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重难增分专题一高考4个必考主观大题精细研究——“代谢类”题目第1课时精研高考真题学案.doc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重难增分专题一高考4个必考主观大题精细研究——“代谢类”题目第1课时精研高考真题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重难增分专题一高考4个必考主观大题精细研究——“代谢类”题目第1课时精研高考真题学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 课时 精研高考真题明考点查不足高频考点(一)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的物质转化关系(说明:加的设问是针对本考点的设问,下同)1(2017全国卷,T29)下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H代表的物质主要是_。(2)B 代表一种反应过程,C 代表细胞质基质,D 代表线粒体,则 ATP 合成发生在 A过程,还发生在_(填“B 和 C”“C 和 D”或“B 和 D”)。(3)C 中的丙酮酸可以转化成酒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解析:(1)由分析可知,图中表示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水光解的产物 O2;是生成还原型辅酶(N
2、ADPH)的反应物 NADP ;是生成 ATP 的原料 ADPPi;代表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参与固定 CO2的物质 C5;图中H代表的物质是呼吸作用过程中的还原型辅酶(NADH)。(2)细胞中生成 ATP 的场所除叶绿体外还有细胞质基质(C)和线粒体(D)。(3)细胞质基质中的丙酮酸可以转化成酒精的原因是植物细胞缺氧,导致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答案:(1)O 2 NADP ADPPi C 5 NADH(或还原型辅酶) (2)C 和 D (3)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2(2015全国卷,T29)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 A、B、C、D 四组实
3、验。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 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 135 s,处理结束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A 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 67.5 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 50%。B 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 7.5 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 70%。C 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 3.75 ms(毫秒);2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 94%。D 组(对照组):光照时间为 135 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 100%。回答下列问题:(1)单位光照时间内,
4、C 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_(填“高于” “等于”或“低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_;C 组和 D 组的实验结果可表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_,这些反应发生的部位是叶绿体的_。(2)A、B、C 三组处理相比,随着_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_能够及时利用与及时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 CO2的同化量。解析:(1)C 组的光合作用时间仅仅是 D 组的一半,但 C 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与D 组相差很少,可以判断 C 组单位光照时间内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高于 D 组。C 组和 D 组的结果对照说明黑暗处理时也进行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过程中某些反应不需要光照,该反应指的是暗反应,进行暗反应的场
5、所是叶绿体基质。(2)比较 A、B、C 三组可以看出,三组的光照和黑暗交替频率不同,交替频率增加可使光照下产生的 ATP 和还原型辅酶能及时利用和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 CO2的同化量。答案:(1)高于 C 组只用了 D 组一半的光照时间,其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却是 D组的 94% 光照 基质(2)光照和黑暗交替频率 ATP 和还原型辅酶 找规律“形异质同”学通法析个性第 1 题第(1)(2)小题以流程图形式直接考查了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物质转化过程;第 2 题第(2)小题以实验分析题形式考查了全光照、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对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影响找共性两个题目虽然考查形式不同,但都创
6、设情景考查了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物质转化关系以及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关系。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是用元素示踪法分析 O、C、H 在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物质转化方面的联系,明确 NADPH、NADP 以及 ATP、ADP、Pi 在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的转化关系,能用部分与整体的观点理解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和光反应、暗反应的关系高频考点(二) 光照强度、植物(叶片)种类与光合作用的关系1(2018全国卷,T30)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3(1)当光照强度大于 a 时,甲、乙两种植物中,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的植物是_。(2)甲、乙两种植物单独种植时,如果种植密度过大,那么
7、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的植物是_,判断的依据是_。(3)甲、乙两种植物中,更适合在林下种植的是_。(4)某植物夏日晴天中午 12:00 时叶片的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其原因是进入叶肉细胞的_(填“O 2”或“CO 2”)不足。解析:(1)由图分析可知,当光照强度大于 a 时,相同光照强度下,甲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大于乙,有机物的积累较多,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2)甲、乙两种植物单独种植时,如果种植密度过大,植株接受的光照强度相对较弱,光照强度降低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幅度比乙大。(3)从图中可以看出,乙植物的光饱和点以及光补偿点都比甲植物低,适合在光照强度相对较弱的环境中生长,林下的光照强度较低,
8、因此更适合在林下种植的是植物乙。(4)夏日晴天中午 12:00 时,植物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对水分的散失,叶片上的部分气孔会关闭,导致细胞间 CO2的含量下降,从而引起光合速率下降。答案:(1)甲 (2)甲 光照强度降低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幅度比乙大,种植密度过大,植株接受的光照强度减弱,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比乙大 (3)乙 (4)CO 22(2018全国卷,T30)为了研究某种树木树冠上下层叶片光合作用的特性,某同学选取来自树冠不同层的 A、B 两种叶片,分别测定其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1)从图可知,A 叶片是树冠_(填“上层”或“下层”)的叶片,判断依据是_。
9、(2)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数值时,A 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开始下降,但测得放氧速率不变,则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光合作用的_反应受到抑制。(3)若要比较 A、B 两种新鲜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在提取叶绿素的过程中,常用的有机溶剂是_。解析:(1)由于上层叶片对阳光的遮挡,导致下层叶片接受的光照强度较弱,因此下层叶片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较上层叶片低,据此分析图示可推知:A4叶片是树冠下层的叶片。(2)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氧气产生于光反应阶段。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数值时,A 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开始下降,但测得放氧速率不变,说明光反应速率不变,则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光合作
10、用的暗反应受到抑制。(3)绿叶中的叶绿素等光合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素。答案:(1)下层 A 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光照强度低于 B 叶片 (2)暗 (3)无水乙醇3(2018全国卷,T29)回答下列问题:(1)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物质分布在叶绿体的_上,该物质主要捕获可见光中的_。(2)植物的叶面积与产量关系密切,叶面积系数(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总和)与植物群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干物质积累速率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叶面积系数小于 a 时,随叶面积系数增加,群体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均_。当叶面积系数超过 b 时,群体干物质积累
11、速率降低,其原因是_。(3)通常,与阳生植物相比,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与呼吸作用放出的 CO2量相等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_(填“高”或“低”)。解析:(1)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物质是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捕获红光和蓝紫光。(2)由图可知:当叶面积系数小于 a 时,随叶面积系数增加,群体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均上升;当叶面积系数大于b 时,由于群体光合速率不变,而群体呼吸速率仍在上升,导致群体净光合速率降低,干物质积累速率下降。(3)由于阴生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小于阳生植物,即阴生植物通过呼吸作用放出的 CO2比阳生植物少,因此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吸
12、收 CO2量与呼吸作用放出的 CO2量相等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阳生植物低。答案:(1)类囊体膜 蓝紫光和红光 (2)增加 群体光合速率不变,但群体呼吸速率仍在增加,故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 (3)低 找规律“形异质同”学通法析个性第 1 题根据光照强度与净光合速率曲线分析甲、乙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对光能利用率的差异;第 2 题第(1)小题根据光照强度与净光合速率曲线分析同种树木树冠上下层叶片对光能利用的差异;第 3 题第(2)小题根据图中曲线直接考查叶面积系数5对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第(3)小题直接考查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光补偿点的大小找共性三个题目考查形式和考查角度都完全相同,都是以
13、曲线分析题形式考查光照强度、植物(叶片)种类与光合作用的关系。解答此类问题要明确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的原理,学会从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角度分析阴生植物光补偿点比阳生植物低的原因,掌握曲线图中判断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的方法,总结影响光合作用因素的曲线类题目的类型、分析方法和解题技巧能力强化(一) 新情景信息获取能力1情景信息类试题的特点此类试题一般包括题干(信息)和问题两部分。(1)题干是向考生提供解题信息的,多以文字叙述为主,有的再辅以图示和表格数据等信息,题干的特点往往具有隐蔽性、启发性和迁移性。(2)问题部分是围绕题干给出的信息主题展开的,能否解答问题,关键取决于能否从题干中获取多少信息以及
14、能否将获得的信息快速地迁移到要解答的问题中去。(3)信息题具有情景新、知识活、起点高、落点低等典型特征,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去粗存精,获取有价值的信息。2解答情景信息题“3 步法”(1)相信自己,找准材料信息,知识都已学过材料信息题的作答,第一,应该明确这些题的落脚点是教材中的内容,不能畏惧这类题目;第二,看材料要专注、抓住大意,可以多看几遍,不能泛泛地看;第三,应该找材料的关键点,尤其是可能和我们所学内容建立联系的地方,这是解题的突破口。(2)知识衔接,明确命题意图,变新知为旧知信息题所给材料一般比较陌生,或是一些熟悉的信息组合,需要从材料中寻找相关知识点,明确命题者的意图,找到解题的钥匙。
15、解答此类题目同时应注意:第一,不要急于作答,逐词逐句阅读题目弄清意思,抓住重点,分清是什么,答什么,要明确命题者的意图;第二,根据题目给予的条件和已有的知识联系,将二者搭桥,找到答题的切入点;第三,注意题干与课本知识相互转换,找到与教材的衔接点,正确把握解题方向和思路。(3)把握关键,融会贯通知识,准确规范答题要抓住试题中的关键性词语,注意对关键性的文字画线描点,抓住重点词语,以便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游刃有余,比如对概念性的描述及涉及的至少、最多、最佳等关键词语更要重视。注意各个小问题前后联系。每个试题都是一个整体,各个小问题也不是孤立的。做6题时会遇到这种情况,上一个问题的提示在下一个问题中,
16、特别是材料实验题,不能答好上一小题才答下一小题,而是要把所有问题看成一个整体,重视问题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思路和解决方案。最后,罗列考点,重视假设,利用考点知识推理整个过程。典例 1 (2016全国卷,T29 节选)在有关 DNA 分子的研究中,常用 32P 来标记DNA 分子。用 、 和 表示 ATP 或 dATP(d 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 P P 或 dAP P P )。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酶可以催化 ATP 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 DNA 末端上,同时产生 ADP。若要用该酶把 32P 标记到 DNA 末端上,那么带有 32P 的磷酸基团应在 ATP 的_(填“
17、” “”或“”)位上。(2)若用带有 32P 的 dATP 作为 DNA 生物合成的原料,将 32P 标记到新合成的 DNA 分子上,则带有 32P 的磷酸基团应在 dATP 的_(填“” “”或“”)位上。解题示范答案 (1) (2)能力强化(二) 有关表格题的分析与作答1熟悉表格类型(1)“二维”表格(以 2016全国卷,T31 的表格为例)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7水草 无 有 有 有 有 有 有距日光灯的距离(cm) 20遮光* 100 80 60 40 2050 min 后试管中溶液的颜浅绿色 X浅黄色 黄绿色 浅绿色 浅蓝色 蓝色7色本题中的表格,水草的有无和距日光灯的距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生物 二轮 复习 重难增分 专题 高考 必考 主观 精细 研究 代谢 题目 课时 真题学案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35607.html