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生物上册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通过查找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并合作排列卡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从局部到整体的思想,并增强环保意识。2、学习目标(1)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2)能根据问题情境准确写出食物链(3)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富集。3、教学重难点(1)重点 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的书写(2)难点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数量变化关系及生物富集现象4、课标要求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说明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环节,举例说出生物富集现象。给予学生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几种生物,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
2、小组合作排列拼接,画出食物链和食物网,并创设情境分析数量变化和学习生物富集现象。二、教学设计思路 1、学情分析 从知识方面来看,学生对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已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没有形成生态系统的概念。从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来看,七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和活动感兴趣,乐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于食物链的书写学生容易出错,所以需要练习。2、设计思路食物链和食物网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本节的难点,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寻找食物链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建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并通过黑板所展示的小组讨论出的食物链各环节的比较,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食物链的特点。这时学生获得的不仅是
3、自主构建的食物链的知识本身,而且培养了自主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能力。通过水俣病的例子让学生了解生物富集现象,从而渗透保护环境保护生物的情感教育。最后梳理、组合,理顺本节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自主建构知识网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于理解记忆,以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三、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课前 5 分钟针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总结展示和解答。(二)课堂设计1、课时安排:第 2 课时 2、教学过程: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活动内容 学生活动内容及规则 设计意图导入 2分钟播放 “猎豹捕食羚羊” 的一段视频。观看视频,回答问题,认识生物圈中的捕食关系。引起视觉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2提问:视频中反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生物 上册 122 环境 组成 生态系统 课时 教案 新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