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议论性散文10过秦论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议论性散文10过秦论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议论性散文10过秦论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4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0 *过秦论,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 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行地大文章。,书香晨读,课前预习,课堂探究,技法提炼,时文赏读,随堂检测,书香晨读 开卷有益,贾 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赏读:贾谊贬长沙,久已成为诗人们抒写不遇之感的熟滥题材。作者独辟蹊径,特意选取贾谊自长沙召回,宣室夜对的情节作为诗材。 首句似颂扬文帝殷切虔诚求贤,次句隐括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第三句“可怜”一转,显示出跌宕波折的情致。“可怜”即“可惜”,“虚”即“空自、徒然”。该句虽只轻描淡写,却更含蓄而耐人寻味。仿佛给文帝求贤留有余地,其实却隐含着冷峻的嘲
2、讽。末句紧承“可怜”“虚”,直接道明文帝“夜半虚前席”不是为寻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如此求贤,意味着什么? 诗中有讽有慨,寓讽于慨。表面似讽文帝,实际上矛头又指向现实中的那些“不问苍生问鬼神”的统治者。同时诗人借贾谊的遭遇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文本助读,1.走近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 初年著 名的政论家、文学家。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 20余岁时被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但是在 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 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
3、,贾谊深自歉疚,直至33岁忧伤而死。 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有战国纵横家的风格。他的赋趋向散文化,所以有“开汉赋之先声者”之称,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著作主要有政论散文和辞赋两类。政论散文如 陈政事疏等最为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最著名。,答案:西汉 过秦论 论积贮疏,2.写作背景,汉文帝时期,由于秦末衰退的社会经济形势有所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相对安定,社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但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统治阶级中“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迫使农民破产流亡,“卖田宅,鬻子孙”,以至“易子而咬其骨”。残酷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使阶级矛盾日渐激化。而汉文帝周围一
4、些权贵却对此视而不见,麻木不仁。这使得怀有改革时政抱负的贾谊深为不安。为了向汉文帝说明政治形势的严峻性,他从关乎汉王朝兴亡的角度,写了著名的治安策,从正面论析时势,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同时还写了过秦论,以引起汉文帝及上层统治者的警觉。,3.备用知识,(1)关于“论” “论”是我国古代议论文的一种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史臣于传末作论议以断其人之美恶;一曰设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我国古代论文源远流长。先秦诸子散文,如孟子韩非子,实际上都是论说文。后来人们把论说文划分为若干种类,如论、说、辩、原等。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论学等内容,重
5、在说理。从现存的文献看,贾谊过秦论是最早的单篇论文。 (2)状语后置句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位置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常见的类型有:,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以其无礼于晋。(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此句中的“于晋”介宾短语,应该移到“无礼”的前面作状语。 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具告以事。(史记鸿门宴)应该是“以事具告”,“以事”介宾短语作“告”的状语。 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
6、其成分。 如:相与枕藉乎舟中。(苏轼赤壁赋)句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舟中”应该移到“枕藉”的前面作状语。 翻译时把后置的状语(介词短语)提到相应的谓语(动词)前。,4.文化积累 (1)崤函:崤山和函谷关。崤山,在函谷关的东边。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 (2)八荒:原指八方最偏远的地方,也代指天下。 (3)连衡: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也作“连横”。 (4)合从(从,通“纵”):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5)战国“四公子”:孟尝君,齐国贵族,姓田名文;平原君,赵国贵族,姓赵名胜;春申君,楚国贵族,姓黄名歇;信陵君,魏国贵族,姓魏名无忌。他
7、们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四公子”,皆以招揽宾客著称。 (6)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朝制度,天子出兵车万乘,诸侯出兵车千乘,后世以“万乘”称天子。 (7)陶朱:春秋时越国范蠡,他帮越王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自称陶朱公。因善于经营生意而致富,后人以此作为富人的代称。 (8)山东: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9)九州:中国古代典籍中所记载的夏、商、周时代的地域区划,后来成为中国的代称。指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雍州。,基础积累,1.通假字,答案:(1)“衡”通“横” (2)“从”通“纵” (3)“景”通“影”,影子 (4)“有”通“又”,2.一词多义,答案:(1
8、)丢失;使灭亡;逃跑的败兵 (2)坚固的地势;巩固;固执,顽固;副词,确实,诚然 (3)控制;规模;统领,统率 (4)延续;迎击,答案:(5)有利的形势;锋利 (6)规章制度;衡量;过 (7)连词,来;介词,用;用在状语与动词之间,表修饰 (8)介词,趁着;动词,沿袭;介词,凭借,依仗,答案:(9)指示代词,这,这些;代词,他;动词,到;宾语前置的标志;定语后置的标志,3.词类活用,答案:(1)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 (2)使动用法,使争斗 (3)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南,向西,向东,向北 (4)形容词作名词,有才能的人;形容词作动词,尊重 (5)动词作名词,逃跑的败兵 (
9、6)名词作动词,登上 (7)使动用法,使退却,答案:(8)使动用法,使削弱 (9)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10)名词作动词,排列座次;使动用法,使来朝拜 (11)名词作状语,在国内 (12)名词作状语,像云那样 (13)使动用法,使灭亡 (14)使动用法,使变弱 (15)形容词作名词,有利的形势 (16)名词作动词,称帝,称王,4.古今异义,答案:(1)黄河 (2)两个词,以,来;致,招纳,答案:(3)爱惜人民 (4)在这种情况下 (5)把作为,答案:(6)一般的人,平常的人 (7)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答案:(1)省略句,应为“以(之)为” (2)省略句,应为“聚之(于)咸阳” (3)介
10、词短语后置句 (4)被动句 (5)判断句 (6)判断句 (7)介词短语后置句 (8)省略句,应为“倔起(于)阡陌之中” (9)省略句,应为“蹑足(于)行伍之间”,5.特殊句式 (1)以为桂林、象郡( ) (2)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 (3)余威震于殊俗( ) (4)为天下笑者,何也( ) (5)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 (6)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7)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 (8)倔起阡陌之中( ) (9)蹑足行伍之间( ),课堂探究 合作学习,结构图解,1.【对应考点:分析归纳文本内容】 面对强秦,“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各国诸侯是采用什么办法“弱秦”的?作者
11、竭力描写反秦统一战线之强大有何作用?,参考答案:诸侯各国面对强秦的威胁被迫联合抗秦:招纳天下人才,订立合纵同盟;有贤明和具有政治远见的领导人,聚合各国的力量,一致对秦;六国阵营,一时人才济济,有众多的谋臣出谋划策;有各方来的策士,为各国诸侯沟通意见;有各国的良将统率军队。 作者竭力描写反秦统一战线之强大是为了衬托秦国的不可战胜。这样,一可为下文陈涉与各国之师的对比埋下伏笔,二可为后文所谓“攻守之势异也”张本,这里说的势如破竹的“攻”(天下之)势,与后文陈涉起义后秦朝兵败如山倒的“守”势相映成趣,彰显主题。,重点突破,2.【对应考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过秦论铺写九国人多势众,是为了什么?极写陈
12、涉的卑微弱小,又是为了什么?,参考答案:过秦论对于秦国以外的其他九国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势力作了极为铺张的叙述。把九国写得这样人多势众,却被秦国轻而易举地彻底击败,这才更显出秦国的强大来。 作者极写陈涉的卑微弱小,目的也在于映衬。作者把陈涉和九国诸侯作了四个方面的比较,认为:陈涉的地位不如诸侯,武器不如诸侯,军队不如诸侯,谋略不如诸侯。按理说,在这种情况下,既然秦国曾经轻而易举地彻底击败九国,那也就可以轻取陈涉了,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秦国不但不能胜陈涉,反倒被陈涉一举灭亡。一个卑微弱小的“四不如”诸侯的陈涉,却能够一举灭亡秦国,可见秦国已经“攻守势异”。作者采用上述这种映衬的写
13、法,有助于发人深思:为什么强盛了“百有余年”、曾经并吞天下诸侯的秦国,会如此迅速地败亡于卑微弱小的陈涉呢?这恰恰说明了秦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衬 托 衬托就是利用事物之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事物的艺术手法。分正衬与反衬两类。 正衬就是用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来衬托另一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的”。如李白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桃花潭的水深正衬出跟汪伦的友情更深。 反衬就是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来衬托另一事物,如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以明衬暗、以乐景衬哀情,以丑衬美等。如王维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第三 单元 古代 议论 散文 10 课件 新人 必修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