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4.4.3《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案(新版)济南版.doc
《八年级生物上册4.4.3《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案(新版)济南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上册4.4.3《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案(新版)济南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三节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设计依据与构思】济南版八年级“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是在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上,从染色体层次上描述了遗传物质的传递以及性别决定的机理。对于学生而言,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在心目中总有一种神秘感,本节内容可以满足学生对性别决定和性别遗传知识的需求,还可以让学生科学地理解生男生女的问题,认同男女性别比例的重要性。【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人的染色体组成和传递规律。 (重、难点)2.能够解释人类性别决定的原理。 (重、难点)二、能力目标通过模拟人类的性别决定过程、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
2、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认同男女性别比例合理的重要性。【方法阐释】通过让学生辨别男女体细胞染色体异同,明确男、女染色体的差异;通过“棋子”游戏,模拟生男生女几率相等;通过性别决定填图,让学生更多地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实践、分析与讨论获得结论,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科学的真实性、可操作性及浓郁的趣味性;通过对男女比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染色体以及人类性别决定的有关资料,准备模拟实验的材料。【教学流程】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1、 【展示】韩国变性人河莉秀、南非女运动员塞曼
3、亚的图片。他们是男性还是女性呢? 学生对事情的真相感觉不可2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5 分钟)2、 【过渡】他们并不同学们认为的河莉秀是女性,塞维亚是男性。这种事情在世界运动史上并不罕见。例如:1932 年波兰运动员斯坦妮斯洛娃瓦拉谢维奇创造了世界纪录,获得了女子一百米冠军,后来在美国遭遇了一起汽车抢劫案,被无辜枪杀。在医生尸检的时候,发现这位被波兰人民称为女英雄的运动员,原来是一位男性。为了维护竞赛的公平。1993 年在我国上海举行的首届东亚运动会上,组委会采用了只需 1 根带毛囊的头发即可鉴别性别的新技术,准确率达 100%。这种鉴别方法的依据就是男女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的形态差异。分辨河莉
4、秀和塞曼亚的性别进入思维状态。思议,增加了学生的探究欲望。知道人们常用第二性征、第一性征来判断男、女并不是十分准确的。用 1993 年在我国上海举行的首届东亚运动会上的实例。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自主学习(9 分钟)1、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1)数目:_对。(2)种类:常染色体_对。性染色体_对,女性的性染色体可以表示为_;男性的性染色体可表示为_2、每个人的体细胞中都具有来自父母双方的_,亲代的遗传信息也就随之传递给了后代,故人类的遗传是通过_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传递实现的。3、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每个卵细胞内都有_条常染色体和一条_染色体。男性产看教材进行自主学习,重点知识在教材上
5、画下来。5 分钟后小组交流。通过自主学习,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生的精子有两种,一种精子含有_条常染色体和一条_染色体;另一种精子则含有_条常染色体和一条_染色体。 4、如果含_染色体的精子和含_染色体的卵细胞结合,后代是男孩;如果含_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后代是女孩,且结合的机会是_。二、引导探究、层层推进1、人类染色体传递:(10 分钟)1、 【展示】人体染色体图谱:2、【提问】(1)哪幅图显示的是男性的染色体?哪幅图显示的是女性的染色体?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2)图中哪条染色体是 Y 染色体?它与 X 染色体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
6、【回忆】人的生殖过程,推测染色体从亲代到生殖细胞到受精卵(后代)的传递规律。4、 【播放】人类染色体传递的 flash 动画,强调: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并不是单纯的数目减少一半,而是每一对都减少一半,当精子和卵细胞相融合时,精子的一半与卵细胞的一半又形成了 23 对染色体,即受精后数目恢复正常。5、 【提问】:(1)同一对染色体能同时进入一个生殖细胞吗?(2)染色体的这种传递方式有什么意义?读 图 比 较 男女 染 色 体 组成 的 异 同 点 。读 图 教 材4.4 11, 描述 人 类 生 殖过 程 中 染 色体 的 传 递 过程通过染色体图的观察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
7、身体验获取知识。父亲父亲母亲母亲精子精子卵细胞卵细胞受精卵受精卵23对23对数量?数量?数量?72、人类的性别决定。(10 分钟)6、 【资料补充】:马蛔虫体细胞内只有两对染色体, 1883 年,比利时的胚胎学家比耐登研究发现马蛔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内只有两条染色体,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内又恢复到两对,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体细胞分裂形成精子和卵细胞时,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后来科学家在研究其它生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也发现了这一规律。7、 【探究活动】:生男生女的比例参照教材 P79 的探究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制定自己的实验方案(有困难可咨询老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生物 上册 443 人类 染色体 性别 决定 教案 新版 济南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