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文明探源第三课《中华文明探源》教案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文明探源第三课《中华文明探源》教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文明探源第三课《中华文明探源》教案新人教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中华文明探源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列举中国境内远古文化遗存,知道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其地域特征。能试着描述早期中华文明人们的生产生活。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文资料,说明中华文明起源地,描述自然环境特征。先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的方法来探讨中华文明所具有的特征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中华文明的探究,感悟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至今。2 学情分析 1、从学习心理分析:好奇性强,对未知事物探究心理强;好动,注意力专注度差,易分散;应多采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开展教学。2、从知识储备分析:学生对历史的了解更多的来自传说、故事、影视等,相关的知识储备较少,需教师补充教学资源,并注意引导。3 重点难点 重点:了
2、解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作用。难点:为什么出现文明,并感悟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延绵至今。教学活动 活动 1【导入】中华文明探源 观看视频中华印象师:如何要你以一个词来形容你对中华文明的印象,你会选择哪些词?生:神秘、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师:你们知道,中华文明的源头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活动 2【活动】追溯文明 1、将图 8-32 至图 8-41 的 10 件历史文物或遗迹的发掘地,在图 8-31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中相应的地名,标出下划线。思考 1:历史文物或遗迹的发掘地分布有什么特点?思考 2:这一分布特点与哪些因素有关?思考 3:黄河、长江流域的早期农
3、业生产模式分别是?生活动(略)2活动 3【活动】图说文明 2、小组合作探究:选择下列一组历史文物或遗迹,记录从中获取的信息并写出小组的发现或结论。生探究交流(略)活动 4【活动】文明探因 师问:中华文明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出现?生思考交流(略)师小结:随着生产的进步,带来了社会的进步(1)生产的发展带来了剩余产品、社会的分工推动了商品交换?公有制解体、私有制出现?家庭(2)公有制解体、私有制出现?财富和权力的不同?分化为不同的社会阶层?国家(3)农业技术的提高、人口迅速增长?原始聚落规模不断扩大?城市 7C学 科 网 , 最 大 最 全 的 中 小 学 教 育 资 源 网 站 , 教 学 资 料 详 细 分 类 下 载 ! 历史文物或遗迹你获取的信息你的结论半坡遗址出土陶器上的陶文蛋壳黑陶杯、玉琮平粮台遗址舞蹈纹彩陶盆、牛河梁女神头塑龙图案产生图腾崇拜(中华民族的图腾是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历史 社会 下册 第八 单元 文明 探源 第三 中华文明 教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