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第2节化学研究些什么阅读材料:“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演示实验的教学反思与创新改进素材沪教版.doc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第2节化学研究些什么阅读材料:“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演示实验的教学反思与创新改进素材沪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第2节化学研究些什么阅读材料:“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演示实验的教学反思与创新改进素材沪教版.doc(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演示实验的教学反思与创新改进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第二节 实验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沪教版)。关于这个演示实验也给学生演示了无数,并在演示该实验时进行了不断的反思与改进,得出如下一些经验,将其总结如下:实验装置如(图 1),在集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其优点在于该装置既让学生观察学习到仪器的连接(橡皮塞与集气瓶的连接、橡皮塞与玻璃管的连接、玻璃管与乳胶管的连接等)也便于直观地用气压知识来
2、理解氧气的消耗。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也体现出其不足之处,如:1、在组装仪器时,若用 60ml 的集气瓶则瓶口口径过小,燃烧匙无法伸入集气瓶内,若改用 125ml 或 250ml 的集气瓶则瓶口口径过大又找不到相匹配的橡皮塞,因为一般实验室里面配备的是 0-10 号规格的橡皮塞,直径都不能与 125ml 及 250ml 集气瓶口径相匹配;2、因装置连接处过多若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该实验不成功或实验现象误差过大。例如,在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这步操作就会影响装置的气密性导致实验失败或实验误差过大。3、要相当长时间(8-15 分钟)集气瓶才冷却到室温。4、在点燃红磷时会产生大量白烟(P 2O5
3、)弥漫于教室(或实验室)里,造成室内空气污染(P 2O5刺激人的呼吸道,且 P2O5在空气中能生成偏磷酸 HPO3,HPO 3有毒)。5、另,在点燃红磷前须将玻璃管内装满水,否则实验的误差也较大。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此装置作了如(图 2)的改进,用白磷替代红磷,用酒精灯给燃烧匙柄加热使白磷燃烧,此方案解决了以上第 2、4 两点不足,但仍无法解决另外三点不足。后来,笔者拚弃教科书上所用的仪器对装置作了如(图3)的创新改进,用 U 型管如(图 3)组装,在管内盛入适量用红墨水染过色(易观察)的水,用粗铜丝一端挽成铜网兜穿过橡皮塞,将橡皮塞封住 U 型管一端,并将被封空气平均 5 等分作好刻度记号,取适量白磷于铜网兜内,用酒精灯通过粗铜丝加热使红磷燃烧。此装置气密性好、内燃、水冷,基本解决了教科书上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装置的不足,笔者通过无数次演示,实验现象很明显好,成功率几乎为 100%,有必要进行推广。但本创新改进只适用于教师演示,而不适于学生实验,因为使用到的白磷属自燃物,若学生实验操作不娴熟,在取用白磷的过程中易引起自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开启 门第 研究 什么 阅读 材料 测定 空气 氧气 含量 演示 实验 教学 反思 创新 改进 素材 沪教版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61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