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下期)第二周练习(2)(含解析).doc
《2019高考语文(下期)第二周练习(2)(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语文(下期)第二周练习(2)(含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019 高考语文(下期)第二周练习(2)李仕才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1、下面的文字是对沪宁城际铁路动车组列车的说明,请概括该动车先进性的四个特点(每点不超过 5 个字) 7 月 1 日,沪宁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营运,该线路运行的是目前国产最先进的动车列车外观较普通列车更具流线型,富于美感,车厢明亮、简洁;座椅可 360 度旋转,乘客始终可面向列车运行方向,前后座可收缩,靠背可自动调节;车速瞬间高达 350 公里每小时,从南京到上海,单趟直达只耗时 69 分钟;车体外形流线型的设计降低了动车组的空气阻力,因而运行时车厢内没有较大的噪音。答:_ 答案:外观美 人性化(舒适性) 速度快 噪音低2、下列
2、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B我父亲是建筑学家,许多人以为我母亲后来进入建筑领域,是受我父亲影响,其实不是这样的。C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D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解析:B A.动宾搭配不当。C.表义不明,有歧义。D.成分残缺,滥用介词,造成缺主语。3、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优秀的雕塑家总是把鼻子雕大一点,把眼睛雕小一点。如果鼻子大了,还可以往小里修改;如果眼睛小了,
3、还可以向外扩大。_,如果一开始鼻子雕小了,就再也无法加大了;如果眼睛一开始雕大了,_没办法改小了。雕塑方面的秘诀_也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在生活中,处理任何事情_要留有余地,_,_很容易让自己走入死胡同。 2A 反之 也就 其实 都 否则 /B 因为 就 / 大多 如果不这样 就C 相反 也就 或许 全 / 而D / 就 似乎 必然 否则 就解析:A 处前后是两种假设的对比,排除 B、D 两项。 “反之”即“与此相反” ,在与前文的衔接连贯性上比“相反”要好。处语句与前文是并列关系,且照应前文“就” ,故用“也就” 。强调雕塑和生活的关系,应用语气较重的“其实” 。照应“任何事情” ,只能用“都”
4、 。是反向假设,用“否则”比用“如果不这样”更简洁。与前文是明显的假设关系,用关联词反而不简洁。4、把下面一句话扩展成不少于 50 字的语段,使其更加丰富,要运用比喻、排比、拟人三种修辞中的至少一种。苏东坡穿越千年的时空,向我们走来。答:_答案:在句中扩展:苏东坡怀亘古之旷达,携百代之洒脱,走南疆北疆,历黄州惠州,把酒临风,高唱“大江东去” ,穿越千年的时空,向我走来。 在句尾扩展:苏东坡穿越千年的时空,向我走来,向你走来,向他走来,从昨天向今天走来在句首扩展:身系眉州父老的期望,心系海南百姓的嘱托,带着文章太守的英气,携着前生渊明的旧梦,苏东坡,穿越千年的时空,向我走来。5、把下面的长句改写
5、成几个连贯的短句,可适当调整语序,增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慕课(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或开发的、散布于互联网上,被誉为“未来教育”曙光的大规模网络开发课程。答:_解析:可将原句的主干部分作为一个短句,将原句的附加成分(定语)按目的、开发者、发布方式、评价四个方面拆分成四个短句。几个短句的顺序要合理。答案:慕课(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大规模网络开发课程,它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它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或组织开发,散布于互联网上,被誉为“未来教育”的曙光。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6、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传统社会中,诚信是做人之本,_,那么他就难以立身处世。在我国古代社会,诚信不仅是调节个人行为的道德规范,而且是为大多数人所尊奉、具有普遍意3义的伦理道德。它要求个人对内立足于“诚” ,坚持自我本真和独立,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_,信守自己的承诺,不出尔反尔,不人云亦云。诚信更应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规范,然而人们却也感受到了_,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某些无序和道德失范,已成为社会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特别需要诚信来维系,需要诚信的精神价值的支持。答:_答案:一个人一旦没有了诚信 对外恪守于“信” 自己的周遭生活诚信缺
7、失7、下面是有关传统节日的调查图表,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过 70 个字。 答:_答案:(示例) 多数人认为传统节日对生活方式还有影响,但对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含义只是略知一二。要重视传统节日,加大宣传力度。8、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中国文化主动走出去。能让各国人民近距离或直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势必改变以往形成的偏见。只要大批走向世界的中国人具备了优良的素质和文明的举止,中国文化的地位就能随之提升。中国向世界提供尽可能多的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就会快速传播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走出去不一定会让各国
8、人民改变以往形成的偏见。_。_。解析:语段中有些词语的使用不够准确,导致不合乎事实。如“势必” “只要就能”“就会”等。答题时将其所说的必然如此改为不一定如此即可。4答案:优良的素质和文明的举止不一定会使中国文化的地位提升中国向世界提供尽可能多的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不一定就会快速传播中国文化二、古典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李孝伯,高平公顺从父弟也。父曾,少以郑氏礼 左氏春秋教授为业。郡三辟功曹,并不就。道武时,为赵郡太守,令行禁止。并州丁零数为山东害,知曾能得百姓死力,惮不入境。孝伯少传父业,博综群言,美风仪,动有法度。从兄顺言之太武,征为中散,谓顺曰“真卿家千里驹也” 。迁秘
9、书奏事中散,转散骑侍郎、光禄大夫,赐爵魏昌子。委以军国机密,甚见亲宠,谋谟切秘,时人莫能知。迁北部尚书。以频从征伐规略之功,进爵寿光侯。真君末,宋文帝闻车驾南伐,遣其弟太尉、江夏王义恭率众赴彭城。太武至彭城。宋徐州刺史武陵王骏遣人献酒二器、甘蔗百挺,并请骆驼。帝明旦遣孝伯至小市门,骏亦使其长史张畅对。孝伯曰:“主上有诏诏太尉、安北,可暂出门,欲与相见。今遣赐骆驼及貂裘杂物。 ”畅曰:“有诏之言,何得称之于此?”孝伯曰卿家太尉安北是人臣不纵为邻国之君何为不称诏于邻国之臣又何至杜门绝桥既开门畅屏人却仗出受赐物孝伯风容闲雅,应答如流,畅及左右甚相嗟叹。帝大喜,进爵宣城公。孝伯体度恢雅,明达政事,朝野
10、贵贱,咸推重之。景穆曾启太武,广征俊秀,帝曰:“朕有一孝伯,足理天下,何用多为?假复求访,此人辈亦何可得?”其见贵如此。或有言事者,孝伯恣其所陈,假有是非,终不抑折;及见帝,言其所长,初不隐人姓名,以为己善。故衣冠之士,服其雅正。自崔浩诛后,军国谋谟,咸出孝伯。太武宠眷,有亚于浩,亦以宰辅遇之。卒之日,远近哀伤焉。孝伯美名,闻于遐迩,李彪使江南,齐武帝谓曰:“北有李孝伯,于卿远近?”其为远人所知若此。(节选自北史李孝伯传 ,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孝伯曰/卿家太尉安北是人臣/不纵为邻国之君/何为不称诏于邻国之臣/又何至杜门绝桥/既开门/畅屏人却仗/出受赐物/
11、B孝伯曰/卿家太尉安北是人臣不/纵为邻国之君/何为不称诏于邻国之臣/又何至杜门绝桥/既开门/畅屏人却仗/出受赐物/C孝伯曰/卿家太尉安北是人臣/不纵为邻国之君/何为不称诏于邻国之臣/又何至杜门绝桥/既开门/畅屏人却仗出/受赐物/D孝伯曰/卿家太尉安北是人臣不/纵为邻国之君/何为不称诏于邻国之臣/又何至杜门绝桥/既开门/畅屏人却仗出/受赐物/解析:B 回答问题可以从判断四个选择中不同的停顿点入手,然后使用排除法得出5答案。比如“卿家太尉安北是人臣/不纵为邻国之君”与“卿家太尉安北是人臣不/纵为邻国之君” ,从前文的“曰”和后文的“何为”分析, “不”是反问太尉、安北是不是臣子的,由此判断“不”后
12、要停顿,排除 A、C;再如“畅屏人却仗/出受赐物”与“畅屏人却仗出/受赐物” , “屏人” “却仗”是两个并列的动作, “出”前要停顿,故排除 D,选 B。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郡三辟功曹 辟:征召。B孝伯少传父业 传:传播。C骏亦使其长史张畅对 对:应对。D故衣冠之士,服其雅正 服:佩服。解析:B 传:继承。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孝伯少承父业,为官多有功勋。他少年时继承父业,博通各家著述;担任赵郡太守,丁零不敢入境骚扰,担任北部尚书,征战规划谋略有功。B李孝伯善于言辞,声名播于远近。李孝伯与张畅相见时应答如流,张畅及左右很是赞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语文 下期 第二 练习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