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九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doc
《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九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九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九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点 考情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3人脑的高级功能()4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5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由五年考频可看出,本专题着重考查兴奋的传导与传递过程、激素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及其作用特点等。备考时要构建兴奋的产生与传导、传递过程模型。通过列表比较识记动物和人体激素的种类、化学本质及生理作用。结合实验或实例分析激素的功能等。H 核 心 判 断 exinpanduan(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2)最简单的反射弧由 3个神经细胞组成。()(3)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肌肉收缩,该过程属于反射。()
2、(4)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内为负电位,膜外为正电位。()(5)突触间隙不是一个空隙,内有组织液。()(6)神经中枢存在突触,效应器处不存在突触。()(7)动作电位形成的原因是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大量的钠离子内流。()(8)线粒体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神经元内。()(9)在突触小体内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10)神经递质以胞吐方式通过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2(11)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12)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13)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下一个神经元膜内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14)跳水运动员在很短时间内做出复杂的动
3、作,只是通过神经调节来完成的。()(15)反射的完成必须有大脑皮层的参与。()(16)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17)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18)延长光照可提高鸡产蛋率,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性激素水平密切相关。()(19)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20)人在恐惧、紧张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使心率加快,肾上腺素在发挥作用后被灭活。()考向一 神经调节Z 真 题 回 放 hentihuifang1(2018天津卷)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结构基础是
4、反射弧 B不受激素影响C不存在信息传递 D能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解析 A 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 错: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相互影响,协调发挥作用。C 错:人体神经调节的过程,本身就是信息传递的过程。D 错:神经调节并不能直接消灭入侵的病原体,处理和消灭入侵病原体要靠免疫系统。2(2018江苏卷)下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K 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B bc段 Na 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C cd段 Na 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 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解析 A 错:神经纤维形成
5、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K 的大量外流。B 错: bc段 Na通过通道蛋白大量内流,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C 对: cd段 K 继续外流,此时细胞膜仍对 K 的通透性大,对 Na 的通透性小,K 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Na 通道多处于关闭3状态。D 错:动作电位的大小不会随着有效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而是表现出全或无的特性。3(2017江苏卷)右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A结构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B当兴奋传导到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递质经的转运和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D结构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解析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不需要能量,A 项
6、错误;兴奋传来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B 项错误;神经递质在突触前膜释放的方式是胞吐,C 项错误;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化与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D 项正确。4(2016全国理综卷)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ATP 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 ATP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 ATP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 ATP解析 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能产生大量 ATP,神经元细胞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A 项正确;突触间隙属于内环境,神经递质在内环境中的移动不消耗ATP,B 项错误;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消耗 ATP,
7、C 项正确;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时要排出钠离子,吸收钾离子,均为主动运输,需消耗 ATP,D 项正确。5(2016全国卷)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 AC 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C_(填“A” 、 “C”4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能_(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 AC 通过_胞吐_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_突触间隙_,再到达突触后膜。(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 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_兴奋_。解析 (1)图中信息表明:物质
8、C在乙酰胆碱的合成中能循环利用;除乙酰胆碱外,多巴胺和一氧化氮也能作为神经递质。(2)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3)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递质,若分解乙酰胆碱的酶失活,则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H 核 心 知 识 exinzhishi1分析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曲线(填表)分段 曲线解读 形成原因 运输方式ab段静息电位:_内负外正_主要是_K _外流 协助扩散(K )bc、cd段动作电位:_内正外负_;膜外 Na 越多,动作电位峰值_越高_主要是 Na 通道开放,Na 内流协助扩散(Na )de段 静息电位恢复 主要是_K _外流 协助扩散ef段 静息电位恢复后通过 N
9、a K 泵,泵出_Na _,泵入_K _主动运输_2理清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的过程(填图)53有关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3个易错易混点(1)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主要是 Na 内流的结果,Na 的内流需要膜载体(离子通道),方向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故属于协助扩散;同理,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产生过程中 K的外流也属于协助扩散。(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或电信号的形式传导。(3)离体和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差别: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因此在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4有关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 3个易错易混点(1)
10、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为胞吐,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神经递质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其作用效果有两种:促进或抑制。(2)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或迅速移走。(3)异常情况:若某种有毒物质使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若突触后膜上受体与某种有毒物质结合,则神经递质不能与之结合,突触后膜不会产生电位变化,阻断信息传导。T 题 型 突 破 ixingtupo题型 1 反射与反射弧1(2018贵州省贵阳一模)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不可能仅由一个神经细胞来
11、完成B树突增大了神经细胞的膜面积有利于酶附着以提高代谢速率C特定情况下,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D内分泌腺能分泌激素,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分泌激素解析 A反射依赖于完整的反射弧,一个反射弧至少有 2个神经元,A 正确;B神经细胞的树突是扩大了细胞膜的表面积,并没有酶的附着,B 错误;C在特定情况下,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C 正确;D内分泌腺能分泌激素,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分泌激素,D 正确。故选:B。62(2018福建厦门一中月考)下图为人体协调方式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 )A敲击髌骨下韧带,在 a、b、c 处均能检测到神经递质B敲击髌骨下
12、韧带,在 1、2、3 处均能检测到动作电位C伸肌和屈肌在反射中作用相反,有利于维持动作协调D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解析 由图可知,1 为传入神经,2、3 为传出神经。敲击髌骨下韧带,兴奋能沿着反射弧传导,在 a,b、c 三处突触均能检测到神经递质,A 项正确。敲击髌骨下韧带,b 处释放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所以在 1、2 处均能检测到动作电位,由于 c处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所以 3处不能检测到动作电位,B 项错误。伸肌和屈肌在反射中作用相反,有利于维持动作协调,C 项正确。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
13、的,D 项正确。归纳总结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定(1)根据是否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2)根据突触结构:图示 中与“ ”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 “ ”相连的为传出神经。(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粗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可谐音记忆为“粗出” 。(4)根据切断实验法判断: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这种方法相对比较复杂,实验题中会涉及。题型 2 兴奋的传导与传递3(2018山东省烟台市高三期末)如图是离体实验条件下神经突触后膜的
14、膜电位变化的两种情况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A发生电位 1是突触后膜上 K 大量外流导致B递质只与特异性受体结合,主要与膜上磷脂的结构有关7C发生电位 2很可能是突触后膜阴离子内流的结果D神经递质释放后以胞吐的形式到达突触后膜解析 A电位 1为动作电位,是突触后膜受体接受兴奋性神经递质后,引起膜上Na 通道开放,Na 大量内流导致的,A 错误;B递质只能与特异性的受体结合,这与蛋白质具有特定的结构有关,B 错误;C发生电位 2很可能是突触后膜阴离子内流的结果,C正确;D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然后扩散到突触后膜,D 错误。故选:C。4(2018辽宁大连二模)图甲所示为三个
15、神经元及其联系,图乙为突触结构,在a、d 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abb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刺激图甲中处,可以测到电位变化的有B在突触处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C刺激图乙 b、c 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偏转 1、2 次D若抑制该图中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解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形式传导的,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的,是单向的。因此刺激图中处,兴奋可以传到处,A项正确。在突触处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 项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特点是速度快,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特点是
16、速度慢。虽然 abbd,但刺激 b点后,兴奋不能同时传到 a点和 d点。又因为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此,刺激 b点,灵敏电流计指针能偏转 2次,而刺激 c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只能偏转 1次,C项错误。兴奋的传导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D 项错误。归纳总结1 “三看法”判断电流计指针偏转2膜电位峰值变化及指针偏转的判断(1)膜电位峰值变化的判断8 Error!K 浓 度 只 影响 静 息 电 位 Error!Na 浓 度 只 影响 动 作
17、电 位(2)指针偏转的判断方法有电位差检测到膜电位,指针偏转。无电位差检测不到膜电位,指针不偏转。偏转次数指针偏转方向取决于电流的方向,产生几次电位差,指针偏转几次。考向二 动物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Z 真 题 回 放 hentihuifang1(2018江苏卷)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成年后生长激素不再分泌,身高不再增加B体内多种激素具有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C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D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解析 A 错:人体内的生长激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分泌量趋于减少,所以成年后生长激素不是不再分泌,而
18、是分泌量减少。B 错: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C对:体液调节具有反应速度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持续时间长等特点。D 错:神经中枢除了可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外,还可以释放激素来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如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2(2017全国卷)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解析 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能通过口服发挥作用,可通过皮下注射发挥作用,A 项正确;膝
19、跳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仍能完成膝跳反射,B 项错误;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C 项正确;胰腺作为反射弧中效应器的一部分,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同时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D项正确。3(2018全国卷)为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某同学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用幼龄大鼠为材料,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回答下列问题:(1)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将若干只大鼠随机分为 A、B 两组后进行处理,A 组(对照组)的处理是_手术但不切除垂体_;B 组的处理是_切除垂体_。将上述两组大鼠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9_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并
20、记录两组大鼠的体重_。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2)实验结果与分析B组大鼠生长发育的状况不如 A组,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 B组的处理使大鼠缺失了来源于垂体的_生长_激素和_促甲状腺_激素。解析 用切除幼龄大鼠垂体的方法探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因此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垂体的有无,因变量是体重的变化,影响实验结果的其他变量是无关变量。(1)根据单一变量原则,A 组(对照组)的处理是手术但不切除垂体,B 组的处理是切除垂体,其他条件应保持相同且适宜。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并记录两组大鼠的体重,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2)垂体可分泌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
21、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大鼠的生长发育。4(2015全国理综)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分级的,其中由_下丘脑_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_垂体_分泌促甲状腺激素。(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_细胞代谢_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_发育和功能_。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_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_。(3)除了作用于靶细胞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点还有_高效_(答出一点即可)。解析 (1)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
22、程是: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后,下丘脑分泌并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从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2)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还能促进细胞代谢活动,增加产热。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各处的细胞。(3)激素作用方式的特点有: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只能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H 核 心 知 识 exinzhishi1理解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填空)(1)分级调节:激素的分泌调节一般要经过_下丘脑_垂体_相关腺体三个等级。(2)反馈调节:相应激素对_下丘脑_和_垂体_分泌活动的调节过程,目的是保持相应激素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2理清
23、激素的来源及相互关系(将“”内的内容补充完整)103牢记有关激素的四条结论语句(填空)(1)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而是随_体液_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2)甲状腺激素在正常情况下缓慢地调节代谢,进而影响体温;_肾上腺素_在应急状态下快速调节代谢,进而迅速影响体温,因此又有“应急激素”之称。(3)生长激素和_甲状腺激素_都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_甲状腺激素_主要促进发育,生长激素主要促进生长。(4)胰腺分为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外分泌部分泌含多种消化酶的胰液;内分泌部即胰岛分泌胰岛素和_胰高血糖素_。4相关激素的相互作用(1)拮抗作用:胰岛素与胰
24、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2)协同作用。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提高血糖浓度)。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促进产热)。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5生命活动的 4种调节方式(1)神经调节:通过反射弧完成,如各种反射活动。(2)体液调节:通过体液的调节,如激素、CO 2、H 等。T 题 型 突 破 ixingtupo题型 1 激素调节的特点1(2018山东省烟台市高三期末)少儿自闭症是现代社会中发病率越来越高、越来越为人所重视的一种精神和心理上的疾病。一种含催产素的新药能使人们对陌生人产生信赖感,这一新药可能有助于治疗孤独症等疾病。催产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的一种九肽荷尔蒙。下列有关叙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生物 二轮 复习 专题 动物 生命 活动 调节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