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物理一轮训练学题(9)(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19高考物理一轮训练学题(9)(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物理一轮训练学题(9)(含解析)新人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人教物理 2019 高考一轮训练学题(9)李仕才1、一个物体做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比较该物体在减速运动的倒数第 3 m、倒数第 2 m、最后 1 m 内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经历的时间之比是 123B平均速度之比是 321C平均速度之比是 1( 1)( )2 3 2D平均速度之比是( )( 1)13 2 2【答案】D2、(多选)在探究静摩擦力变化的规律及滑动摩擦力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特设计了如图 16 甲所示的演示装置,力传感器 A 与计算机连接,可获得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测力端通过细绳与一滑块相连(调节力传感器高度可使细绳水平),滑块放在
2、较长的小车上,小车一端连接一根轻绳并跨过光滑的轻定滑轮系一只空沙桶(调节滑轮可使桌面上部轻绳水平),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实验开始时打开力传感器同时缓慢向沙桶里倒入沙子,小车一旦运动起来,立即停止倒沙子,若力传感器采集的图象如图乙,则结合该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求出空沙桶的重力B可求出滑块与小车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C可求出滑块与小车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D可判断第 50 s 后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滑块仍在车上)【答案】ABC点评:上面的实验案例考查了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分本题的难点分为:(1)对摩擦力分类的判断,考虑到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故在 t50 s 时刻为最大静
3、摩擦力突变为滑动摩擦力的临界点,最大静摩擦力为 3.5 N(2)在 50 s 以后,沙和沙桶的重力一定大于滑动摩擦力,故小车加速运动,不可视为平衡状态来处理3、如图(a),一物块在 t0 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 v-t 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 v0、 v1、 t1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 )A斜面的倾角B物块的质量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答案】ACD【解析】由 v-t 图象可求知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a ,根据牛顿第二定3律得 mgsin mg cos ma,即 gsin g cos .同理向下滑行时 gsin g cos ,
4、两式联立得 sin , .可见能计算出斜面的倾斜角度 以及动摩擦因数,选项 A、C 正确;物块滑上斜面时的初速度 v0已知,向上滑行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末速度为 0,那么平均速度为 ,所以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远距离为 x t1,根据斜面的倾斜角度可计算出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为 xsin t1 ,选项 D 正确;仅根据 v-t 图象无法求出物块的质量,选项 B 错误4、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沿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度为 v1,下山的平均速度为 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是( )A. 、 B. 、v1 v22 v1 v22 v1 v22 v1 v22C.0、 D.0、
5、v1 v2v1 v2 2v1v2v1 v2【答案】D5、一物体以初速度 v0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第 1 s 内通过的位移为 x13 m,第 2 s 内通过的位移为 x22 m,又经过位移 x3物体的速度减小为 0,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初速度 v0的大小为 2.5 m/s B.加速度 a 的大小为 1 m/s2C.位移 x3的大小为 1.125 m D.位移 x3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0.75 m/s【答案】A46、足球运动员已将足球踢向空中,如图 1 所示,描述足球在向斜上方飞行过程某时刻的受力,其中正确的是( G 为重力, F 为脚对球的作用力, F 阻 为阻力)( )图 1【答案】B7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物理 一轮 训练 解析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