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第五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二节荒漠化(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9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第五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二节荒漠化(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第五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二节荒漠化(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二节 荒漠化(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是气候异常等自然因素和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在“三退” (林地退化、 草地退化、 耕地退化)而引起的“三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现象。一、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1自然原因:为荒漠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1)干旱的气候(基本条件):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的发展。(2)疏松的沙质沉积物(物质基础):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为荒漠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来源。(3)多大风天气(动力因素):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
2、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4)气候异常(重要影响因素):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持续干旱则促进荒漠化进程。2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人为原因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具体如下表所示:人为因素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危害过度樵采 干旱区的能源缺乏地区 草场遭破坏过度放牧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 加速草场退化和沙化过度开垦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沙质土壤肥力下降,废弃耕地变沙地,使土地沙化连片发展2水资源利用不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地理 复习 区域 第五 生态环境 建设 第二 荒漠化 我国 西北地区 新人 必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38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