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十单元人文心声10.1《人间词话》十则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十单元人文心声10.1《人间词话》十则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十单元人文心声10.1《人间词话》十则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课标定位,学习建议,本单元学习近代文艺学专论。我国文艺理论有着丰富的遗产,有的是专著,有的散见于诗、文和笔记中。它们受到特定历史时代的哲学、宗教和其他政治、经济条件的影响,在传承一定的文学传统的同时,又会产生某种新的文学思想。研读这些著作,有利于了解中国文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审美意识与表现形式,增进对传统文化精髓的了解,提高理性思辨的能力。 本单元所选的三篇文章,都是处于晚清世纪之交的文艺学作品;都在继承中国传统的诗学理论的同时,反映了中国文化与学术由古代向近代的转型;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文质兼美,给人以思想的启迪。,课标定位,学习建议,王国维是第一个系统地
2、运用西方哲学思想研究中国文学的学者,也是中国近代美学的开创者。他的人间词话在形式上保留了传统诗话、词话的特点,在理论上却融合了西方美学思想,以“境界说”为核心,广泛触及了文学创作中的诸多规律性问题,把中国传统诗学理论推向一个新高度;他的评论运用叔本华的哲学观点来探讨红楼梦的创作主旨,强调了红楼梦的悲剧性质及其价值,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先河。黄遵宪潜心诗歌创作,不避流俗,主张“我手写我口”,提出了“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今之世异于古,今之人亦何必与古人同”的观点,具有诗歌革新意识,可谓领风气之先。,课标定位,学习建议,课标定位,学习建议,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发展概况,以
3、及近代文化转型的相关背景,为研读十则打下基础。朗读十则,并参照注释,通过质疑提问和合作探究,理清文意,初步领会王国维“境界说”的基本观点。 2.研读评论(节选)和自序,感知并了解王国维的“红学”观点及其学术史意义,把握黄遵宪的诗歌创作主张,初步了解处于文化转型期的文艺理论思想的发展趋势,从大视野思考应该怎样以开放、健康的文化视野继承并发扬中华文明。 3.注意从中西交融、文化转型的角度观照课文:一是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王国维、黄遵宪的文学理论对传统文论有怎样的继承和发展;二是从西方现代美学思想出发,看他们又对西方的文艺理论有怎样的借鉴。,10 人间词话十则,王国维是集诗人与哲学家气质于一身的学者
4、,他借用西方美学观念,依次提出“有造境,有写境”“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大境界,有小境界”“有隔,有不隔”“有客观之诗人,有主观之诗人”以及“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等一系列观点,为传统的“意境”说注入了新的内涵。学习本文,在掌握文言知识的基础上,了解王国维及其著名的文学评论作品人间词话,理解王国维的诗歌鉴赏理论,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新课助读,自主梳理,王国维(18771927),初名德桢,后改为国维,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后更为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中国近现代之交的著名学者,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生平著述62种,批校的古籍逾200种。收入其遗书的有42种,
5、以观堂集林最为著名。梁启超赞其“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新课助读,自主梳理,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关于文学批评的著述中最为人所重视的一部作品,是接受了西方美学思想的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但他又脱弃西方理论的局限,力求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的重要概念,融入中国固有的传统批评中。所以,从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的诗话、词话一类作品的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以往诗词论著中,称得上是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甚远。因此,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被人们认
6、为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新课助读,自主梳理,1.注字音,2.解多义,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3.辨用法,4.明句式 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判断句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判断句 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被动句,新课助读,自主梳理,5.积名句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7、,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1.第二则 点评:这一则从创作方法角度谈“造境”与“写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出“造境”与“写境”之分主要是由不同的艺术创作方法所造成的。造境主要是由理想家按其主观“理想”虚构而成,离现实较远;“写境”则是由写实家按其客观“自然”描写而成,贴近于现实。“造境”即虚构之境,“写境”即写实之境。由于两种创作方法的不同,而造成两种不同的境界,文艺就分成了理想与写实两大派。二是进一步分析了两派的联系和渗透。指出“造境”并非胡编乱造,而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植根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第十 单元 人文 心声 101 人间 词话 课件 新人 选修 中国文化 经典 研读 PPT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46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