分值 3 分,同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也有利于我们读懂文言文,为此,我们必须识记、理解、掌握必要的文化常识。二、明确考试大
2、纲要求考试大纲明确规定: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文化常识题重在考查识记能力,但由于该考点所考查的词语是从文言材料中引发出来的,故兼考理解和推断能力。对于这一考点的复习,我们先从高考题对文化常识的考查入手,分析高考涉及的考查点,明确备考方向。然后在重视平时积累的基础上,灵活掌握必要的答题方法。三、感悟高考真题,明确命题方向题型一 依托文言文本考查说明 选项须根据文中语境才能判断的提供“文中语境”;无须语境即可判断的,不再提供“文中语境”。1(2017全国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
3、不常用。(文中语境: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文中语境: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解析:选 B “它与血亲有同有异一部分”错。姻亲是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血亲是基于血统关系的亲属。二者性质完全不同。2(2017全国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新
4、任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2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文中语境: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文中语境: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
5、师”,现代泛指首都。解析:选 B 速览 4 个选项所考查的古文化常识,其中“下车”可联系教材张衡传中的“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京师”可联系历史以及教材张衡传中的“游于三辅,因入京师”,直接判断解释正确。这样就排除 A、D 两项。“收考”通过语境还是不好确定,但是“车驾”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就是加点处“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第二处是文末“憙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很明显“车驾”用作了帝王的称呼,所以使用正确,由此可判定“收考”理解错误。B 项,“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错,这是对“考”字的误解。这里的“收考”指拘捕拷问。“考”通“拷”,是“拷问”之意。3(2
6、017江苏高考)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江左:文中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左即江东。(文中语境:谢侍郎墉提学江左,特取先生为拔贡生。)B三代:文中指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古人参加科举考试须如实填报三代履历。(文中语境:乃博考三代典礼,至于文字训诂、名物象数,益以论撰之文,为述学内外篇。)C菽水:豆和水,指粗茶淡饭。多形容清贫者对长辈的供养,如成语“菽水承欢”。(文中语境:事母以孝闻,贫无菽水,则卖文以养。)D趋庭:论语中有孔鲤“趋而过庭”的记载,后世将子承父教称为“趋庭”。解析:选 B 历史上的“三代”一般指夏、商、周三代
7、。4(2016全国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文中语境: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解析:选 C 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涉及古代官职、君主制度、古国情况等。“有司”在文中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而不是指朝廷中的各级官员。5(2016全国卷)下列
8、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文中语境:以久次当擢京卿,累寝不下,遂移疾归。)3解析:选 D D 项,“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6(2016全国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
9、、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B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文中语境:会户部尚书孙交亦以守正见忤,遂矫旨令二人致仕。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D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文中语境:见 C 项。)解析:选 A A 项,“礼部”,在明代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四司,分别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等事务。选项提到的“土
10、地”“户籍”都不属于礼部职责范围,而应归户部掌管。题型二 创新考查方式7(2017江苏高考)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3 分)( )为闻庐岳多真隐 别有天地非人间十年幕府悲秦月 一卷唐诗补蜀风狂到世人皆欲杀 醉来天子不能呼秋天一鹄先生骨 春水群鸥野老心A BC D解析:选 D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庐岳”指江西庐山,而杜甫草堂在四川成都。“十年幕府”与他的人生经历相符,并且杜甫曾在蜀地居住,所以此联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从“狂”“杀”看,与杜甫的形象特征不符,此联写的应是李白。“春水”“群鸥”照应杜甫客至的内容,杜甫又自称“少陵野老”,此联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
11、。【考情分析】由近几年高考题对古文化常识的考查以及高考改革的方向可以看出:1、命题原则。古文化常识的考查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旨在让考生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因此命题侧重于考查考生熟悉的古文化常识,兼顾较为生僻、不常见的古文化常识。熟悉的古文化常识是命题人出题的重点,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为熟悉的。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有的与教材中某些古文化常识相同或相关,有的跟选文内容密切相关,表面上生僻,实则暗含了诸多“熟悉”因素。2、考查趋势。随着高考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高考命题的不断成熟,以往依托文言文本考查的类型,有可能被真正体现语文素养的创新型古文化常识题所取代,独立于文言文本之外、考
12、法更灵活的命题趋势日益明显。四、掌握解题技法,注重平时积累古文化常识主要有 10 大类型:天文地理、历法乐律、典章制度、职官沿革、文化典籍、行政区划、宫室建筑、礼俗习俗、姓氏称谓、衣食住行。古文化常识设题本着由易到难的原则,逐年扩大考查范围,2014 年初次设题,考查了常见且又熟悉的礼俗类的“南面”和典籍类的“春秋”等,到 2017 年在原来考查的基础上扩大到典章制度类,类型涉及更全面,识记和理解难度也在加大,如“私禄”“收考”等(已与以往文言实词的考查有一致4之处,须根据语境仔细推断)。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备考中,除掌握一定的解题技法外,更要拓展知识面,注重课下积累。解题方略 古文化常识题解
13、题“2 步法”高考命题时所设的 4 个选项多与文本联系不紧密,可凭积累直接判断,只有个别有时需要借助语境才能推断,可以说古文化常识题主考积累识记能力,兼考推断理解能力。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需遵循以下“2 步法”:典例示范(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宜宾市 一中 2018 2019 年高 语文 学期 识记 理解 古代 文化 常识 教学 设计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