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春》学案冀教版.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春》学案冀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春》学案冀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春学习目标:1、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提高欣赏、品味语言的能力;2、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3、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学习重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两种修辞方法。学习难点: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来体会景物特征;学会抓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课时安排:两课时学前储备: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 年入高等小学,1916 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 年 2 月写的
2、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1920 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中学教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 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员。1923 年发表的长诗毁灭 ,这时还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1925 年 8 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 、 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1931 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 。1932 年 9 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
3、授,讲授宋诗 、 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 。1946 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预习、导学1、读准下面画线的字音朗润( )窠巢( )应和( )酝酿( )黄晕( )烘托( )散在( )宛转( )蓑衣( )你觉得还有哪些字需要掌握,请写下来。2、复习散文知识(1)定义:散文,是和小说、戏剧、是个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2)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分为三种:叙事散文, (写景)抒情散文,议论(说理)散文;(3)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形散神聚) ;所谓形散是指不受时空的约束,驰骋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所谓神不散失职用明确的立意统领全篇,放得开,收
4、得拢。2(4)本文是 散文。3、作者从迎接春天写起,接着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再歌颂春天,读后分分看,哪几节写什么?明确:第 1 节迎接春天。 (第一段) 第 2 至 7 节描绘春天。 (第二段)第 8 至 10 节歌颂春天。 (第三段) 4、其中在“绘春”部分又描绘了五幅图画可依次概括为:春 图;春 图;春 图;春 图; 春图.明确: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5、试以自己喜欢的一幅图为例,在小组内交流,研讨作者写作手法来感受图画之美。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把握文章的总体结构。 3、揣
5、摩文章中的精彩句段,体会反复、拟人等修辞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学习过程:一、导语设计:(5 分钟)1、情景导入同学们,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你看,那峰峦雄伟的高山,那波澜壮阔的大海,那喷薄而出的红日,那姿态万千的彩云真是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而绿满天下,花开遍地,生机勃勃的春天,更是大自然的杰作。你们都已经历过十多个春天了,能否用一句饱含情感的语言说说你对春天的深刻感受? 2、比较激趣 描写春天可写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再说,春就在我们身边,现在我们就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文中写的这些景物的姿态、色彩等等你注意到没有呢?让我们细读课文,领
6、略大好春光,寻找与作者观察的差距。 二、整体感知,理清结构(15 分钟)1、听录音,欣赏朗读,整体感受散文之美。2、小组内解决预习中问题。3、小组间交流、挑战预习成果,师点拨、指导。三、交流研讨,精读赏析(15 分钟)、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明确: “盼望着,盼望着 ”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近 ”用得十分准确,告诉我们春天还未来到。 2、轻声读第节,体会四个词尾的作用。 本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明确:两个 “着 ”,两个 “了 ”,给我们以非常柔和、亲切的感觉;反复。3、 绘春一节, 春终于盼来了,大地
7、回春,万象更新。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先用一3句话对春回大地作了概括形象的描绘,然后再分别作细致的描绘。 (1)总写的一句话:明确: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 (2)朗读第 2 节。总写春回大地后,先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怎样描绘的?所用修辞?明确:山、水、太阳的脸。 “朗润 ”“涨 ”“红 ”,非常准确地描绘了春天的山、水、太阳; “山郎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拟人;排比:使句子整齐和谐,有气势,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情感。(3)从前两段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什么感情?明确: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4)第 3 节写小草,写得很细。从哪些方面写的?哪些词特别用得好?突
8、出什么特点?明确:钻,写生命力。嫩,写质地。 绿,写颜色。 满是的,写范围。软绵绵,写姿态。 “钻 ”,用得非常好,写草的旺盛的生命力,人盼望着春天,草从泥土里钻出来,盼望春天。 嫩、绿、生机勃勃。4、朗读、背诵前 3 段。(此环节中,先小组内交流,再以竞赛形式完成,师做适时的点拨,指导,以激发学生的热情,主动为目的,不可越俎代庖。 )四、课堂小结(3 分钟)师可以从字词,散文,结构及自己喜欢的句子方面小结或者给学生提示,如可以以“通过这节课,我学到了”开头做出小结。五、课堂练习(5 分钟)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酝酿 ( ) 朗润( ) 抖 su ( ) wn 转( )披着 s
9、u( ) 戴着笠( ) 嫩嫩的( ) 黄 yn( )2、本文作者 ,字 ,现代 、 、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 ,诗文集 ,和文艺论著 。3、 春是一篇优美的_散文。4、没有使用两种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C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D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六、布置作业1、熟读并背诵前 3 段;试背第四段。2、全文在分写春天的美景时,描画了五幅优美的画面,你最喜欢哪幅图画,为什么?七、板书设计一、 (1)盼春:
10、 反复盼春心切 拟人、排比喜春之情4春草图春花图春 二、 (2-7)绘春: 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三、 (8-10)赞春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 巩固对课文中生疏字词的掌握。 2、 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方法自己欣赏文章,领会作者思想感情。 (需要老师的适当引导和评价) 3、 掌握多种景物描写的方法,并努力通过联想和想象充分地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5 分钟) 1、作者、作品及字词;2、背诵前三段。二、课前导入(5 分钟)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朱自清先生在春面前的急切和渴望的心情,又学习了他描绘下的第一幅画春草图,这幅春草图是怎样的呢?现在请一位同学来背诵一下这一段。2、作者并不单纯用春草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四 单元 14 春学案冀教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