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第六章古代诗歌鉴赏提分点一鉴赏诗歌的形象和情感再提升训练.doc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第六章古代诗歌鉴赏提分点一鉴赏诗歌的形象和情感再提升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第六章古代诗歌鉴赏提分点一鉴赏诗歌的形象和情感再提升训练.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鉴赏诗歌的形象和情感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2 题。(9 分)感 旧 陆 游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奇士久埋巴硖骨,灯前慷慨与谁同?【注】 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B颈联中诗人写自己在梦中回到昔年纵横驰骋的边塞,借梦寄情,表达了对戎马生涯和塞外奇绝风光的深情怀念。C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D
2、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也与诗人所选取的典型意象相关。解析:选 B。颈联没有表达对“塞外奇绝风光”的怀念,而是表达了对当年抗金生活的回忆。2.作品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 分)答: 解析:从诗歌中“当年”的志向和现在“一簪华发醉秋风” ,可见壮志未酬;从“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可见诗人的不得志和年老迟暮之感;从“奇士久埋巴硖骨,灯前慷慨与谁同”可见对友人的怀念和自己孤独寂寞之情。答案:壮志难酬。诗人年轻时豪迈洒脱,如今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老去。迟暮悲伤。颔联以“一簪华发醉秋风”描写白发萧疏的垂垂老态,写
3、出了2人生暮年的悲苦之情。孤独寂寞。尾联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强烈的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34 题。(9 分)点绛唇县斋愁坐作 注葛胜仲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归不去,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注】 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葛胜仲因故被贬到歙州休宁县(今安徽休宁),这首词便作于此时。县斋,县衙斋室。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香篆横轻雾”这一视觉形象已将词人引入梦幻之中, “梦逐芭蕉雨”这一听觉形象又使词人在梦幻之中听到雨打芭蕉的淅沥之声。B “梦”字将词人追寻“芭蕉雨”的悲愁
4、意象主动化了,从而强调了“芭蕉雨”是情中景,是为表现愁情而设景。C “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 ,写词人仰望室外,只见天高云淡,孤鸿远去,听见那雁声凄厉,如泣如诉,好像替幽人低语,倾诉衷肠。D大雁秋去春来,还有归乡之时,而他自己却是羁臣远谪,难得返乡,故词人感慨道:“归不去。 ”这三字包含了很多悲哀与辛酸,很多惆怅与愤慨。解析:选 B。实际是针对“逐”字所作的正确分析,说成“梦”字是错误的。4.“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在词中有什么作用?(6 分)答: 答案:无数的乱山,落日的余晖,荒芜的城池,苍茫的鼓声,渲染(烘托)了纷乱凄清的气氛,意蕴悠长,表达了词人愁苦哀伤的心情。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语文 二轮 复习 第六 古代 诗歌 鉴赏 分点 形象 情感 提升 训练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