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光现象测评(新版)北师大版.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光现象测评(新版)北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光现象测评(新版)北师大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五章 光现象测评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1.右图是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其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它们被称为“镀点”。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正值盛夏,“镀点”能改变光线的方向,将光线挡在场馆外。“镀点”对外界阳光的主要作用是( )A.反射太阳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反射太阳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折射太阳光,遵循光的折射定律D.折射太阳光,不遵循光的折射定律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3.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塑料棚顶一个“”形的小孔上,在地面形成光斑的形状是( )A.“”形 B.“”形C.“”形 D
2、.无法确定4.(2017四川绵阳中考)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砖 A 和 B 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于玻璃砖 A 的直角边射入,从玻璃砖 B 的直角边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 )A.光线 a B.光线 bC.光线 c D.光线 d5.2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墙上的小镜子,这时看到被照射部分( )A.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B.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C.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D.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6.在经历了 260 天的密闭飞行后,中国志愿者王跃走出登陆舱,成功踏上模拟“火星”表面,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
3、足迹。宇航员在登陆“火星”的途中(太空中),抬头仍能看到天上有一轮红日,但红日周围的景色是( )A.一片漆黑,能看见星星,但不闪烁B.一片漆黑,能看见星星闪烁C.一片明亮,无法看见星星D.一片蓝色,只能看见地球7.太阳光直接垂直照到离地面高 30 cm、水平放置的一张不透明的纸板上,如果纸板上挖有一个边长为 0.5 cm 的方形孔,则在地面上产生的光斑形状是( )A.方形 B.圆形C.长方形 D.不确定8.下图所示现象,应该用光的折射规律来解释的是( )9.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立竿见影 B.杯弓蛇影C.湖光倒影 D.形影不离310.下列关于颜色的说法正确的是(
4、)A.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B.将色光的三原色混合在一起会混合出黑色C.将颜料的三原色混合在一起是白颜色D.将颜料中的蓝、黄颜料混合在一起是绿颜料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18 分)11.物理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例如:用铅笔在灯光下写作业,会出现铅笔的影子,这是光的 现象;吃饭时筷子放入盛水的碗中,看到筷子向上偏折了,这是光的 现象。 12.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 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 色。 13.在“镜花水月、坐井观天、立竿见影、海市蜃楼”四个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能说明光的反射的是 。 14.某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
5、面镜前 2 m 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m。当该同学走近平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李明同学用蓝色墨水笔在白纸上写了一些字,他在只有红色灯光的暗室里,看到的纸是 色,看到的字是 色。 三、作图题、实验题(16 题 6 分,17 题 5 分,18 题 12 分,共 23 分)16.(2017广东广州中考)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射到水面 O 点,反射光线在容器壁上形成一光点A。(1)画出反射光线及对应的入射光线;(2)大致画出该入射光线进入水的折射光线;(3)A 在水中的像到 A 的距离为 cm。 17.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上方有一盏路灯,潜水员在水下 E
6、 处看到了路灯的像,图中 A、 B 两点,其中一点是路灯的发光点,另一点是路灯的像点。请你区分发光点、像点,在图中画出水下 E 处的潜水员看到路灯的光路图。18.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竖立的玻璃板前,可以看到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像,拿一支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这样做既可以比较蜡烛和它成的像的 关系,又可以确定像的 ;用直尺量出点燃蜡烛和未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通过比较可知,两距离 ;将白纸板放在像4的位置,在像的一侧观察,发现白纸板上 (选填“有”或“无”)像呈现,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
7、)像。 四、综合题(19 分)19.小明做了如下实验:照下图那样,让一束光沿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射到直边上,可以看到一部分光线从玻璃砖的直边上折射到空气中,此时折射角 入射角,另一部分光反射到玻璃砖内。逐渐增大光的入射角,将看到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 ,而且越来越弱,反射光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 90 时, 光线就消失了,只剩下 光线。 他把这个发现与小刚进行了交流,最后他们去请教老师,老师告诉他们这种现象叫作全反射。折射角变成了 90 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他又用水进行了实验,得出了同样的结论。(1)根据小明和小刚的探究,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均选填“”或“ ”)。 当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物理 上册 第五 现象 测评 新版 北师大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