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第30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时作业.doc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第30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时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第30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时作业.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30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时间:45分钟 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淮北模拟)孙中山在分析太平天国何以失败时认为:“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孙中山提出要实行(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 D新三民主义B 民族主义强调反对满洲贵族的封建统治,材料强调的是太平天国的一班人争做皇帝,强调的是民权,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可以看出孙中山认为其失败是因为争做皇帝,没有解决权力的分配问题,而
2、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只有通过实行民权主义,建立民主共和国,故B项正确;民生主义强调的是土地问题,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新三民主义和三民主义的最大区别是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2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材料说明孙中山实行民生主义的目的是( )A奠定政治革命社会基础 B改革社会财富分配不均C实现生产资料国民共享 D推翻欧美在华殖民统治B 题干信息说明欧洲的问题主要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均,所以被列为三民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故B项正确。3(2017黄冈质检)
3、孙中山在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了合五族共建民国的思路,但1920年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中说中国不止五族,应该合各族成为一大民族。1921年认为“不能笼统讲五族,应该讲汉族的民族主义,使其他各民族同化为汉族”。1924年又指出,中国应通过联合各宗族,而成为一个民族。这一变化( )A表明孙中山仍然坚持大汉族主义的狭隘观念B适应了中国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的时代要求C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第一次合作实现D明确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立场B “中国应通过联合各宗族,而成为一个民族”表明孙中山已经脱离了狭隘的大汉族主义的观念,故A项错误;中国成为一个民族表明孙中山把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放在了一起
4、,符合时代的潮流,故B项正确;推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是共产国际,故C项错误;明确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立场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4(2017武汉测试)1921年6月,孙中山说道:“因中国积弱,主权丧失已久,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2皆不敢轻视中国,贱待汉族。实行积极的民族主义,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对外侮。”这说明孙中山( )A意识到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B首倡以革命的手段实现民族主义C认为民生主义有助于实现民族的独立D吸收了中共革命纲领的合理成分C “宜先求富强”说明孙中山意识到实现民生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先后,并不能反映出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故A项错误;
5、“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对外侮”说明孙中山倡导以革命的手段实现民族主义,但材料不能反映出“首倡”,故B项错误;“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由此可见民生主义(求富)有助于实现民族的独立(自强),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孙中山的主张受到中共革命纲领的影响,故D项错误。 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中说,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1940年提出的,国民党始终称“联共”为“容共”,即容纳共产党之意。下列对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与国民革命没有关系 B是抗日战争的产物C政治立场影响历史理解 D历史解释毫无客观性C 三
6、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1924年召开的国民党“一大”上提出来的,国民党“一大”后,国民革命运动就开展起来了,故A项错误;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是和国民革命有关的,不是抗日战争的产物,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中说,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1940年提出的,国民党始终称联共为容共,即容纳共产党之意”可以看出国共双方站在不同的政治立场上对历史的理解是不同的,故C项正确;D项说法太绝对,错误。61925年3月,孙中山在致苏俄遗书中说道:“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绊。为
7、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晚年为了继续完成“民族革命”( )A提出了三民主义 B倡导了三大政策C领导了辛亥革命 D主张“平均地权”B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提出来的,故A项错误;据题干材料可以得出孙中山晚年为了继续完成“民族革命”倡导了三大政策,故B项正确;孙中山晚年领导了辛亥革命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主张“平均地权”是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提出来的,故D项错误。7在中共“二大”上,毛泽东说:“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阶级利益,民主主义革命成功了,无产阶级只不过得到了一些自由和权利,还是不能完全解放。而且民主主义成功,幼稚的资产阶级便会迅速发展,与无产阶级处于
8、对抗地位。因此无产阶级便必须对付资产阶级,实行与贫苦农民联合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二步奋斗。如果无产阶级的组织能力和战斗力强固,这第二步奋斗是能跟着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即刻成功的。”3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毛泽东对新三民主义持赞成态度B提出无产阶级应掌握民主革命领导权C民主主义革命后应开展社会主义革命D呼吁加快与国民党合作开展民主革命C 材料所给时间是中共“二大”,即1922年,此时新三民主义尚未提出,故A项错误;无产阶级是否要掌握民主革命的领导权是在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而且民主主义成功,幼稚的资产阶级便会迅速发展,与无产阶级处于对抗地位。因此无产阶级便
9、必须对付资产阶级,实行与贫苦农民联合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二步奋斗”可知,毛泽东认为民主主义革命后应该开展社会主义革命,故C项正确;材料探讨的是民主革命胜利后的事情,而不是与国民党合作开展民主革命,故D项错误。8(2017黄冈质检)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该文发布的背景是( )A中共“二大”制定出民主革命纲领B全民族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C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B 题干信息是1940年毛泽东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的内容,中共“二大”召开是1922年,故A项错误;
10、1938年武汉会战之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故B项正确;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全民族抗战时期,不是解放战争时期,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是在1956年,故D项错误。9(2017蚌埠质检)下图是毛泽东某部著作的目录内容(部分),对该著作解读正确的是( )一、中国向何处去二、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五、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十、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十一、新民主主义的文化A创造性提出分两步走的革命战略B突破“城市中心论”革命模式C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D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A 著作的目录内容涉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由此可以推断这部著作是新民主主义论,在这部著作中毛泽东创造性提出分两步走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13 单元 近代 以来 中国 思想解放 潮流 理论 成果 30 20 世纪 重大 思想 课时 作业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37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