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专题过关检测人民版.doc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专题过关检测人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专题过关检测人民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12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时间:45 分钟,分值:85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8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模拟)雅斯贝尔斯认为,公元前 800 至公元前 200 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 600 至前 300 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文化史家借用这一概念,将春秋战国称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原因是春秋战国时期( )A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B社会转型全面完成C文化走向基本成型 D儒学兴起成为大宗解析:选 C。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处于诸侯争霸的分裂时期,故 A 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
2、型时期,不能说社会转型全面完成,故 B 项错误;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诸子百家的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华文化走向基本成型,故 C 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还不能称为大宗,故 D 项错误。2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又说:“一则治,异则乱。 ”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 ,撰成吕氏春秋 。材料表明吕不韦是想( )A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B融合诸子百家思想C礼乐与法制并举 D强调思想文化专制解析:选 B。君主专制政体开创于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故 A 项错误;吕不韦的吕氏春秋是其门客之集大成的著作,兼采儒、墨、名、法
3、等战国诸子百家思想,故 B 项正确;吕氏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其中并没有法制和礼乐,故 C 项错误;吕不韦的吕氏春秋是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的史学和文学巨著,如此规模兼收并蓄和博采众长,突出和强调的也不可能是思想文化专制,故 D 项错误。3(2018达州高三诊断)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孟子说“君子之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材料在此强调的县( )A “文” B “君”C “礼” D “心”解析:选 C。据材料“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可知孔子主张恢复周礼以及材
4、料孟子的主张“以礼存心”可知材料强调“礼”而不是“文” ,故 C 项正确,A 项错误;材料“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指的是君子而不是“君” ,故 B 项错误;据材料“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可知,材料在此强调存心的内容,而不是单指“心” ,故 D 项错误。4(2018衡阳高三联考)春秋时周室衰微,诸侯争霸。写史本应直笔“纪事” ,孔子则曲笔作春秋以“讲礼” ,惩恶扬善,使“乱臣贼子惧” 。故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 ,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 ”梁启超也认为春秋 “只能作经读,不能作史读” 。这是因为孔子著春秋( )A严重背离客观历史事实 B偏离了儒家的礼乐传统C带有强烈个人政治观点 D违背了统
5、治阶级的意愿解析:选 C。材料未体现孔子著春秋严重背离客观历史事实,故 A 项错误;根据2材料“写史本应直笔纪事 ,孔子则曲笔作春秋以讲礼 ”,可知孔子著春秋以“惩恶扬善” ,正符合儒家的礼乐传统,故 B 项错误;材料“梁启超也认为春秋 只能作经读,不能作史读 ”,说明孔子著春秋时带有强烈的个人政治观点,故 C 项正确;根据材料“孔子则曲笔作春秋以讲礼 ,惩恶扬善,使乱臣贼子惧 ”,可见孔子著春秋可以维护周礼,符合春秋时期统治阶级的意愿,故 D 项错误。5黑格尔认为,中国的道德原则表现为一种外在的法则, “道德是由政府官员和法律规定的政治事物” 。能较好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汉武帝独尊儒
6、术 B唐太宗轻徭薄賦C宋太祖完善科举 D明成祖设立内阁解析:选 A。汉武帝独尊儒术,这使儒家思想成为古代中国封建思想的主流,符合黑格尔认为“中国的道德原则表现为一种外在的法则”的观点,故 A 项正确;唐太宗轻徭薄税,这属于经济政策而非思想道德,故 B 项错误;宋太祖完善科举,这属于教育政策而非思想道德,故 C 项错误;明成祖设立内阁属于政治政策而非思想道德,故 D 项错误。6(2018潍坊模拟)儒学在孔子之后有性善性恶之争。两汉时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其用意在于( )A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B提高社会道德水平C神化儒学并为君权服务D探究人性发展本原
7、解析:选 A。董仲舒生活的汉武帝时代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为了实现思想上官学体系的“大一统” ,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故 A 项正确;提高社会道德水平不合题意,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神化儒学的信息,故 C 项错误;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这不是在探究人性发展本原,故 D 项错误。7.(2018宣城高三调研)南朝道士张融临死时遗命入殓“左手执孝经 老子 ,右手执小品 法华经 ”。这主要反映了( )A南朝人热衷研究中外文化典籍B进士集儒、释、道三教于一身C儒、释、道三教出现调合之势D佛教已与儒学、道教鼎足而立解析:选 C。材料中的文献都是中国古代典
8、籍,没有外国文献,故 A 项错误;科举制出现于隋唐时期,南北朝时期没有科举制,没有进士的说法,故 B 项错误;孝经是儒家的思想, 老子是道家的经典, 小品 法华经是佛教的著作,故体现了儒、释、道三教出现调合之势,故 C 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儒、释、道三教并存、三教调和的内容,没有突出佛教的地位变化,故 D 项错误。8学者余英时认为:“理学家虽然以政治主体的共治者自待,但毕竟仍旧接受了君以制命为职的大原则。 ”其强调宋明理学是( )A突出格物致知的目的B确立三纲五常的地位C维护专制统治的本质D弘扬儒家思想的精神解析:选 C。格物致知是指研究经学与实际相结合,这不符合题意,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12 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 思想 演变 古代 中国 科技 文化 过关 检测 人民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35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