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六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37讲(加试)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与东西方的先哲课件.ppt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六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37讲(加试)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与东西方的先哲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六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37讲(加试)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与东西方的先哲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37讲 (加试)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与东西方的先哲,考点1 (加试)秦始皇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 1.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关于下面的“秦朝统治机构示意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秦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 C.秦律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制国家 D.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 解析 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A、B、D正确。秦虽然颁布秦律,但法律是封建帝王的一家之法,由此判断秦不是法制国家,故正确答案是C。 答案 C,考点2 (加试)秦始皇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b) 2.(2017年11月温州十五校高二期中)秦始皇“废封
2、建、行郡县”,下列各郡中不属于秦始皇在征服百越后设置的是( )闽中郡 九原郡 象郡 陇西郡A. B. C. D.解析 闽中郡的设置是在秦始皇征服百越之后而非之前(公元前220年),九原郡的设置是在秦朝击退匈奴之后设置的(公元前214年),是在征服百越之前而非之后,象郡也是在征服百越之后设置的(公元前214年),而陇西郡则是在公元前272年秦统一之前就已设置,D项符合题意。答案 D,3.(2018年1月温州十五校高二期末)战国时期,六国地区的关东人死后一般采用仰身直肢葬,但是考古学家在秦始皇陵劳役人员墓地内发现,关东人死后被有组织地实施秦地的屈肢葬。这最有可能是( )A.为了简化丧葬仪式 B.为
3、了推动文化认同C.为了歧视六国贵族 D.为了宣传法家思想,解析 秦朝统一中国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文化统一是其表现之一,关东人死后被有组织地实施秦地的屈肢葬,体现了秦朝推动文化认同的政策,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简化丧葬仪式的目的,故A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歧视六国贵族的意图,故C错误;屈肢葬与法家思想没有直接联系,故D错误。故选B。 答案 B,考点3 (加试)秦始皇的功过(c) 4.(2018年3月台州模拟卷)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以衡石来计算文书的重量),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这些记载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秦始皇
4、( )勤政敬业 专制独断 依法治国 爱民如子A. B. C. D.,解析 材料中秦始皇“不中呈不得休息”体现勤政敬业,故正确;材料中“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体现专制独断,故正确;材料中“一断于法”体现依法治国,故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秦始皇爱民如子,故错误;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考点4 (加试)“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c) 5.“上(唐太宗)谓侍臣曰:薛延陀倔强漠北,今御之止有二策:苟非发兵殄灭之,则与之婚姻以抚之耳。二者何从?房玄龄对曰:中国新定,兵凶战危,臣以为和亲便。上曰:然,朕为民父母,苟可利之,何爱一女?”此段材料反映了唐太宗 ( )A.“存百姓”的思想 B.虚怀纳谏的胸襟C.“
5、战而后和”的策略 D.文德治国的思想,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意思可知唐太宗对薛延陀部少数民族采取和亲政策,使薛延陀部归顺唐朝,这样有利于社会的和平与稳定,不使百姓受到伤害,故反映了唐太宗“存百姓”的思想。 答案 A,考点5 (加试)“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b) 6.(2018年1月湖州高二期末)唐太宗登上皇位后,积极推行民族团结政策,努力经营中国边疆,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下列关于其民族政策叙述正确的是( )A.设立鸿胪寺管理少数民族事务B.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C.请求与吐蕃通婚促进民族融合D.派遣官员担任羁縻府州的长官,解析 唐太宗为了加强对西突厥地区的管理,在640年攻破高
6、昌以后,在高昌设立了安西都护府,故选B;宋时,设置鸿胪寺既掌管国内所属少数民族事务,也管理与外国通使等事宜,故A的说法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排除A;松赞干布为了加强和唐朝的关系,学习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634年向唐朝遣使纳贡,请求通婚,不是唐太宗请求通婚,故C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由唐王室派遣汉官充当羁縻府州的部分官员,是在唐太宗之后,故排除D。 答案 B,7.(2018年3月浙江绿色教育评价联盟)观察下图。下列与唐都长安有关的表述,较为恰当的是( ),设鸿胪寺作为接待外宾的官方机构 长安城是西来佛教东传的中转圣地 城市布局蕴含“皇权至上”的理念 唐代长安开始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 A. B. C. D
7、.,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唐朝设鸿胪寺作为接待外宾的官方机构,长安城是西来佛教东传的中转圣地,长安城是依据封建制度下皇权至上的理念而设计的,正确。坊市制度在西周时就开始萌芽,因此唐代长安开始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说法错误,排除。故A项正确。 答案 A,考点6 (加试)“贞观之治”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c) 8.据资治通鉴记载,在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这一记载( )反映了贞观年间经济发展 反映了贞观年间的社会安定 过分地粉饰和美化贞观之治 完全不符合唐初的实际A. B
8、. C. D.解析 从题干材料前半部分反映出贞观年间经济发展情况,后半部分反映出社会秩序和社会治安状况。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的表述是正确的。答案 A,考点7 (加试)康熙帝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及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c) 9.(2018年1月湖州高二期末)雍正五年(1727年),知府沈起元条陈台湾事宜称:“漳泉内地无籍之民,无田可耕,无工可佣,无食可觅。一到台地,上之可以致富,下之可以温饱。”据统计,台湾归统时约有人口20万左右,到嘉庆中期,总人口已达200万之众。上述材料表明康熙帝统一台湾( )维护国家主权和巩固了东南海防 间接缓解了福建人口和生活压力 加强了台湾与内地之间的联系 促进了
9、台湾人口增长和经济开发A. B. C. D.,解析 由“漳泉内地无籍之民,无田可耕,无工可佣,无食可觅。一到台地,上之可以致富,下之可以温饱”可以得出;由“台湾归统时约有人口20万左右”、“一到台地,上之可以致富,下之可以温饱”可以得出;题干没有提及,故选C。 答案 C,10.(2018年1月温州十五校高二期末)尼布楚条约规定:“以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河,即鞑靼语所称乌伦穆河,附近之格尔必齐河为两国之界。格尔必齐河发源处为石大兴安岭,此岭直达于海,亦为两国之界: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这表明( )中国成功收回了尼布楚地区 条约在法律
10、上确定了中俄全部边界 中俄两国依照自然的界线来划分各自的疆域 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A. B. C. D.,解析 尼布楚条约将尼布楚地区割入俄国版图,故错误;条约并未确定中俄全部边界,故错误;尼布楚条约中俄两国依照自然的界线来划分各自的疆域,故正确;尼布楚条约规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故正确。故选D。 答案 D,考点8 (加试)孔子在中国和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与影响(c) 11.(2018年2月杭州高二期末)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下列言论最能体现孔子“仁”的思想的是( )A.“己所不欲、
11、勿施于人”B.“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C.“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D.“兼相爱、交相利”,解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的是“仁”,故A项正确;“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孔子所强调的“克己复礼”,故B项错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君子与人交往融合但不如胶似漆,小人之间看上去如胶似漆但内心勾心斗角,体现“中庸”思想,故C项错误;“兼相爱、交相利”体现的是墨家思想,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答案 A,考点9 (加试)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c) 12.(2018年1月杭州高三期末)亚里士多德和牛顿在科学研究方面都有所建树。他们的共同
12、点有( )在多学科领域取得成就 从事物理学方面的研究 在当时科学领域达到较高水平 使用“归纳演绎”的实验法A. B. C. D.,解析 亚里士多德和牛顿都在多学科领域取得成就,故正确;两者都在物理学领域有很深的研究,故正确;两者都是当时科学领域的泰斗,故正确;牛顿使用“归纳演绎”的实验法,亚里士多德主要使用观察法,故错误;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易错点1 对康熙帝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混淆,易错提醒,【典例1】 “朕听政以来,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书之宫中柱上。”康熙帝的这番话表明( ) A.“三藩”逐渐成为抗衡中央的地方割据势力 B.维护民族团结是康熙帝面临的重大任务
13、C.康熙帝面对“三藩之乱”决定用武力平叛 D.维护国家主权是康熙帝面临的重大任务 解析 由题干材料信息“夙夜廑念”可知三藩势力已危及到中央集权的加强。 答案 A,易错点2 对评价古代政治家功过的一般方法掌握不准,易错提醒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主要是根据其历史活动展开。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做到:准确地把握历史人物活动的内容;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考虑当时历史环境下人物的活动;运用正确的历史观来审视历史人物。 【典例2】 (加试题)康熙帝一直被誉为康乾盛世的开创者。但有学者提出应当重新评价他,认为中国之落伍恰恰始自康熙帝,因为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下列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该学者评价思路相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复习 专题 十六 中外 历史人物 评说 37 加试 古代 中国 政治家 东西方 先哲 课件 PPT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54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