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二部分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专题四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第7讲生物的变异学案.doc
《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二部分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专题四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第7讲生物的变异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二部分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专题四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第7讲生物的变异学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7 讲 生物的变异考试要求 1.基因重组(a/a)。2.基因突变(b/b)。3.染色体畸变(a/a)。4.染色体组(a/a)。5.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a/a)。6.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a/a)。7.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b/b)。8.转基因技术(a/a)。9.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c)。10.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b)。考点 1 结合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考查结构与功能观1.下列过程可能存在基因重组的是( )A. B. C. D.解析 表示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表示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
2、变异中的易位;表示等位基因的分离,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表示受精作用,即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答案 C2.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枯草杆菌核糖体 S12 蛋白第 5558位的氨基酸序列链霉素与核糖体的结合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的存活率/%野生型 P KPK 能 0突变型 P KPR 不能 100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12 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解析 根
3、据表中信息可知,链霉素通过与野生型枯草杆菌的核糖体的结合,抑制翻译过程,进而起到杀菌作用,突变型枯草杆菌中核糖体 S12 蛋白氨基酸序列改变,使链霉素不能与核糖体结合,从而对链霉素产生抗性,A 正确、B 错误;突变型与野生型相比只是一个氨基酸的不同,因此是碱基对的替换造成的,而非缺失,C 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链霉素只是对突变体起筛选作用,D 错误。答案 A(1)基因重组能够发生基因重组的是“非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通过交叉互换实现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通过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实现重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以及 Aa 自交形成 aa 均不属于基因重组。(2)基因突
4、变基因突变对蛋白质的影响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3考点 2 围绕染色体畸变考查生命观念3.(2018浙江 11 月选考)某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断片发生了颠倒B.染色体发生了断裂和重新组合C.该变异是由染色单体分离异常所致D.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出现了重复和缺失解析 图示两条染色体是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了易位,A 错误;图示两条染色体先发生断裂,后发生了片段的重新组合,B 正确;染色单体分离异常将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而非染色体结构变异,C 错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未发生重复和缺失,D 错误。答案 B4.如图所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 a 含
5、有 2 个染色体组,图 b 含有 3 个染色体组B.如果图 b 表示体细胞,则图 b 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体C.如果图 c 代表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一定是二倍体D.图 d 代表的生物一定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成的,是单倍体4解析 分析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可知,图 a 含有 4 个染色体组,图 b 含有 3 个染色体组,A 错误;如果图 b 生物是由配子发育而成的,则图 b 代表的生物是单倍体,如果图 b 生物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则图 b 代表的生物是三倍体,B 错误;图 c 含有 2 个染色体组,若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则该细胞所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二倍体,C 正确;图 d 中只含 1
6、个染色体组,一定是单倍体,可能是由雄性配子或雌性配子发育而成的,D 错误。答案 C(1)易位与交叉互换染色体易位 交叉互换图解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区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属于基因重组(2)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若干碱基对的变化引起的,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但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不变。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的改变,这一片段可能含有若干个基因,从而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3)“两法”确定染色体组的数量染色体形态法细胞内同一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基因型法(此法只适于无染色单体时)控制同
7、一性状的基因(不分显隐性)出现几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4)“两看”区分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考点 3 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及转基因技术55.(2018浙江 4 月选考)将某种海鱼的抗冻基因导入西红柿细胞中,培育成耐低温的西红柿新品种,这种导入外源基因的方法属于( )A.杂交育种 B.转基因技术C.单倍体育种 D.多倍体育种解析 将一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中使其表达的技术属于转基因技术。答案 B6.(2018嘉兴 3 月选考)西瓜育种流程的某些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所用试剂一般为秋水仙素B.过程和中品种乙授粉的作用相同C.过程一般只作为育种的中间环节D.过程后一般要
8、经过选择、纯合化等手段培育出品种 c解析 过程中品种乙授粉的作用是进行受精作用以获得三倍体,过程中品种乙授粉的作用是刺激子房发育为果实。答案 B(1)生物育种的常用方法名称 原理 常用方法 特点杂交 基因重组 杂交自交筛选自交, 使分散在同一物种不同品种中6育种 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 的多个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体上诱变育种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辐射诱变、化学诱变提高突变频率,加快育种进程,改良作物品质,增强抗逆性单倍体育种染色体畸变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秋水仙素处理选择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排除显隐性干扰、提高效率多倍体育种染色体畸变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多倍体营养物质含量高,抗逆性强转基因技术
9、基因重组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上,并在体内表达目的性强,育种周期短;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2)生物育种实验设计思路明确育种目的确定育种材料选择育种方法设计育种程序。育种的目的育种的根本目的是培育具有优良性状(抗逆性好、生活力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新品种,以便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从基因组成上看,目标基因型可能是纯合子,可防止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便于制种和推广;也可能是杂合子,即利用杂种优势的原理,如杂交水稻的培育、玉米的制种等。不同需求的育种方法将两个亲本的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可利用杂交育种;若要培育原先没有的性状,则可用诱变育种;提高营养物质含量可用多倍体育种;若
10、要快速获得纯种,则用单倍体育种;若要定向地改造生物的性状,则可用转基因技术育种。1.(2018宁波 3 月模拟)某植物核内基因中插入 1 个碱基对后,引起其控制的性状发生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变异导致该基因中嘌呤和嘧啶碱基种类发生改变B.该变异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7C.该变异可能导致其他基因的转录或翻译过程发生改变D.该变异导致该植物种群基因库和进化方向发生定向改变解析 某植物核内基因中插入 1 个碱基对所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该变异导致该基因中嘌呤和嘧啶碱基的数目发生改变,但碱基的种类没变,A 错误;该变异没有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B 错误;
11、该变异引起其控制的性状发生改变,可能导致其他基因的转录或翻译过程发生改变,C 正确;该变异会导致该植物种群基因库发生改变,但不能导致进化方向发生改变,自然选择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 错误。答案 C2.(2017温州 9 月选考)下图表示一条染色体断裂后发生错误连接的过程,该过程导致的变异类型是( )A.易位 B.基因重组C.倒位 D.基因突变解析 根据图示,该过程导致染色体上的 n、p 基因的位置发生颠倒,属于倒位。答案 C3.(2018台州 3 月质量评估)通过单倍体育种将宽叶不抗病(AAbb)和窄叶抗病(aaBB)两个烟草品种培育成宽叶抗病(AABB)新品种。下列关于育种过程的叙述正确的
12、是( )A.将 AAbb 和 aaBB 杂交得到 AaBb 的过程实现了基因重组B.对 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C.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 F1种子,使染色体加倍D.育种过程中淘汰了杂合个体,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解析 AAbb 和 aaBB 杂交实现了优良基因的集中;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 F1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幼苗,使染色体加倍;单倍体育种得到的是纯合植株。答案 B4.(2018绍兴 3 月选考适应性考试)现有抗病、黄果肉(ssrr)和易感病、红果肉(SSRR)两个番茄品种,研究人员欲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一个既抗病又是红果肉的新品种(ssRR)。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3、亲本杂交产生 F1的过程中 s 和 R 发生了基因重组B.可以直接在 F2中选出目标新品种进行推广8C.此育种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基因型D.也可利用 F1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后直接得到目标新品种解析 亲本杂交产生 F1的过程中 s 和 R 实现了集中;F 2中存在既抗病又是红果肉的品种,但基因型有两种:ssRR 和 ssRr;利用 F1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后直接得到的是单倍体植株,还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才能得到目标新品种。答案 C5.如图是利用野生猕猴桃种子(aa,2n58)为材料培育无籽猕猴桃新品种(AAA)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和都可用秋水仙素处理来实现B.若是自交,则产生 AAA
14、A 的概率为 1/16C.AA 植株和 AAAA 植株是不同的物种D.若是杂交,产生的 AAA 植株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87解析 和都可用秋水仙素处理来完成染色体数目加倍,A 正确;植株 AAaa 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 AAAaaa141,所以 AAaa 自交产生 AAAA 的概率1/61/61/36,B 错误;二倍体 AA 与四倍体 AAAA 杂交产生的 AAA 为不育的三倍体,因此 AA 植株和 AAAA 植株是不同的物种,C 正确;该生物一个染色体组含有染色体58229(条),所以三倍体植株体细胞中染色体为 29387(条),D 正确。答案 B(时间:30 分钟)一、选择题
15、1.人类的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由于血红蛋白基因中一个碱基对 AT 替换成了TA,引起血红蛋白结构改变所致。该实例不能说明的是( )A.该变异属于致死突变B.基因突变是可逆的C.碱基对替换会导致遗传信息改变D.基因控制生物性状9解析 基因突变的可逆指 A 突变为 a 后,a 又可以突变回 A,在这个过程中一定发生两次及两次以上的突变,但题中只发生了一次突变,不能体现基因突变是可逆的。答案 B2.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可以是一段 DNA 序列的发生改变,因此也是一种染色体结构变异B.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可发生以染色体组或个别染色体为单位的变异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
16、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少D.X 射线可引起基因突变也可导致染色体畸变解析 基因突变发生在基因内,产生新的基因,但染色体上的基因数量不变;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改变,不产生新基因。答案 A3.某二倍体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只发生一种变异,产生的 4 个精细胞如图所示,则可推断发生的变异类型为(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解析 一个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一般产生 4 个 2 种精细胞。而图中为 4 个 3 种,其中第2 和第 4 个相同,第 1 和第 3 个却出现等位基因,说明发生过基因突变。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生物 复习 第二 部分 选择题 必考 专题 变异 进化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