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第六章古代诗歌鉴赏提分点一鉴赏诗歌的形象和情感再提升训练.doc

    • 资源ID:1135716       资源大小:5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第六章古代诗歌鉴赏提分点一鉴赏诗歌的形象和情感再提升训练.doc

    1、1鉴赏诗歌的形象和情感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2 题。(9 分)感 旧 陆 游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奇士久埋巴硖骨,灯前慷慨与谁同?【注】 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B颈联中诗人写自己在梦中回到昔年纵横驰骋的边塞,借梦寄情,表达了对戎马生涯和塞外奇绝风光的深情怀念。C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D

    2、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也与诗人所选取的典型意象相关。解析:选 B。颈联没有表达对“塞外奇绝风光”的怀念,而是表达了对当年抗金生活的回忆。2.作品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 分)答: 解析:从诗歌中“当年”的志向和现在“一簪华发醉秋风” ,可见壮志未酬;从“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可见诗人的不得志和年老迟暮之感;从“奇士久埋巴硖骨,灯前慷慨与谁同”可见对友人的怀念和自己孤独寂寞之情。答案:壮志难酬。诗人年轻时豪迈洒脱,如今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老去。迟暮悲伤。颔联以“一簪华发醉秋风”描写白发萧疏的垂垂老态,写

    3、出了2人生暮年的悲苦之情。孤独寂寞。尾联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强烈的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34 题。(9 分)点绛唇县斋愁坐作 注葛胜仲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归不去,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注】 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葛胜仲因故被贬到歙州休宁县(今安徽休宁),这首词便作于此时。县斋,县衙斋室。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香篆横轻雾”这一视觉形象已将词人引入梦幻之中, “梦逐芭蕉雨”这一听觉形象又使词人在梦幻之中听到雨打芭蕉的淅沥之声。B “梦”字将词人追寻“芭蕉雨”的悲愁

    4、意象主动化了,从而强调了“芭蕉雨”是情中景,是为表现愁情而设景。C “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 ,写词人仰望室外,只见天高云淡,孤鸿远去,听见那雁声凄厉,如泣如诉,好像替幽人低语,倾诉衷肠。D大雁秋去春来,还有归乡之时,而他自己却是羁臣远谪,难得返乡,故词人感慨道:“归不去。 ”这三字包含了很多悲哀与辛酸,很多惆怅与愤慨。解析:选 B。实际是针对“逐”字所作的正确分析,说成“梦”字是错误的。4.“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在词中有什么作用?(6 分)答: 答案:无数的乱山,落日的余晖,荒芜的城池,苍茫的鼓声,渲染(烘托)了纷乱凄清的气氛,意蕴悠长,表达了词人愁苦哀伤的心情。三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56 题。(9 分)杜鹃花得红字 真山民 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 旧东风。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3【注】 得红字:指诗人和朋友分韵赋诗,分到的是“红”字,亦即须押此韵。真山民:宋朝遗民,真名不详。宋亡后隐姓埋名,自称山民。锦水:即锦江,在四川成都。5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句直写巴蜀之地愁云密布之景,暗点蜀国望帝失国后魂化杜鹃的传说,故国成空的浓重愁绪寓于眼前的愁云形象地托出,妙合无垠,且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B颔联承上而来,杜鹃鸟声声叫曰“不如归去” ,然

    6、而千年思归的苦心无处表白,竟啼叫出血,染红了万山的杜鹃花,眷恋、怨恨之情表达至此,堪称惊心动魄。C颈联动静结合,前句写枝的静,深夜月色中杜鹃花的枝条在青雾笼罩下显得朦胧静美;后句写花的动,锦水之滨的杜鹃花在徐徐的东风中婀娜招摇,动人心魂。D尾联明写“行人”直言诗意,一个“染”字,使诗意由鸟到花再到行人自然贯穿,层层相扣。卒章表明诗意“怀乡恨” ,此恨化为满山杜鹃, “长挂望眼” ,永无绝期。解析:选 C。 “动静结合”不当,应为“虚实结合” ,后句的意思是杜鹃的精魂早已乘着东风飞回到朝思暮想的锦水之滨。6.本诗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中都写到杜鹃鸟,它们在诗中的作用有什么不同?请具体说明。(6 分)答

    7、: 答案:本诗在抒情上作者托物言志,借“望帝啼鹃”的典故,抒发了自己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在结构上由杜鹃鸟引出杜鹃花,丰富了诗歌的内涵,杜鹃啼血不仅给杜鹃花染上了红色,更抹上了一层哀怨凄美的色彩。琵琶行中“杜鹃啼血猿哀鸣”的诗句,以杜鹃悲凄的啼鸣渲染谪居之地浔阳环境的恶劣,衬托诗人被贬后痛苦的心情。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78 题。(9 分)李太白杂言(节选)宋徐积乃知公是真英物,万叠秋山清耸骨。当时杜甫亦能诗,恰如老骥追霜鹘。戴乌纱,著宫锦 ,不是高歌即酣饮 。饮时独对月明中,醉来还抱清风寝。【注】 唐才子传记载:李白被赐金放还后“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 ”

    8、高歌酣饮:杜甫赠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4谁雄。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选文首句“乃知公是真英物”给予了李白高度的评价,指出李白是真正的杰出人物。B “万叠秋山清耸骨”比喻新奇,耸峙的万叠秋山生动地刻画出作者心中诗仙的伟岸。C诗人借描写春风得意时李白戴乌纱、穿宫锦和痛饮高歌来展现李白的高傲和狂放。D “醉来还抱清风寝”借描写李白醉酒之后抱清风酣然入眠来表现李白的豪迈俊逸。解析:选 C。 “春风得意时”有误,从诗中看,这里是写李白的日常生活。8.诗人以诗论诗, “当时杜甫亦能诗,恰如老骥追霜鹘”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请简要分析。(6 分)答: 答案:李白和杜甫都是当时著名的诗人;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明显不同,杜甫如志在千里的老骥,李白如横空高飞的霜鹘;老骥难以追上霜鹘,可见李白诗才远胜杜甫。


    注意事项

    本文(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第六章古代诗歌鉴赏提分点一鉴赏诗歌的形象和情感再提升训练.doc)为本站会员(arrownail38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